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他的一生是一部作品
作者:董九歌
特邀编辑:董学仁
有文章引述了郁达夫的一句话:一个没有天才的民族,是个悲哀的民族;如果有了天才不知道爱惜,则是更悲哀的民族。
这句话流传很广,却不是郁达夫的原话。
查郁达夫的作品,他在《怀鲁迅》中写道:“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才思敏捷,古典文学、世界文学根基都雄厚。这是一位小说家优越的个人品质。他的写作注重于表现自我、崇尚感情、张扬个性,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浪漫抒情的潮流,影响了一大批青年作家。
在五四时期,郁达夫的浪漫主义,并且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与鲁迅所开创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分别形成了两座高峰。
“同天鹅绒似的又蓝又紫的天空里,洒满了一天星斗。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他一个人靠着了三等车的车窗,默默在那里数窗外人家的灯火。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地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朦胧起来,他的胸中忽然生了万千哀感,他的眼睛里就忽然觉得热起来了。”这一段选自他的小说《沉沦》。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这一段选自他的散文《心灵之旅》。
不难看出,在文白夹杂、语调生硬、表现力不强的五四白话文初期,他的语言好像跨越了时间,与后世成熟的文学语言没有距离。
文学的进步离不开语言的进步。郁达夫的语言来自古典文学的根基和世界文学的根基。他17岁时赴日留学,9年里学过医学、法学、经济学,其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轰动国内文坛。但他最喜欢的事情还是读书,读了几千部国外小说,深受熏陶。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郁达夫是“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画家、诗人刘海粟这样评价郁达夫:从气质上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他的一生是一首风云变幻而又荡气回肠的长诗。这样的诗人,近代诗史上是屈指可数的。在新文艺作家的队伍中,鲁迅、田汉而外,抗衡者寥寥。
郁达夫的创作受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文学影响颇深。拿俄罗斯文学来说,他受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共同追求的人道伦理和人的理想,他们相似的抒情笔调和艺术魅力,还体现在他们笔下的“多余的人”形象,其中的“自卑、怯懦以及敏感中窥见的自身姿态”(郁达夫语)。
郁达夫笔下的多余的人,表现了他自己的精神困境,以及五四之后文化青年的歧路彷徨。他们遭受社会挤压,无力把握自己命运。他们同现实社会和旧道德势不两立,不愿同流合污,不惜以死反抗。他们同情地观察着民众中的弱势人物,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就是一篇最早描写无产阶级的小说。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郁达夫的独特意义。他回国后就成了与鲁迅、茅盾一个级别的著名作家,都是拿一等作家的稿酬,生活无忧,但他仍把自己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作家。此后他一心抗日,去新加坡和印尼隐姓埋名,发动和激励华侨和当地民众,最终为此献出生命。他从一个多余的人,变成了英勇的“文人战士”, 捍卫他心中一份深沉的爱。
郁达夫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一部作品,他的感性的人生、浪漫的人生、悲壮的人生让我们感叹,他的文字给我们留下美的、真的、善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