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是怎么走错第一步?一步错,步步错 | 知乎回答辑录
本文是早前在知乎回答的整理,一直有人要求把知乎回答整理到公众号,所以就撸起袖子干吧!
本文内容来自于知乎回答:《汉服复兴者是如何定义「汉服」的?》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71480/answer/82882396
因为我对于“定义”或者“标榜”、“口号”这类事情都持怀疑态度,我觉得对于定义的阐述,最简单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就是去看大家到底是怎么去执行这件事的。所以,汉服是怎么被汉服复兴者定义的,那就看看汉服复兴者是怎么去做这件事的。
“汉服运动”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它其实由两部分组成,就是 汉服 和 运动 ,前者是内容,后者是方针。
汉服运动的方针很简单,就是 汉服复兴 ,尽管是复兴到日常穿着还是礼仪性场合穿着还在撕X中,如今还有了一群要混搭的人,面前算在前一种路线里吧。不过实在是也没有真的在做这件事,所以这种路线之争在汉服团体里几乎不可察觉,因为他们受困于前面的那个“内容”问题了。
汉服运动的内容,即解释 汉服是什么 ,由于服饰是很具象的东西,所以要求更为明确,也是目前汉服运动最难以解决的东西。之前在《两头不讨好的『汉服』:究竟是创新,还是复古?》里也写过这个问题,本文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汉服运动如何从一开始定义错了汉服?
汉服的定义本身有很多争执,主要是复兴朝代上的争议,但是也明确了一点,至少它不能是外国的东西,不能是影视剧或者影楼那种瞎编的东西,更因为担负着所谓民族大义的旗帜在,所以它至少不能显得滑稽而可笑。但是可惜的是,汉服运动的前辈们,把这些错误都犯了,以至于后来就积重难返。
注:本文内所有图片(除个别我补充的其他角度图片)、引用文字均来自于汉服复兴者自行整理的帖子,见《汉服运动大事记》(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448208/)、《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http://hanlotus.blog.163.com/blog/static/1912349320131029113835203/)、《汉服运动大事记2013版》(https://tieba.baidu.com/p/2650506887)
2003年 汉服自制第一人
2003 年初 19 岁的王育良和网友李宗伟(网名“信而好古”)共同在“汉网”上研制汉服,王育良参照比较典型的样式,猜想制作了第一件汉服,并于 7 月 21 日在网络上公开,为现代公开自制汉服的第一人,同时是汉服消亡三百年后首次以其民族服饰身份亮相。
▲
图片及引文来于由汉服爱好者自己组织整理并自发主动向网络散播的《汉服运动大事记》《汉服复兴运动》《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等“史料”(图片下文字为原图自配)
王育良网名青松白雪,是一位澳洲华裔,很多人对他已经陌生了,但是想必对摽有梅周制婚礼的照片有印象,那里面的衣服就是他设计制作的,如今依然在诗礼春秋等与汉服相关的品牌活动上活跃着。
他制作的这件汉服如今看来不属于任何一种汉服主流款式,廓形和设计元素也十分奇怪。我也没有看到任何有关制作这款衣服的依据内容,事实上他参与设计制作的服饰大多如此。
然后照片里方形袖子、宽腰带、上下分裁的做法,都是我们印象里日本和服男装的特征。
这其实并不是汉服先驱第一次与和服“结缘”了,包括被很多汉服复兴者奉为汉服先驱的章太炎,照片里的也是再明显不过的和服。
▲
图片来于由汉服爱好者自己组织整理并自发主动向网络散播的《汉服运动大事记》《汉服复兴运动》《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等“史料”(图片下文字为原图自配)
关于章太炎身上是否为“汉服”,汉服爱好者的理由是章太炎亲近人的口述。
▲
号主所在的地区有非常有名的婚嫁习俗
但从衣服而论,这件衣服从头到尾都是日本和服,就如同,樟树就是樟树,不可以能往上面刻上个“槐”字就会变成“槐树”。很多人对于日本文化的心态是否认其民族文化独立性,觉得日本文化=小中华,所以和服一定有中国服饰的影子。可惜,和服不仅没有多少中国服饰的影子,连自己早古一点的服饰影子也不多了,就好比明代服饰。不要说距离汉代、唐代了,就算与宋代比,也是面目全非了!
2003年 汉服上街第一人
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网名“壮志凌云”)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郑州街头。这是自顺治帝下令改穿满服,汉族传统服饰绝迹了三百多年以后,第一次出现在街头。这套衣服是由采薇作坊的阿秋制作,根据《大汉天子》中的服装样式仿制。
▲
图片及引文来于由汉服爱好者自己组织整理并自发主动向网络散播的《汉服运动大事记》《汉服复兴运动》《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等“史料”(图片下文字为原图自配)
除了上面最常见的图片以外,其实作为一个汉服圈元老,我还有更多角度更清晰的图。
当年在新闻里直白地说出这套衣服是根据《大汉天子》仿制,在如今的汉服圈看来是非常不可想象的事儿,即便这种仿制古装剧戏服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然而事实却是,在当时的汉服圈,将电视剧里的古装视作标准、视作推广的图片素材,是非常常见的事儿。不仅会跟着古装剧仿制、摆拍与剧照相似的pose,还会与路人交领时拿电视剧类比。其实如今大众对于穿汉服的很像在演电视剧的印象,就是汉服圈早期行为的结果,却如今成为许多汉服圈人士抨击路人无知的最大理由。
2003年 第一个汉服商家
2003年10月30日 武汉“采薇作坊”的邱锦超上传当代第一套汉服商品照,“采薇作坊”也是汉服运动中第一个汉服商家。
武汉的“采薇作坊”原本以做和服,韩服为主,共有十几人组成。邱锦超(网名“阿秋”)在朋友的引荐下来到汉网,也被大家对汉服的诉求所感动,他在10月30日上传了第一套汉服男装样品,11月11日上传了第一套汉服女装样品,而王乐天首次穿上大街的汉服也是出自“采薇作坊”。
后来,邱锦超创立了第一家汉服专营公司“古径衣饰”,为汉服产业化拉开了序幕。
在2004年的汉网的一个《有人在武汉穿汉族服饰,为他们宏扬汉族文化的精神喝彩!!!》帖子里,可以看到这位兼做和服、韩服、汉服三家的商家作品。
▲
图片来自于《有人在武汉穿汉族服饰,为他们宏扬汉族文化的精神喝彩!!!》2004年网贴
可惜年代久远,没有找到这位商家的韩服与和服作品,但是就这个汉服制作做工和质感看来,为何转行做汉服的答案呼之欲出。
2004年 《一个人的祭礼》
2004年10月5日,来自天津的方哲萱(网名“天涯在小楼”,名芳,字哲萱)在北京组织了首次全国范围内的汉服活动,穿汉服祭祀了明朝将领袁崇焕
▲
图片及引文来于由汉服爱好者自己组织整理并自发主动向网络散播的《汉服运动大事记》《汉服复兴运动》《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等“史料”(图片下文字为原图自配)
此事由于参与者写了《一个人的祭礼》而赚足无数人眼泪,许多人就是因此文而入圈的。而但从服饰来看,除了上面那张广为流传的背影图,其实我作为一个汉服元老有更多正面清晰的图片(多角度图片毁所有)
早期汉服被diss最多的便是像浴袍,这些老图告诉我们,路人没看错,真的是非常相似。
这次活动的最大意义便是参与者以出色的文笔写了一篇《一个人的祭礼》,但是对照这些图片便会发现与她笔下的世界存在着极大的脱离。
“祭孔,祭的当然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种思想。礼,不是为了矫揉造作,而是为了表达崇敬之情。倘若不是汉服祭孔,那么这祭礼不也就沦为一种形式,那文化的感召力也就空如一纸诏书,在没落皇朝的淫威下,欺骗着那些懵懂的人们。 我坚信,西方思潮泛滥的今天,只有汉文化能承担扭转华夏命运的历史使命,而汉服,就是续接那被斩断文明的纽带。 所以我去了,虽然只是一件深衣,虽然寒风凛冽中略显单薄,虽然有种单刀赴会的悲壮意味,但我依然微笑着面对周遭投来的诧异目光。 无法解释,也无从解释,那是一个人的祭礼。当一干花花绿绿散尽后,我固执的站到祭台前,没有音乐、没有祭文、没有舞蹈,有的只是一颗真正崇拜孔夫子的心。 很多人给我拍照,不用解释,普通人的眼睛总是能看到美的。有许多伤痛无法平复,可喜的是,我已能够用澄澈的心把他们包容下来,我依然只是做着我自己——
一件深衣,一份信仰,一个人。
多年以后,我想我会记得这天,一场盛大的祭礼,一次对儒家文化的呼唤,一群崇尚传统的中国人。只是,我依然坚持的相信,这是一个人的祭礼——白衣胜雪、不染纤尘。
——摘自 天涯在小楼《一个人的祭礼》
我也能读出悲痛,但却是与她不同的悲痛,来自于一种看到别人哭错坟头还哭得那么认真的悲痛!
这位参与者如今还会参加一些汉服活动,然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或许更引人注目。还记得曾经一度沸沸扬扬的“读经少年”事件么,在那篇深度报道里提到“读经派”的教主人物王财贵,如今便是她的老板,按照“教主”这个说法的思路大约就是“护法”吧。她用她那支曾经煽动过汉服圈的笔又写了《你这辈子生下来,就是要读经的》、《为何不能定王财贵为一尊》、《从根源上拯救我们的民族:让中国孩子都能读古书!》等文章。
露天办讲座的《汉基会》宋豫人
2005年4月26日 宋豫人在河南郑州开展了以汉服为主题的讲座,后逐步演变为《汉家讲座》,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这些照片几乎已经到了不挑服饰的毛病,都觉得十分可笑的地步了。
他们竭尽全力模仿那种自己想当然中的古人起居方式,还一度搞“汉家进士生活营”到马来西亚。但是对于古代社会的无知与虚荣的标榜过度,导致了许多尴尬的笑话发生。
不得不感叹,装X的成本有时候真的有点大!
韩版祭服事件
2006年1月8日,上海松江夏完淳墓汉服祭礼,首次身着“祭服”,行“古礼”,祭祀先烈。 2005年10月19日,“大汉之风”发出祭祀夏完淳倡议贴。祭服的设计是澳洲的“青松白雪”,在对礼制颇有研究的“ufe”咨询过后,又参考了韩国宗庙祭的服饰后,设计完成初稿。“红天”做了一套祭服样品后,网友自愿订购,最终有 34 人定制汉服,价格为每套285元人民币。祭祀礼仪,由“青松白雪”担任主祭,并负责祭文、仪程安排、礼器设计等诸多业务,花费近3个月的准备时间。11月14日由“大汉之风”、“东门”和“江南秋水”先行去松江夏墓探路。所有的木工活由“曾德纲”承揽,剩余的器具都是“曾德刚”、“大汉之风”、“东门”、“红天”这几位组织者分别准备。
2006年,一群现在可以称作“汉服复兴”前辈的人搞了一次祭祀。由于早期汉服的主要力量有一派是来自新儒家,导致对于祭祀或各种仪式的热情都很高。
这次祭祀对于后来汉服圈的影响便是那套有浓重韩服色彩的祭服,为此当年的一些服饰考据人士在各个汉服论坛辟谣过很多次,撷芳主人为此还转么画图写了一篇《明代祭服图考(附朝鲜祭服) 》来正本清源。
如果古代服饰爱好者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是给汉服的各种扭曲和错误擦屁股、辟谣,那么很难怪人家对汉服爱好者们没有半分好感。
比如那位设计这款韩版祭服的ufe至今还有活跃,在之前《祭祀让女性走开?别让传统成为男尊女卑的庇护伞》里就聊到过他,是女性不可参加祭礼的主张者之一,还主张女性只能从事他觉得女性可以从事的职业,比如妇科(换言之就是男性不能干妇科),还主张女病人要被女医生接诊、女学生要挑女导师的性别隔离,简单说来就是“直男癌”都没他这么逗!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个韩版设计而遭受过半分挫折或表达过悔意,相反,承担汉服圈炮火的反而是辟谣的考据派。
2006年,号称“第一次正式的传统成人礼”
2006年5月6日,明德学堂举行依正式古礼进行的成人仪式,“吴飞”为“周天晗”行加冠礼,或为第一次正式的传统成人礼。这是民间第一次正式依古礼进行的成人仪式,观礼的有曲阜的“炎平”、石家庄的“高世涛”(渤海琴高)、“张若甲”和“吴孟恩”、“华夏族裔”,北京的“寇祥”等。
这个服装设计依然还是ufe,就是上图中背对镜头的人。
乙酉春新儒学子深衣祭圣礼,所穿的都是“ UFE” 所制作的深衣,祭文由“云尘子”撰写。吴飞,字笑非,网名“ ufe” 或 “ufe3”,济南人。他自己学习华夏经典著作,后来在汉网上认识了提倡读经、提倡恢复华夏服饰的“信而好古”先生——当时,华夏复兴网还没有建立——受“信而好古”先生的感召和影响,从此,便自己制作深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是深衣束发的形象。
这位儒家直男癌大约是真的非常喜欢韩国吧,不仅设计上依然是韩国货,而且在他自己写的《深衣標準》一文里,连容像都直接用了韩国的。
这次是真没人会认真去辟谣本身就是历史悠久的儒家脑洞地产物了(祭服被辟谣是因为影响到了明代服饰考据,而早期考据派大多是明代服饰的爱好者),于是可以看到他的微博里连头像都还在坚持这个设计,大约觉得很引以为豪吧!
后来诗礼春秋(这个牌子是几个汉服前辈、读经派前辈搞出来的)搞了一场深衣展览,里面就有这件的实物,从设计到摆法都与朝鲜的几乎一模一样(下面图的第二张为朝鲜朱子深衣)
政府网汉服换装事件
2006 年7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将汉族着装图片更为“汉服”,这是汉服运动的一次突破。
2006 年7月19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简称政府网)“56个民族介绍”的页面中,55个少数民族都穿着传统民族礼服,只有汉服至穿了内衣“肚兜”。
这次事件后来定性为汉服复兴对中国官方的一次重要突破,这是原来的图片:
更是更改后的:
大图是这样子的:
这样的图片,放现在的汉服圈绝对会被认为是“影楼装”,但是当时就是突破哦!你们都让人家换图片了,怎么不换张好点的呢?
不就之后,新华网也更正了“肚兜”图片。政府网和新华网更换汉族图片,也是汉服消失以来的一次历史性回归。
这个事件还有一个有趣地后续:
2013年1月政府网在汉民族服饰的文章后附加了“唐装”照片,随后很多人打电话或写信向政府网投诉。1月15日,政府网站干脆把56个民族介绍中各民族的所有照片全部删掉!仅以名称出现,以此杜绝投诉。
有人问我现在的汉服圈和以前的有啥区别,我说现在的民族主义色彩淡化了很多,更像是一个小众服饰爱好圈。所以现在很多汉服圈的人会穿旗袍、会穿JK、会参加cosplay,这放在以前的汉服圈是会被撕上头条的。
现在很多汉服复兴者都忘记了自己以前和唐装、旗袍互撕的过往了,表示我们“汉服”是“民族服饰”,他们是时装,好像很大度一样!但是当年事情就是闹这么大啊!闹到政府网站索性不配图了……那个网页,至今还是没有图片。
侵占别人的考据成果
既然汉服前辈们的东西都这么……惊悚,那么后来他们是怎样打出自己考据的名声呢?所以特别补充这段:靠侵占!
2007年11月24日 “Q版《大明衣冠》——漫画图解明代服饰”在天涯论坛发布,后出版为《Q版大明衣冠图志》,多次加印,影响颇广。
是作者董进声明说自己并非汉服复兴人士,而且由于他是以明代服饰研究为主,汉服复兴中一直对明代服饰报以敌视的人,所以他受到的攻击很多。为何写功绩的时候要把别人写进去?
而“汉服复兴”者占有别人的成果,视作“汉服”成果的事情非常多,而且并非是什么喽啰做的,而是有些汉服群体领袖(如汉服吧吧主琥璟明)干的,之前在《被误解的曲裾——秦汉的兵哥哥 | 旧文重发》一文的最后就有提到。
还有些是商家做的,后来被推广了,但是拜托别人的成果,抄也抄全了!只抄一半算几个意思?服饰领域,你抄走样、抄一半等于大错特错!比如《宋裤和抹胸的穿法 by瞳莞》(原帖地址找不到了,找了个网上转载地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336923396/) ,被抄袭方《发个宋抹胸裹肚穿法大家讨论吧》 (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583266198?red_tag=2500371995 。2009年时还是个讨论贴,只是楼主的根据出土报告和实际复原后的一种推测,拿去也就算了,还拿走样儿了)
最近又上升到了莫名其妙diss博物馆根本不存在的错误,作为自己在圈内涨资本的垫脚石,之前也进行过科普性质的辟谣,见《古代服饰修复的对与错:我们该如何看懂一件博物馆古代服饰展品?》和《谁在丝博修文物:博物馆们是怎么修复古代服饰的? | 旁听服饰史》。
曾经有朋友跟我说,她很高兴网络平台很多都挂了(上面那个帖子图就挂了),后悔自己当年为何那么傻,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公布出来……我们只是民科,而且没有一群汉服爱好者可以作为垫脚石来煽动(所以那些汉服群体领袖拿走以后就可以挣钱博名办讲座开博物馆啊),所以我们主动公布出来的东西一边被人骂(因为纠错了呀)、一边被人抄……大写的吃奶骂娘!
注:本文内所有图片(除个别我补充的其他角度图片)、引用文字均来自于汉服复兴者自行整理的帖子,见《汉服运动大事记》(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448208/)、《恢复汉服十年风雨路》(http://hanlotus.blog.163.com/blog/static/1912349320131029113835203/)、《汉服运动大事记2013版》(https://tieba.baidu.com/p/2650506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