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解题技巧

1: 快捷定位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核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

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

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

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

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

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2: 找取相关信息点——解题的关键   

        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回答设问内容——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走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材料解析题每问分值不同,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而分值大的即是要深入分析,回答问题应展开论述,详加说明。

  4.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中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幺,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

3: 读懂读透阅读材料——解题的第一步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客,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4: 历史答题思路解析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5: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经验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6:  选择题四种排除方法

       排除法,就是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将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当面对一道选择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明确题干的意思,只有准确理解了题干的意思,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做到有的放矢,使排除更加有针对性。
  第一种:排“错”法: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了。
  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第二种:排“正”法:即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题目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例:关于《人权宣言》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颁布的重要文件
  B. 它颁布的机构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 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可以侵犯
  D. 它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第三种:排“它”法:这里的“它”是指与题干意思无关的选项,也可以说是干扰性选项。排“它”法,即排除与题干意思不相关的选项,但这类选项本身说法是正确的,只是与题干的要求无关,通俗地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往往这类选项的干扰性比较强,考生也容易出错。
  以上三种排除法并不是专门针对哪一类选择题的,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往往要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从而提高排除法的有效性,提高排除的准确率,最终提高解答选择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第四种:排除不符史实的答案。这类题列举的选项中,一般含有“全部、都、各、一直”等字样的绝对表述,象这样的答案一般是错误,在做此类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既反映对课本知识的纵览分析能力,又考查对课本一些知识点的系统掌握情况。不仅知识在课本,能力在课本,答案也在课本。只要知识点掌握得牢固,卡准题干时间段,凡不符合史实肯定是不对的。如,“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起积极作用”这样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7: 历史评价=(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史实+结论

       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等
  如评价李鸿章:首先是其身份属性即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接着按方面和时间顺序阐述其在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中法、中日战争的具体事迹;对其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⑵事件、事态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等

  如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先概述维也纳会议和维也纳体系的概况;再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对其历史反动性及客观进步因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判,最后得出全面的结论。

8:  经验教训或启示:(经验+教训)→启示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等
  如第一次国共合作:从经验看,国共两党可以合作,也取得一定成果。从教训看,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由此得到启示是合作要以斗争求团结......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等
  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现状,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与市场竞争结合......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等

  如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或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的发展等。

9:  判断成败及原因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等)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如分析辛亥革命成败:从****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君主****的直接目标看,取得了成功;从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本任务看,它并没有达到。从成功原因分析:包括革命派的前赴后继精神、满清政府的孤立、各派政治力量的配合等。从失败根源分析:包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和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10:影响或意义=(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等
  如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等等。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等
  如十月革命的影响: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鼓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等。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

  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文化影响:“西学东渐”、产生“中体西用”思想、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近代教育、爱国主义文学兴起等。

11:问答题的类型

       (1)叙述类问答题。这是问答题最基本的题型。它主要是对教材中重要知识形成完整记忆,对重要历史事件等准确记忆与理解,形成关于这一事件的知识体系。答题时,可完全照教材抄下来,注意条理清楚、文字准确、紧扣题意、逻辑严谨。

  (2)归纳概括类问答题。是从数量较多的或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历史事实中,或把时间、空间上较分散的历史现象加以选择、提炼,形成集中的、一般性的认识、 观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归纳、概括、再现、再认的能力。解答时注意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特征,突破、重组教材叙 述,形成更深层的知识系统,抓住事件性质——进步的,事件时间的限制,对连续几组问题,条理清楚,前后分段,以基础知识为依托、概括、归纳、总结历史现 象、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等,较完整地解答问题。

12:解题思路

本题是材料分析题。此题引用了两个材料:第一个是材料是对教材内容“皇姑屯事件”的补充,使该事件的内容更加详细。第二个材料是介绍张作霖与日 本人之间的关系和当时的时局。试题第一问的要求很简单:“指出历史事件的名称”。这就是要通过材料一的阅读,考查是否掌握了“皇姑屯事件”的基本史实。通 过材料所提供的情况“皇姑屯车站”,日本谋杀张作霖来判断回答就是“皇姑屯事件”,因此,此问的难度不大。第二问,要求从材料中找出“日本谋杀张作霖的原 因。”实际上是考查对问题的认识方法。通过阅读可以看出张作霖早已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并且许诺过日本,获取侵略中国的一些特权。但是在人民的抗日 运动面前,他又不敢完全答应日本侵略者的要求,害怕他的统治出现危机,不敢实现许诺,日本同张作霖的矛盾加深。日本认为张作霖不是日本的驯服工具,而是 “暗中放火”,所以,必然要除掉他。此题第二问有一定难度,因为不能认为日本谋杀张作霖是因为张作霖反对日本,而应该看到是由于人民的反日斗争,迫使张作 霖态度变化,从而遭到日本杀害,绝不能美化张作霖。

13:典型例题分析

       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多种政策来巩固其统治。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政府建立后,采取稳定财政的措施是( )
  A。整顿税务
  B。控制金融
  C。改革币制
  D。增加收入
  (2)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标志是( )
  A。他们控制了全国的金融
  B。他们通过币制改革攫取暴利
  C。他们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考试大)
  D。他们开始垄断全国的农业
  (3)******政府建立后,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①受帝国主义的侵略
  ②封建主义势力阻挠
  ③受官僚资本控制
  ④农业生产时有起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政府建立后,是怎样在政治上加强反动统治的( )
  A。四大家族利用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B。垄断全国农业和工商业
  C。成立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
  D。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受到排挤

  四个选择题,分别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第(1)题是******政权建立后,加强对财政金融的控制;第(2)题是四大家族的形成;第(3)题是国民经济缓慢发展;第(4)题是特务组织和保甲制度。

14:历史辨析题答题技巧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15:选择题题型结构和类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先了解一下选择题题型结构和类型吧!
  1、结构: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一般有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几部分。
  例:(2006年南京市)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 C.《天方夜谭》 D.《马·可波罗行纪》
  2、类型: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考试获胜的首要前提,而学习方法、考试技巧的提高则是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主要手段。
  (1)、表述型选择题,也称肯定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用“……是”、“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开始于”、“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有”等提示语。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及再认、再现能力,这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2)、否定型选择题,亦称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错误”、“不正确”、“没有”、“不是”、“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词语。
  (3)、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的词语有“原因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是为了”等。
  (4)、比较型选择题,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一般都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相似”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也有反映程度性的词语,如“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
  (5)、组合型选择题,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此类选择题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根据这些数字组合成的备选项。
  (6)、排序型选择题,是把打乱了顺序的事件按一定的要求(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出正确的顺序。最常见的是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7)、材料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材料可能是文字、图片、表格),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设置备选项。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16:综合贯通再提高

为考核考生的综合评价能力,中考势必出现一定比例的综合题。因而在第三步的复习中,教师要提供典型练习加以训练,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线索。如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强化是一条线索。教师要指导学生整理线索,以线带面。

二是勤作比较。如比较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不同政策及表现,比较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等等。训练时,逐步增加跨度与难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是指导评价。评价是最高水平的认知结果,难度也是最大的。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组织团体。教师要充分指导,教会学生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予以评价,其基本策略是一分为二,分清主次,评述结合。

17:排“正”法

即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这里的“正”是指说法正确的选项,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不正确、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审题,切忌粗心大意。因为在这类题目中,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是“错误”的选项。

  例:关于《人 权宣言》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颁布的重要文件
  B.它颁布的机构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可以侵犯

  D.它体现了反对君主专 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18:排“错”法

      即按照题目要求排除错误的选项,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的选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景下不符合题干意思而言的错误。这类选择题的设问往往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要求选出关于这一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选项,反过来只要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剩下的也就是正确答案了。
  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19:渐进分化细梳理

在复习时应遵循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加深,渐进分化的原则。多轮复习,逐层充实,从高到低渐次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从教法上说,要加强针对性和计划性,在每一轮复习前都要明确目标与要求,一轮比一轮深入,最终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可以配合一些多选、列举、名词解释和材料解析题,进行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20:快捷定位找考点

对于任何一个考核点,都要能在最短时间内在教材中找出来。从操作步骤上说,可以分为三小步:首先是定方向,确定该考点是哪一学年所学。具体说中国史是初二内容,世界史是初三内容。其次是选定教材,根据每册教材的前后断代进行,应熟练化、自动化。最后是根据目录精确定位。打开相应教材的目录,快速确定该知识点是属于那一课,并立即定位。从教法上说,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训练:一是根据目录查找考核点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教材划分为各个单元;二是训练学生的速度,可以口答竞赛,也可定量限时笔答;出题时要考虑好分布与跨度。

21: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第一、首先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考试时可以节约时间。
  第二、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现在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有多个题眼,并沿着题眼指示的方向深入思考。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第三、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第四、材料分析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后一问多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认识。这类习题能发挥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潜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以鼓励考生的创新。它鼓励考生多路畅想、发挥思维,勇于创新。答案的多元性和评分的采意性大大加强。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试题特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问题的答案。

22:识图题

识图题是考查学生技能的一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之间相关连接的能力。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图,分析图的类型,图包括战争形式图、重要事件示意图、实物图等。找出相关信息,其次与把图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找出相关知识点,再次结合设问,弄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结合史实进行回答。

23:读史有感题

读史有感题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一种主观性试题,此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首先要审题,目的在于完整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审定题目类型,明确试题对答题表达方式的要求,再次注意分值分布,把握答题的重点部分,作到全面思考,找出要点,语言的表达准确。

24: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

25:选择题

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26:中考历史试题答题规律

(0)

相关推荐

  • 新道法

    课程总结 题型变化 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详情:选择题:单选,17题,34分:占比48.6%. 非选择题:辨别与分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共计4小题,36分:占比51.4%. ❒变化:(1)多 ...

  • 初中历史解题技巧:选择题题型结构和类型

    初中历史解题技巧:选择题题型结构和类型   1.结构: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创设出解题情景和思路,一般有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几部分.   例:这是一部不朽的世 ...

  • 2021初中历史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 ...

  • 2021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 ...

  • 2021初中历史答题技巧: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 2021初中历史答题技巧: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2021初中历史答题技巧: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大全

    电学部分 1.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 (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 (1)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 (2)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3).若两物体相互排斥.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 ...

  •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中考必刷压轴题30道,抓紧让孩子掌握!

    中考数学 助力轻松升学! 今天分享30道很经典的中考选择填空压轴题,附带详细的讲解分析.同时也给大家分享一些选择填空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到同学们. 选择题法大全 方法一:排除选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是 ...

  • 退休老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口诀,孩子...

    退休老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口诀,孩子吃透了,成绩提升快!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打下基础,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基本运算及数量关系.基本图形的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运算等,相对直观和简单. ...

  • 退休老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口诀,孩子吃透了,成绩提升快!

    2021-05-21 18:15:01 关注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为了打下基础,学习的内容有一些基本运算及数量关系.基本图形的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运算等,相对直观和简单. 而步入初中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