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管理日志」10.27 如果度过自己的一生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2.4)
【白话】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论语.为政篇》2.4)
【心得】
上文已经讲过的内容,为什么又要再讲一遍?
因为在上篇中我们关注的是立志之年,但如果这真是孔子的自传的话,他的生命不止是立志之年。立志之后还需要不断学习立身处事的本领,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到了三十岁,孔子才算是有所立,以知礼闻名于世。但即如此,对于很多事情依然困惑不已,到了四十岁,才算是没有这样的困惑,坚定了看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但即使没有了困惑,也并非什么焦虑都没有,到了五十岁,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上天赋予的使命,整个心安顿了下来。但就算是心安顿了下来,对世人的言行并非没有非难和否定的想法,到了六十岁,才有了更加宽容的心境。但即使有了更加宽容的心境,也并非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满意,直到七十岁,才可以说做任何事都没有遗憾。
这段内容一直谈到了七十岁,要知道,孔子是在73岁时辞世,所以这段内容可以看作是其一生的总结,其意义自然不同凡响。
如今,这段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人生历程,后人如我们一般,有了更多的共鸣。人们也普遍认为,一生应当有自己的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等。也许你会在志学之年浑浑噩噩,在而立之年我立足之地,在不惑之年充满困惑,抱怨,这代表的是一种对人生应尽责任的未尽。关于志学之年,参考上文「论语管理日志」10.25 立志当在少年时,在而立之年,我们会经常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孔子告诉你“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一个人在30岁之前应该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持续去探索,才有可能做到40不惑。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40岁时不是“不惑”而是“大惑”,人生就像一场有上、下半场的比赛,下半场会出现在35-45岁之间的某个时候,那时我们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职业的巅峰。在从事了 20 年大致相同的工作之后,一切早已经得心应手。在工作中,我们已经学不到新东西,做不出新贡献,遇不到新挑战,因而也不会产生什么满足感,对工作也开始厌倦,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另外长达 20 年乃至 25 年的职业生涯,这个时候我们很像是意大利中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但丁在《神曲》中讲述的,在“人生旅程的中途”迷失于一个黑暗的森林。
书中的但丁在导师维吉尔的指引下,历经地狱、净界、天堂三界,找到走出迷津的道路,完成了这场“灵魂修炼之旅”。我们也需要完成自己的人生旅行,在你成为真正的自己之前,我们只不过是穿着借来的衣服四处游荡,在成为真正的自己之后,生命才是属于自己的,因此人走到生命的这个阶段时经常要问自己:一路走可有遗憾?这也正是在面对生命的时最终级的问题,进入到“知天命”、“顺天命”之年。
孔子所描述的就是一个人走向属属于自己人生的六个阶段。作为常人的一生,可以视为一种务必踏上的阶段历程。唯有“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适用于常人。除去这最后一个阶段,孔子的自述竟然适用于所有人的人生阶段,这一点,也正是彰显了孔子作为人类教师的意义。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