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套种与分类整理

时间套种法

题记: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土地是有限的,为了多产出,农民学会了套种,他们在玉米行间套种上马铃薯,采光不受干扰,养分汲取不一,一些植物的根部还有聚氮作用,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又不失衡,大大增加了收获。

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得到充分利用,我们不妨借鉴土地套种法,将时间比作一亩三分地,每天在上面精耕细作。

晨起是最佳的记忆时间,也是最佳的锻炼时间。吃过早餐便拿着随身听出了家门,一直跑到附近的公园,然后开始活动身体,闭上眼睛,如入无人之境,完全融在自然之中,那时的脑子十分清亮,英语、新闻,句句听得入耳,专一的倾听也能起到净化大脑的作用。站在大树旁湖水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舒展着全身,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时间套种应讲求物种对路,应尽量脑体结合,动静结合。

坐在办公室,条件允许的话,棘手的复杂的工作要尽量放在上午去做。久坐之后应适当地站起身来走走,整整文件,外出办件公差,调节一下紧张的大脑。午休的时间一定要专时专用,听听音乐、聊聊天、打打牌,小睡片刻。

下班回家,女同志一般做家务比较多,买菜、做饭、洗衣、教育孩子、打扫卫生,很是耽误时间,耗费精力。若安排好了,不但能做很多事,从中还能获得一些其它生活乐趣。闷上饭、做上水,边做菜边听歌,那英、陈明、孙悦、韩红,孙燕姿、莫文蔚、周杰仑、杨坤,许多新老歌星跟我一起下厨房,陪我烧菜、洗衣、拖地板。不知不觉菜香四溢,衣洁屋整,疲劳与琐碎被美妙的歌声所淹没。

时间套种还要掌握好行距与间距。

晚上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贪晚、过度用脑与兴奋的活动都是不可取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应毫不吝惜地在这个时候选择晾地,什么都不种。如果让画家来解释的话,他一定会说:空白也是画儿啊。

星期天,不宜在家办公,也应尽量少地做家务。一般我的做法是集中耕作套种五天工作日,集中享受周未及假日,让时间的领地呈现出疏密有致、张驰有度的美感来。休息的日子可以游玩、散步、走亲访友、逛商场、遛公园、跳跳舞、唱唱歌,中间穿插着读书、写点东西,或者甜美地睡上一大觉。

有人不禁要问,你不是在讲高利用高产出吗?那么睡与玩算什么?我理解睡与玩像是一块地里套种的玉米与豆子之间的行距与 间距,太阳通过空隙分别照在它们身上,土地的肥料均衡地施在它们的根部,过疏,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过密,时间的发条有可能崩断,一事无成,甚至让下一次的播种搁浅。

时间套种应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我只是谈谈自己的做法。

岁月催人老,要做的事情很多,时间套种给了我双重的收获。当年我插过队,秋天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行走,伸手可掰下披着棕黄穗子裹着翠绿羽衣的玉米,蹲下身子可以拽下一大把伏在地皮上躲在浓绿叶子下长长的嫩豆荚。嘴馋的时候,选一根嫩的放在嘴里甜甜地嚼,有点像我们在紧张呆板的生活中套种的那些欢乐与愉悦。试试看,一生能活两世,时间套种使生活更加丰富致密起来。   

1997年旧作新发

“分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一张漫画,题目叫“找到了”。一个人登着梯子在书柜里找书,手里拿着找到的一本书,但书柜里的书却全都被丢在了地上。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分类归整,也会出同样的笑话。
听同事讲,一位作家要求自己的子女,在家里从书柜取书,一定要填上一张卡放到相应的位置上。这看起来十分过分,但只要建立起来的秩序不被打乱,下次找起来一定会不费力气的。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一个人身边总有许多东西属于他自己支配。怎样记住自己拥有的东西并在需要它们的时候一下子找到它们?我看莫过于学会分类整理。
在办公室里,待用的表格与用过的表格应分别放在不同的档案盒里;去年需要保存的文件放在顶层,而今年常用的文件放在中间,这其中还要细细地分类贴上标签。办公室的书籍、报刊也要随时整理按类码放,以便随时查找。办公桌设置了许多抽屉为我们分类码放提供了方便,还有许多夹子、盒子、文件筐,我们何不把他们很好地利用起来,将自己的东西分门别类地码放起来。见到有的人将材料、书籍、报刊以及生活用品胡乱地摊了一大桌子,而在可盛放东西的柜子、抽屉里却塞满了一些永远也不会用到的废弃物,真是不可理解。有些人抱怨工作太忙,没时间做这些事情,其实:在工作中,只要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分类习惯,东西分类码放,又在平时注意维护使用后的秩序,我们还会为找一本书而摊下一地的书吗?
工作离不开“分类”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早上,当我们从容不迫、准确快捷地从衣柜中找到要换穿的衣服,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饰物,我们就会想到平时分类的好处。谁在手忙脚乱为找一双袜子而将衣物摊了一床,是那些平时东西乱放,不注意分类归整的人。
意识统帅行动。我们的东西怎样放,怎样取,这完全由大脑支配。分类的合理与不合理,细分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法,反映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甚至影响着一个人熟悉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影响着一个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
写文章需要很好的布局结构能力,如果没有把相应的情节、相应的人物、相应的思想、语言,分门别类地码放在相应的段落里的能力,文章写出来岂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毫无秩序、混乱不堪。
学英语,动词不规则变化较难掌握。但我采用了分类的方法,将单词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的变化分为AAA型、ABB型、ABA型、ABC型加以记忆,在应用 的时候总能从相应的记忆格子里取出相应的单词,结果我从35岁开始学英语,克服了记忆的衰退,拿下了电大英语单科的考试。
电脑的设置、操作无一不是在体现“分类”学的思想,桌面、菜单的设置,文件夹的采用,存储、查询、搜索的方式,无时不刻不在让我们体会到“分类”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分类”的应用十分广泛,大到学术、小到生活,无一不体现着它的好处。让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忘让“分类”来参与我们的管理,做我们的好帮手。
1997年旧作新发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