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丰厚自己

这两天充满了幸福感,虽然周六是刮风的日子,却也在那一天收获了一整天的宁静与安详,除了与家人一起享受彼此给予的久违的静谧之美,还感受到了一起学习多年团队之间默契的美。

周日是充电的一天,早上收听了远在北京的恩师为大家准备的视频课程,下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刚老师的家庭教育课程。

蛮有一种感触的,现在的家长,受到很多种冲击,最大的两个,正如今天下午课程结束后,有家长给赵刚老师提问,当下提倡素质教育,而现实却是应试教育,高考和中考的比例浓缩,感觉有种精神分裂的迹象,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是一种拉扯,到底该听谁的?

听从现实的,继续努力,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论怎样,考上好的大学,环境和周围接触的人都不一样,怎么样出来也比混着日子上个职高强呀?

听从专家讲的,提高孩子素质教育,扬长避短,或者更大的发挥孩子的优势,孩子的素质教育倒是教育了,可总不能就你娃素质挺好的,其他什么都一般,这有竞争优势吗?

再说了,老师讲课放一大堆,现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孩子到底该拔高什么呢?那么孩子到底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或者拥有什么样的技能,他将来才可能立得住呢?

一片茫然。

是的,信息量太大了,基本上接不住什么主题,有人说,专家说的再对,那不还得回家自己解决自己娃的事?旁边有人笑了,专家还帮你带娃呀?

兜兜转转回来了,想起一所中学校长,总爱说的话,孩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瞧瞧,这话说的,太有水平的。

怎么样?现在都在强调家庭教育,从最开始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甚至一直在大力强调的学校教育,慢慢地开始浓缩到了现在,家校合一,更或者说,95%的效果需要家庭的主导。

专家讲了很多,其实背后掩藏的,无非是几个信息。第一,不能老是顾着孩子学习,一味强调要好好学习了。第二,这个世界发展和变化太快了,单一的技能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第三,家长要懂得去引导孩子,不断拓宽孩子的格局,培养一个眼界和胸襟都足够大的孩子。

很多家长,听了个皮毛,急着要走的,和总是想找到方法的占了大多数。

有一点,大家都认识到了,得学习了。

怎么办?当我们理想的教育与现实的冲撞出现之后,当妈妈们已经开始努力学习,而爸爸们却还无动于衷,该如何?

这些问题,都曾困扰过,我们也都走过这样一段路。

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不断地丰厚自己,岁月是不可以丈量的一条河,哪敢辜负呀。

前段时间,一起学习的老师说,李咏老师如果知道自己五十岁要走,那么在他四十多岁时,他会怎么去过呢?话题或许有点沉重,但不失为一个大家可以沉下来思考的问题。

当下,你能改变的是什么?生命的长度谁也不可预知,但我们都可以选择宽度和厚度。

相信孩子,爱孩子,这是最基本的点,然后在这基础上,一旦有了现实的一些冲击,你还可以守得住吗?还可以相信孩子,依然爱他们吗?

回到前面的话题,素质教育和传统应试教育有没有冲突?大的体制其实我们个人很难去改变,或者这么讨论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只是在浪费时间和增加内心的一种无力感。

回到家庭这个最小的单元,如果,父母能做到自己本该有的角色,母亲温和而充满慈爱,坚定而又饱含智慧,每一顿不仅仅有香味有营养,还充满了爱的温度,那么孩子自然会从这其中收到母亲传递给他的信念,无论经历什么,用自己强大的学习力,和不怕输的精神去面对,君子不器,不管将来世界如何变迁,人类还是在主导这这个世界,那时候拼的是什么?格局,德行等等品质;如果,父亲在孩子经历挫折和打击时,一面去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一面又默默以他自身在艰难困苦中的经历磨难的那种顽强去打动感化孩子,孩子怎么又感受不到父亲传递过来的一份力量呢?

家庭教育,说到底,是一场子女与父母重新进行自我更新的相互教育的旅行,伴随着这个世界各种信息物质的变换,不断地考量父母对自己所持有的一份信心,同时也在考验子女唤醒父母内心最深处良知的那份生命最本真的内核,而子女与父母,在人生的这趟旅程,相互之间最终是如同《冈仁波齐》所展示的那般,朝着自己内心深处最美好的自己和地方走近。

很多人说,文字要说清楚,要不就是意识流,都是废字一篇,在这里,我只想表达的是,作为父母,我们改变不了大的社会环境,我们也无法去要求孩子按我们说的去做,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丰厚自己,以此看到美好的自己,借此唤醒孩子内心中那个强大的他自己。

谨以此小文,送给,许许多多在努力坚守梦想,实现自我提升的家长们,一起加油。

本书法图片来自于恩师,感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