【大家】“书为心画,字如其人”——陈鲸专访:“只有干好小事,才能做成大事”

卫星与网络

(原文刊登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13年8月)

陈鲸,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6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学士学位。现为总参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空间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多年来主持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套卫星频谱监测管理成套设备,解决了对监测管理的卫星发现、跟踪、定轨和连续监测管理难题;主持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套空间监视系统,提出了多站多传感器混合组网的系统体系结构,综合运用无源探测、光电监测、信号检测、参数估计、轨道自动处理和目标综合识别等技术,解决了对空间目标现象及特征信息获取与处理和目标编目管理的难题;联合主持设计研制完成的我国首套卫星遥感数据信号接收处理系统,为我国卫星遥感技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研发的相关技术在我国资源、海洋、气象、对地观测、测绘等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并荣获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对陈鲸院士的采访是在一间茶室里进行的,衣着朴素的陈院士平易谦和,为笔者讲解了空间目标监视的相关知识,和与空间目标监视分不开的、自己的人生。

我国空间监测系统的开发

空间目标是指在宇宙空间运行的航天器和空间碎片。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则是对空间目标的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获取空间目标的信息,完成空间目标探测跟踪、定轨预报、识别编目管理;为保障本国航天器的安全运行提供信息,预报航天器的陨落,辅助航天测控和弹道导弹预警等。空间目标监视系统对于保障空间系统安全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的空间监测系统则与陈鲸院士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

陈院士投入工作时,正值我国电子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存在众多的机遇和挑战。他经历了由电子管到晶体管,到小、中、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计算机系统发展与应用等全部发展过程。在工作上,从1963年大学毕业到1983年,这20年中,陈院士几乎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实验室和办公室里,从事多种设备和多种分系统的设计研制工作。他做过最基础的电子管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晶体振荡器、移位寄存器、温度补偿的振荡器等基础电路;承担过频分多路设备、时分多路设备、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设计研制;还负责了取样和连续语图仪、通信系统同步设备设计研制和高速话路调制解调器的预研工作;参与了频率综合器、信道声码器复制研制;到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又承担了用MC10800系列4位片设计成16位计算机系统,并完成了在通信系统的数字滤波、数字解调中开发应用的专题研究。

虽然这其中很多工作与他本身专业并不相关,而且在别人看来是所谓的“杂活”,但陈鲸并未因此而产生情绪,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仍然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地做好手头上的每一份工作。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有大发展,只有干好小事才能做大事。只要赋予感情,小项目同样会有大精彩”。平实的语言,却蕴含了他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陈院士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在科研工作中,坚持学问思干四结合;在学习中,坚持学思统一,知行统一,述作统一的学习方法;做学问中: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在团队合作方面,在处理人际关系,在处理现实任务与预研任务,主角与配角,处理智商与情商方面都成为年青人学习的楷模!

在早期,由于我国的空间监测工作起步较晚,在空间目标监测方面的技术也相对落后于美苏。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起步于1983年。刚开始,这个项目因立项资金缺乏和技术难题较多,只能做一些探索性工作。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拥有这种卫星后,我们才迫切地需要尽快批准立项这个研制课题。其间,克服了经费少、技术难关多、时间紧、人力资源不足难题,坚持与国内有关单位合作协同研制,根据我国国情,在技术体制、技术路线、系统集成、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等方面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案,于1993年完成了既定的使命任务,为维护国家空间安全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在陈院士的介绍中,他和他的同事认为他们所从事技术工作,对于国家空间安全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一无反顾毫无疑问地在人员、物资、技术都不太成熟的条件下开始了他们的攻关之旅:“当时只是觉得国家有需要再难也得去做,但是应该怎么做,只能靠我们一点点摸索。”

经过10年的探索工作,由陈院士带领的团队终于在1993年完成了整个系统研制。后来经过3年的应用改进提高,该项目终于在1996年得到了国家一等奖。陈鲸院士这样解释他们的成功:“我们做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显然这样一句抽象的语言无法让人体会到漫漫十三年的辛苦光阴。陈院士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做第一套系统的时候,由于白天电视台、广播台都要工作,试验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工作人员只能在晚上开始做试验。由于设备相对比较简陋和技术还不够成熟,获得的测量数据不太理想,有反对的声音说这样的数据是没法给卫星定轨的。“当时的专业人士都觉得我们不可能用这么一小段数据就把卫星的轨道给定出来,但是我们想,能不能采用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算法试一试呢?没想到最后不仅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开发出一个新的算法。”

如今我国的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比如:空间目标数目急剧增加导致观测量增加需要提高探测能力;需要加大对空间弱小目标的监视;需要加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需要增强对空间目标特征的提取与识别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目标态势感知能力和目标活动态势估计能力;需要加强对我国空间系统安全评估的支撑;需要加强对突发空间事件与碎片碰撞预报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空间环境监测的能力等等。针对这些挑战,陈院士老当益壮仍在带领着他的团队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为国家该技术领域发展作出了无私奉献,为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努力,为所从事的事业执着勤奋创新的拼搏着。

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

陈鲸院士能够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克服困难,坚持奉献,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陈院士的父亲是一名独立行医的大夫,经常为缺医少药的农村穷人治病,一方面为了生计要赚些微薄的钱养家糊口,另一方面,他又要为付不起药费的特困农民免费送医送药。在小陈鲸的记忆中,父亲经常会在年终烧毁一些讨不回钱的账本。父亲对病人从不马虎,经常为了一些疑难杂症点着煤油灯攻读医书直到天明。父亲的执着在小陈鲸心中埋下了坚持的种子。

也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陈鲸在安庆一中考大学的时候,本准备学医,但是听从班主任的建议,选择了合肥矿业学院的物理勘探专业。当被问及原因时,陈院士笑着说:“我们当时的想法都比较朴素,就是觉得做地质工作是为祖国寻找宝藏,要在这个方面为国家出点力。”

但是由于此时正值全国高校专业大调整时期,合肥矿院改名为合肥工业大学,陈院士也就从物理勘探专业调整到无线电工程专业。对此,陈鲸院士说:“我们当时思想是很淳朴的,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信条,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哪里需要就要往哪里去。”带着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他全身心投入到无线电工程的学习研究中。大学期间,他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南京无线电厂熊猫收音机、上海亚美微波仪器厂微波仪器的课程设计实习;参加了中科院安徽半导体研究所的拉单晶硅的现场观摩教学;参加了北京电视台和安徽电视台建台的毕业设计。这些都极大地激励了陈鲸院士参加工作实践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的高深和奥秘深深打动了他的心。陈鲸院士在自己的博客中这些介绍自己当时的心情:“从此,深感立志做一个新中国的无线电工程师责任重大!感到没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不行,没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也不行。”为此,陈院士在大学五年中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并且怀着极大的兴趣自己动手做一些无线电小制作:在学习无线电接收理论时,组装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在学习电视广播理论课时,与同学一起制作黑白电视机——这些业余爱好都为后来的科研实践打下了基础。

陈院士认为,在自己整个的奋斗人生中,收获最大的还是体现在为低轨卫星跟踪监测、空间目标监视和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等三项大型系统工程努力拼搏。当时,这三项工程都属于新课题,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三者之间各具特色,既有自己的特有关键技术,又有系统集成中的共性技术。其中低轨卫星跟踪监测工程是基础和关键,涉及低轨目标搜索发现跟踪测量,定轨,目标编目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三项工作任务交错开展,基本上是课题预研,关键技术攻关,立项论证,设计研制,应用开发都是小并行与大交叉地进行着。陈鲸院士认为他所从事的工作中有一个承前启后、追求卓越的过程。前一项工程完成后,如何适时地提出下一个工作目标,同时在立项论证前做大量技术预先研究和关键技术攻研工作是一个难题。毕竟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技术衔接和交叉,要追求卓越就必须面临各类挑战,处理好挑战中的问题与难题。

陈鲸院士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三项工程,而这三项工程也成就了陈院士在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不断追求。“我的研究工作没有刻意规划,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发展。”陈院士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这一点。

后来,由陈院士主持研制的低轨卫星监测成套设备和空间监视系统分别与1996年和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与综合处理系统在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在相关的技术专题研究中,在1997年至2008年的十余年间,还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以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总体而言,陈鲸院士所从事的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研究内容广泛,大体包括:空间目标探测、卫星轨道确定、信号检测与参数估计、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资源,气象,海洋等卫星地面应用中.在灾害预报、环境监测、大型工业基地的布局、港口河流变迁跟踪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有着重要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青年学子的建议

现代科技给人类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对价值观、伦理道德带来强烈冲击。针对近年来学术造假的原因,陈鲸院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科技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匮乏。“这些行为不但毁损人类神圣的价值观,还践踏了科学事业及人类的良知。”陈鲸认为,“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的两翼,走两种文化的融合之路,才是合理的价值选择。必须提高科技工作者的人文修养,形成保障重大科技活动决策正确的社会氛围,使决策者在现实与未来的博弈中高瞻远瞩。

陈鲸院士在业余时间,一直注重自己人文素养的提升。他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笔者曾在陈院士的博客中欣赏过他展示出的几幅书法作品,虬劲有力的笔触体现他在时间累积后形成的大气豁达的人生观。如今已达耄耋之年的陈院士依然会为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感到由衷开心:“你没看我这几年写的呢,比前些年的还要好。”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一种人文活动,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陈鲸院士在某次演讲中这样阐释。陈鲸表示,现代科技给人类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对价值观、伦理道德带来强烈冲击。“科学无法解决我们的心灵问题,只有人文思想才能解答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种种疑团。”

虽然在思维方式与学术领域划分上,科学与人文属于不同范畴。但在哲学上,它们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科技活动如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人们的努力将毫无意义,而且可能是有害的。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科学技术是真学问,人文精神是大智慧。丢失科学,就放弃了立足世界的基础;而丢失人文,则失去为人之本与和谐社会的基础。”讲到这里,陈鲸院士举了一个例子来阐述科学与人文并重的重要性,“很多发展科学技术、运用科学技术解决重大问题的建议与咨询意见,都出自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政府或企业中的决策者,很多都具有科技工作的背景,或者本人就是资深的科技工作者。弘扬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精神,提高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人文修养,有助于形成保障重大科学技术活动决策正确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人们在现实与未来的博弈中高瞻远瞩。”

在采访的最后,陈鲸院士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些成功的诀窍:第一,工作比他人都努力;第二,永远赶紧做;第三,学习并认识你正在做的事;第四,永远处于做好准备接收新任务的状态;第五,永不放弃。另外,高水准的做学问的个人,诚实和道德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duang 不想给下一个时代淘汰,看过来!

中国最高水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国际会将于2015年9月6日-9日在北京举行。

正在火热报名中!最后几个名额,先抢先得,欲报从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