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对农作物危害原来这么大,防治措施需要做到位
由网络消息得知,桐乡等多地,发现一种不速之客的身影,其危害影响之大及蔓延之势惊人,它就是——福寿螺。
有的朋友就说了,我只知道田螺,什么又是福寿螺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科普一波!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看到这里不觉有什么,接下来才是重点),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中国主要分布地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台湾、湖南等省。
此螺不仅可能食用之后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因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所以对粮食作物和蔬菜以及水生农作物有很大的破坏和危害作用。
在广西有些地区,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祸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边居民带来健康问题。
防治
农业措施
(一)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要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对沟渠和低洼积水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二)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水进入田间。
(三)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和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采取人工拾螺,也可控制为害。
(四)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木条、秸秆)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数量以每亩30~80根竹片(木条、秸秆)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采取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每天早晨和下午五六点钟各放养一次鸭群(每亩15~30只)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数量,减少危害。
【作者:小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