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医哲学】从“清浊” 的逻辑问题谈中医象数思维的描述性特征
1 “清浊”阴阳理论的逻辑问题
2 “清浊”的象数思维来源
3 从象数思维角度对
“清浊”阴阳逻辑问题的解释
一般意义下的 “清阳” “浊阴”,是从 “天清地浊”的原始取象涵义得到的,但由于 “清浊”还存在其他的取象层次,所以会出现 “清”不对应 “阳”、“浊”不对应 “阴”的情况。
首先,对于 “清浊”与寒热阴阳的问题,当论及寒热时,取象来源其实已经不再是静态天地下的 “天清地浊”,而是上一部分所述的第二层象,即水流在寒热状态下的清浊。这样一来,“寒”所对应的水流清澈象与 “热”所对应的水流混浊之象相比,自然是 “寒”为 “清”,“热”为 “浊”,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正描述了此意。在临床中,当古人论及寒证与热证的小便状态时,“清”与 “浊”的取象来源也是水流在寒热状态下的 “清浊”,而非 “天清地浊”之象。
其次,在 “清浊”与气味厚薄的问题中,这里的 “清浊”与 “厚薄”实际上是数量意义上的“数”范畴,类似数学上的绝对值,是没有正负极性的非负数,是前文所述的第三层象。“清” “薄”只代表密度小,既可以指气的密度小,也可以指味的密度小。同样 “浊”“厚”只代表密度大,既可以指气的密度大,也可以指味的密度大。在此基础上,因为气为阳,味为阴,才使 “清薄” “厚浊”随着其所描述的气与味而被赋予阴阳属性。“气”为阳,则厚浊之气为密度更大的阳,即阳中之阳,清薄之气为密度稍小的阳,即阳中之阴,反之亦然。
再次,在清浊与营卫的问题中,这里的 “清浊”所取之象是前文所述的第二层象。即当古人论及营血与卫气时,所取之象是自然界含有泥沙的缓慢流淌的水流与奔腾跃动的水流。在这两者的比较下,营血为静、为清,卫气为动、为浊。正如《素问·痹论篇》所言:“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这里的 “悍”“慓疾滑利”即是为了突显动态之意。
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几处关于 “清浊”的使用也在此讨论。如 《素问·经脉别论篇》 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其中 “浊气归心”与前面的“散精于肝”相应, “浊气”对应 “精”,应指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从取象的角度看,此处“浊”取 “天清地浊”的第一层象,但其涵义又与“清阳出下窍,浊阴出下窍”中的代谢废物之意不同,是指水谷精微中相对厚浊的部分,正如张介宾《类经》所注: “言食气之厚者也”。再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言: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虽符合一般定义的浊为阴为寒、清为阳为热,但其具体涵义也与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不完全相同。这里指在正常的气机状态下,阳气推动食物运化生成清阳,而当阴寒偏盛时,则脾胃不能正常运化,而生成痰湿等病理产物之“浊”。要注意的是此处 “浊”单纯指含有病理产物的杂质,与上文第二层象中的寒静状态下可观察到的、清浊层次分明的、水流整体的 “清”并不矛盾。
4 象数思维的描述性特征
通过前文对 “清浊”取象的细致剖析,可以管窥,同一个词在中医不同语境下的涵义非常灵活多变,因此,容易产生诸多所谓的 “逻辑矛盾”。除了本文讨论的 “清浊”问题之外,还有学者对《黄帝内经》中的唯一性、可逆性等逻辑问题进行过讨论。那么在解释讨论这些逻辑矛盾后,我们应当思考,为什么中医语言容易产生逻辑上的困惑? 实际上之所以会产生 “清浊”阴阳理论的逻辑疑问,是试图用逻辑思维来理解中医理论的结果。但问题是,中医理论并不是通过形式逻辑建构的,而是通过对 “象”的体会和描述而建构的。
具体来说,首先,“象”是中医认识事物规律的极重要媒介,我们认为,取象思维是以 “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思维形式。刘长林亦指出,意象思维是以 “象”为认识层面的思维。其次,通过 “象”认识到的规律,是通过对 “象”的描述性语言来表达的。王弼 《周易略例·明象》云: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其中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清晰地论述了语言是出于对 “象”的描述,要通过探寻语言的意义来看到其背后的 “象”。王弼的这个观点出于对 《周易》的理解,极大程度上也适用于对中医语言的理解。
中医象数思维的描述性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依据要说明的问题 ( 即 “意”) ,选取最贴近此意的自然之 “象”; 其次,依据象的最显著的属性,选取合适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进行语言描述。所以古人不会纠结于所选取的这些词语是否符合 “统一的标准定义”,而只会关注这些词能否贴切地描绘出心中所想,亦即描述者的 “意象”。比如,当论述寒证下的小便状态时,脑中浮现的可能是一幅类似 “潦水尽而寒潭清”的意象,所以自然而然用 “清长”来形容小便,而不会去想这里 “清”与 “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中的 “清”是否矛盾,所以 “清浊”只是描述意象的形容词,并不具备逻辑上的概念内涵。这就导致在不同语境中,相同的形容词表达的“意”的具体含义不尽相同,但只要通过语言描述就会发现,其背后的意义并不属于逻辑问题,从而造成了许多所谓的逻辑矛盾。
5 小结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在传统中医体系中,象数思维下语言表达的描述性特征会导致同一个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会因语境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个认识对中医的学习和发展有诸多启示。首先,在学习和认识方法上,不能直接以形式逻辑固定、机械的对应式方法来看待中医理论,而应首先透过表面的语言文字,认识其要描述的意象,进而明确其背后的逻辑关系。其次,在发展思路上,中医学这种思维和语言特点造成了它的主观性较强、难以统一的弱点。那么如何克服中医这一弱点呢? 我们认为,中医学这一特点的本质原因,是由于中医所面对、讨论的是一个巨复杂系统,故很难用语言明确定义每一个状态,这也正是 《周易》“言不尽意”的原因。我们应当探索其他领域的描述方法,比如系统论、数理逻辑等,来明确、统一地论述中医象数思维中的整体关系,以期促进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对话进程。
(本文原载于中医杂志 2020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