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商经济的思考(凌少思考2020
时间回到20年前,很多人的购物模式还是逛街去各种百货商店,如果想买一些零食、香烟、饮料只能去周边的小卖部或者杂货店,现在想想似乎时过境迁,可能超市和大卖场也只是老年人的最爱了,只要是但凡年轻点的人或者说70后、80后、90后们包括慢慢长大的00后,都是通过互联网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拼多多这样的模式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且价格优势非常明显,说句实话还有多少人会去实体店里买商品,除非是奢侈品、特需商品、定制类产品,就算是吃饭也是这样的模式,外卖平台层出不穷,各种优惠券让人眼花缭乱,买菜也基本上是送货上门,逛菜场的都是老年人,这种电商模式在如今真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意见,电商对原有经济体系的冲击,表示不满。
首先,我们发现电商真的开始摧毁了实体门店的生意,实体店的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水电成本、工商税务成本都是电商不存在的。
其次,电商摧毁了实体门店及各级中间商的生存空间,造成失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真的是开始慢慢实现了,现在都是厂家直接联系网红,直接爆款营销模式,已经不需要所谓的仓储物流了、厂家直接发货快递成为常态。
接着,电商改变了过去的利益分配体系,一家或者几家独大的局面,真的是存在,厂家可能只是代加工而已,IP和品牌已经不需要时间的沉淀来说明自己的好坏,只要知名的网红带货或者自带IP属性的产品出现,我们就能把品牌效应降到最低,自己成了中间商,并且把马太效应蔓延到上下游,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那么电商真的给就业带来好处了吗?
答案真的很模糊,我们要知道电商其实只是工具,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补贴红包、双十一、双十二、优惠券等都只是技术手段罢了,这些能够在短时间内创造无数的销量,但是也会在短时间内创造无数的就业,因为有人买卖就需要有人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我们也需要技术性的岗位来推广,这些都是促进就业的模式,同时让更多的人可以开店或者成为网红也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电商的法则是流量为王、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头部网红、头部网店、头部商家基本上可以垄断大部分的流量,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下单,这种效应和开一家门店辐射范围三条街已经不能再一个维度讨论了,可以说是三维和二维的区别,太恐怖了,新的技术型垄断开始出现,怪兽级网红开始变得非常具有赚钱效应,比如李佳琪、薇娅这样的人物可以短时间内赚到市场大部分钱。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电商的道是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但是垄断到达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就业,肉都给几个人吃了,钱都给几个人赚了,其他人只能饿肚子喝西北风了。
这样明目张胆地以科技创新的名义聚集财富,并且直接来自于普通人,来自于底层群众,感觉不是太地道。并且在砸了一部分人的饭碗后,会以汽车取代马车的理论洗白自己,把人员再就业的压力甩给政府。这跟历史上的土地兼并(以各种手段兼并,同时以士大夫的身份不交税、少交税),明朝的东林党(以不要与民争利的名义阻挠变革,自己却包庇地主富商,废除工商税),颇有相似之处,其结局还真的不好下结论。希望未来能够有人给出这段特殊时期历史转型的阶段的标准数据和答案吧,新的事物总是有好有坏,可能未来会更好,就业会更多,创造性也会更强!
(今天上海已经阴雨绵绵,锻炼也停了两天,好在单位里还是走的比较多,步数9798步,每天记录一下算是提醒,10点30分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