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斋主:童年,那些抹不去的记忆(二)
投稿邮箱
记忆中的童年,总是追在一群大孩子后面,跑的屁颠屁颠,却总是充满着新奇感。就连大孩子们口中念叨的“黄梅县孔垄公社新建大队”,也深深的刻在了脑海里。改名叫做蒋油榨村,是在1981年,今年刚好40年。
“为什么叫新建?从哪里分出来新建成一个村吗?”
“为什么叫蒋油榨?能不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
儿时至读书求学那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总是萦绕心头。没有人会告诉我一个真实而又准确的答案。我时常想:新建,是不是从张塘村分出来重新建立的一个村?
儿时的张塘在村子的东边。不很长的斜坡,青石板路面,两边上着木铺板的一间一间店铺,构成了记忆中繁华而又美好的张塘街。点灯的洋油,盐,都能买到。过年还能买到白糖,二两、半斤、一斤,店铺的售货员用报纸包成一个漂亮的塔形,用一根又细又圆的草扭着,然后在尖上夹一片红纸,以示吉祥。馋嘴的我们,最爱的是油条和糖籽。油条贵,吞吞口水也就算了。糖籽呢,起先一分钱两粒,后来一分钱一粒、二分钱一粒……买回家来,跟弟弟妹妹分享,一人舔上几口,也甜透了心窝。
张塘街的西边,就是乡下,沟渠塘堰密布的新建大队,盛产稻麦棉油的鱼米之乡。
新建村并不大,辖8个村民小组,自然村落大抵是以姓氏命名,却有陈沙(洲)墩、易沙(洲)墩、谢沙(洲)墩、熊沙(洲)墩、许沙(洲)墩等5个小组被称作“沙洲墩”的自然墩。遥想不知多远的古时,这里是长江古航道东港北岸水域,一块一块露出水面的沙洲地,各姓氏先民领地聚居,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后来长江南移,水面退去,这里成为连片肥沃的长江冲击平原!只是今天的人们省事,村落名字丢弃了“洲”字,让人觉得十分费解。“张福夏”在付渡桥的西北角,沿东港北岸的一个自然村落,分坝里、坝外而居,面积和人口应该是村里最大的,因此分了两个小组吧。所谓“张福夏”墩,系以张氏先祖姓名而来。沿着河坝,向西到王坝街、老王坝中学、棉花收购站,曾经的繁华地!8个小组中,蒋家墩人并不多,而村名却叫蒋油榨,那是有历史渊源的。
以前,从孔垄驿到广济县(今武穴市)的必经之路上,川流不息、车水马龙。老张塘西边出口至七里湖罗家桥,大约十里路长,就在行人歇脚的连二铺、何家铺之间,历史上有名的蒋家油榨坊就坐落在路南边。蒋家墩人蒋兴隆(生于同治6年,即公元1867年)学会榨油手艺归来,发起组织邻墩三家人合股买地兴建。下半县油坊极少,因此客户多,说起蒋家油榨坊,几乎黄梅下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光绪28年(即公元1902年)起,蒋家后人独家经营。1931年破坝,油榨坊被水淹毁。1956年蒋油榨坊加入农业合作社后,六十年代搬进大队部办起了综合厂。只是这些太遥远,听老人讲、找资料查,我才知晓些许零星碎片。儿时的东港边的油榨坊,我还亲眼看过炒锅炒菜籽、棉籽,一群人拉杖子撞向那木制的家什,油就从边上沥出来。那饼散发出来的香气啊,诱得人直流口水呢。
不大的蒋油榨村,各个姓氏命名的自然村落,倒是各有奇崛。小时候,每年正月,易沙墩唱调儿(黄梅文曲),张福夏就搭台唱采茶。大人们趁机走亲访友,抑或是在戏台边另外的桌子旁,围聚一起赌上一把。孩子们则穿梭在戏台底下和场子外围,卖甘蔗的、卖荸荠的、卖瓜子的,倒也生意兴隆;听到锣鼓急促之时,往往是武生或丑角出场,立刻吸引了馋嘴的孩子,目光则是不由自主的齐聚到台上了。戏中的“老马马”“张朝中”,名字都带进了现实生活中,被叫作了唱戏人的绰号,他们也不气恼。
相对于咿咿呀呀的调儿和采茶来说,更吸引孩子们兴趣的是许沙墩玩龙、玩狮子。每年正月十五左右,他们男女老少齐上阵,玩文场、武场。文场踩莲船、演蚌壳精、打歌;武场,玩狮子的跳八仙桌、板凳头,玩龙的则是集体协调配合,节奏流畅地扭动龙身。这些,我们并不大爱看,倒是穿着白色武士服装的小少年们,悬空踢腿、劈一字马、扫二郎腿、耍九节鞭,样样都是很吸引人,那飒爽的英姿在脑海里几十年挥之不去。
连结孔垄和广济的这条要道的北边,蒋家油榨坊对面,王姓人家、我的先祖就住在这儿。“王、易、樊”,从东往西,就是沿线相连的三个姓氏命名的自然墩。王家后来移居在陈沙墩,易沙墩还以一个自然墩存在,樊家墩属今王坝村,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已无一户樊姓人家,而墩名还依旧保留。
村名叫新建,仿佛让人体会到万象更新、战天斗地的美好场景。四十年来传承老地名的蒋油榨,虽然榨油产业褪去,如同这片土地的变迁一样,从长江流域中先是露出一块头角、然后连成一片,经过一代代村民辛勤的开垦耕种,成为如今肥沃的原野。然而沿用这个名字,似乎更让人感受到创业的不易和对创业者蒋家先祖的缅怀,以一种更人文的精神启迪和激发着人们,不忘奋斗创业之路。
作者:随缘斋主,湖北黄梅人,文艺爱好者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