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不只是德云社班主,更是CEO

曲艺团体都叫班子,比如戏班子,相声班子,草台班子,自乐班,都是这样习惯性的称呼,所以叫班主。

不过现在的相声团体班主和以前也不一样了。

建国前的相声班主不仅是班主,是整个团体的管理者和大BOSS,下面很多所谓的徒弟实际上也是签了死契的卖身合同的,也有一定的封建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很多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养活不下去了,送到曲艺班子里,混口饭吃。

建国后进行了改造,取缔了这种封建性的人身依附关系,就不存在这种为了学艺必须卖身给班主的事情了。只要能被选拔进入这个团体,虽然徒弟也是跟着师傅学艺,但大家在人格上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比如铁路文工团、煤矿文工团,虽然团长是整个文工团的领导,团里也有些演员是他们的徒弟,但徒弟的人格和人身权利都是有保障的,和团长也是平等的,不能随便打骂。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因为社会经济转型,原来的曲艺团体比较难生存,演员都在团里挂着,但实际上并不领工资,都要自谋生路,所以很多演员被迫转型去演小品,演喜剧,演电视剧,演电影。

2000年以后,市场环境开始好转,德云社为代表的一些诞生在城市文化娱乐消费市场中的曲艺团体开始逐步崛起。因为市场环境变了,从一开始就要讨好观众才能有生存空间,整个团体都是为了生存而奋斗,所以情况有些类似于建国前的状态了。

比如郭德纲和曹云金的纠纷中,曹云金认为只是花钱交学费学艺,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师徒关系,尤其是依附性的关系,但郭德纲用建国前的封建伦理要求演员,认为曹云金是对自己不忠不孝。曹云金不认这个帐,就是两个人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有差异。

现在的郭德纲是德云社的班主,但德云社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娱乐公司,他是这个公司的老板,法律上是德云社的公司法人。他下面的演员也是这个公司的员工,是要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在这种关系下面,主要的还是靠劳动合同来约束人,而不是传统的那种道德伦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