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媒网】援外医疗|崔晓岗:让苏丹医生竖起大拇指的麻醉师
“今天上午我们做了30台手术。对手术中的患者而言,他们的生命安全几乎全部依托于麻醉医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对西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崔晓岗来说,作为手术室里“幕后英雄”总指挥的他很自豪。
血压、脉搏、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上,一条条移动的线条和跳动的数字,无声地记录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崔晓岗每天都穿梭在医院各个手术室之间,随时准备处置各种突发状况。这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更要有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和实践操作技能。
12月22日下午,崔晓岗在回忆自己两年援外经历时感慨万千:“别的什么都不说,仅亲人间的彼此思念与牵挂,就让你在他乡时时落泪。”
“我的爸爸个子很高,很帅。他是一名医生,穿上白大褂之后看上去就更帅了。可是,我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见过他了,因为他作为援外医生去了非洲。所以,每当我看见同学的爸爸来学校接他们时,我就会有些难过。不过,妈妈告诉我,爸爸是去为非洲人民做手术的,为了不让疾病带走那里的大人和小孩,他才离开我和妈妈的……”这是当年上小学的儿子写给崔晓岗的信。
2005年,崔晓岗参加了第27期援苏丹医疗队,走下飞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残垣断壁,这个国家正处于战争动乱中。“弄不好我可能会牺牲在这里?”这个念头从崔晓岗内心划过,“为了国家就算是死了也值得!”崔晓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祖国的重托。
医疗队队员主要在苏丹恩图曼友谊医院和阿布欧舍医院工作,中国援非麻醉医生承担了几乎所有危重和高难度手术病人的麻醉任务,工作量大、责任风险大。
医疗队抵达苏丹不久,崔晓岗在极为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为一例70岁高龄、身体极度衰竭的女性患者实施麻醉,与普外科医生合作完成一例肛管癌切除手术。该患者术中一度心跳骤停。他在没有除颤仪的情况下,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成功进行了心肺复苏。中国医生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消息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也使苏丹同行对中国医生的技术水平刮目相看,为第27期医疗队开创了良好工作局面。
一位50多岁、颈部长着小孩头大小包块的苏丹妇女走进友谊医院外科门诊,由于患者甲状腺肿块大,气管受压严重,手术风险极高,患者去了几家医院,都被拒绝了。她怀着一线希望,慕名来到友谊医院找中国医生。患者手术前的麻醉就很不顺利。由于巨大的颈部包块压迫患者的气管及声门,造成气管移位,3位有经验的苏丹麻醉师插管均告失败。看到手术室的管芯太硬,崔晓岗利用一个废旧器械上的导线代替管芯,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盲探插管成功,在简陋的麻醉器械条件下完成麻醉诱导。手术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结束了。看到中国医生潇洒地完成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在场的苏丹医生都竖起了大拇指。
苏丹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工作效率低。当地手术全麻率很高,甚至剖宫产都用全身麻醉。而医院麻醉设备有限,还没有麻醉苏醒室,全麻病人手术后要在手术室苏醒,手术周转慢。崔晓岗在一些普外、泌外手术中应用硬膜外复合浅全麻的麻醉方法,骨科上肢手术的麻醉中用臂丛神经加浅全麻的方法,节省了患者术后麻醉的苏醒时间,提高了手术周转;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推广并应用了小儿骶管麻醉,不但提高了麻醉效果,还彻底避免了小儿术后的全麻并发症;他用简易器械进行颈部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术中持续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他还在当地医院开展了硬膜外阻滞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技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开展,让崔晓岗在当地医院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不少外科医生主动找他配合麻醉。
崔晓岗来到苏丹半年左右,医院新开设了神经外科,并且聘请苏丹知名的脑外科专家Zakey教授作为科室负责人。他与Zakey教授合作,顺利完成各类神经外科手术100余例,高难度脊柱创伤修复手术17例。
由于崔晓岗深静脉穿刺技术过硬,不少科室的苏丹护士遇到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就会想到请他来做深静脉穿刺,每次他都是有求必应。
崔晓岗不但为苏丹患者展示了中国医生精湛的医术,同时也表现出中国医生高尚的医德。无论在友谊医院还是在阿布欧舍医院,他总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为当地患者服务,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即使在休息时间,甚至在劳累了一天刚刚躺下时,只要患者需要,他就立即赶到手术室投入工作。
此外,他还创办了队员们自己的刊物《27期援苏丹医疗队通讯》并担任总编辑,两年出版4期共计4万余字,及时向使馆、卫生部及我省卫生部门有关领导反映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引导主流,倡导奉献,促进了医疗队各项工作的开展。
两年的援外工作中,崔晓岗配合医疗队外科医生成功完成巨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巨大脾脏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等一批高难度手术麻醉,直接或指导麻醉护士完成了上千例手术麻醉,没有发生一例事故差错。2008年12月,崔晓岗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记者 车喜韵)
来源:陕西日报
本期编辑:赵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