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经淮阴》简析||汪宝林
爱新觉罗·玄烨,这位多产的帝王诗人,诗风是否也如做皇帝那般霸气侧漏呢?咱们大淮阴在“千古一帝”笔下,到底啥样儿?请欣赏汪宝林老师的剖析。
【咏淮古诗赏读】
简析爱新觉罗·玄烨七绝
《晚经淮阴》
作者:汪宝林
【清代天妃闸】
晚经淮阴
【清】玄烨
淮水笼烟夜色横,
栖鸦不定树头鸣。
红灯十里帆樯满,
风送前舟奏乐声。
淮阴:秦置古县名,治所在淮泗交汇处之南岸。自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销淮阴县,到民国三年(1914年)复置,期间631年无淮阴县。其地先入山阳县,后入清河县(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首置,约今袁集乡桂塘村)。因此,题中“淮阴”实乃清河县。
题中用“经”字,表示在淮阴没有停留。若用“过”字则不同,因古时“过”不单有“经过”的意思,还有“拜访”、“探望”等多层意思,用在此就不准确了。
爱新觉罗·玄烨(1654.5-1722.12)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8岁登基,年号康熙,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诛鳌拜、削三藩、抗击沙俄、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体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宏大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美国学者著《全球通史》说:他统治的大清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1.5亿甚至更多的天朝臣民,正经历着一次经济、文化复兴。这次果断的行动标志着康熙漫长专制统治的开始。在他当政期间,大清帝国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成就卓越。城市手工业如棉纺织业、制陶业等也已从17世纪三四十年代经历的萧条阴影中走出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甚至还超过了以前的生产水平。
康熙特别热衷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地倡导文学,并很重视满族八旗子弟文化素质的提高。史学家钱宗范认为:“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在文学方面,他尤其喜爱写诗,《康熙诗词集注》凡50万言,其中古今体诗1135首,词12首,洋洋大观,是一位堪称空前的多产帝王诗人。
康熙帝的诗既有诗人之风,又有帝王之气,更有勤政爱民的思想,从而使他的诗歌在清代的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明清之际,因为改朝换代,水利失修,洪沙灾害非常严重。据统计,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至康熙十六年(1677年)的18年间,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海口淤塞,运河断航,漕运受阻,大片良田沦为泽国,南北漕运一再中断。康熙十六年任靳辅为河道总督,继承明代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理论,采用了建筑减水坝和开挖引河的方法,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然而,连续多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治水,不仅给国库度支增加压力,同时也在康熙帝的心头压上一块石头。康熙有丰富的水利知识,他要亲自巡察调研治河情况,于是就有了六巡江南视察河工壮举。
这首七言绝句《晚经淮阴》,就是康熙在1684年第一次乘舟南巡途经淮阴(清河县)、视察天妃闸水工期间所作。
据史载,首次南巡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九月二十八日启銮,十月二十日至天妃闸(在今淮阴码头镇境,素有“运河沿线七十二闸,天妃为首”之说。“文革”中被炸毁。)视察,见水势湍急,命改为草坝,另设七里、太平二闸,以分水势。当日晚间即经淮阴南行,奔向江宁。及至十一月初十日,康熙回京之舟再至清河县天妃闸,乃登岸视察高家堰,以其为“淮扬屏蔽”,令靳辅“须岁岁防护,不可轻视”。至清口,康熙又视察黄河南岸诸险工程,令靳辅筹一至妥之策,务令黄河之水永不倒灌运河。一代圣主明君,关切民生之情,殷殷可鉴。
至于此诗是康熙南来或者北去经过淮阴之时所作,则不得而知。
这首诗重在写景抒怀。通过描写诗人站在船头上的所见所闻,衬托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和对国泰民安、盛世强国美好前景的向往。
淮水笼烟夜色横:淮水浩渺,烟波苍茫,夜色渐浓。点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切合题中一个“晚”字。
栖鸦不定树头鸣:瑟瑟寒风,夜色弥漫,一群一群的乌鸦,在两岸树头上飞来飞去,寻觅栖息的窝巢,欲落还起,盘旋不定,聒噪不休。进一步渲染了夜色降临的沉寂氛围。
红灯十里帆樯满:浩浩荡荡、蜿蜒十里的龙舟樯阵,塞满了河面,旌旗猎猎,两岸人家披红挂彩,灯笼闪闪。
风送前舟奏乐声:前面画舫上,不时传来一阵阵和乐安祥的演奏之声,令人心旷神怡。
这灵动的音响画面,不仅填充了寥廓江天的空寂,还反映了作为诗人的帝王对国泰民安、歌舞升平大治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色彩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初冬时节淮上的枯燥与生动,行程的威严与热烈,观照了现实与理想。
枯燥与生动。在初冬的寒风中,淮水笼烟,呈现的是一派枯燥沉寂的气氛。但是,静中有动,那些在树头上盘旋不定的乌鸦的叽喳声,在万籁俱寂的静止画面中,增加了一种自然生态的动感和音响,从而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同时,逶迤十里、穿城而过的皇家船队,都是活跃的因素,更使画面流动起来。
威严与热烈。龙舟画舫经过清江浦市区时,龙旗风动,水面铺锦列绣,皇家气象,不言自威。与之映衬的还有热烈火爆的场面。两岸红灯高挂,灯火闪烁,十万民众夹岸争睹皇家气派,迎送圣驾的各级官员跪拜山呼“万岁”,热烈空前,直至旌樯远去,桅灯不见。空气中袅袅回荡着的龙舟上的弦歌之声,令人流连忘返。
现实与理想。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确立了稳定的皇朝统治。二十三年(1684年)国内还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发生在6月,朝廷派兵收复黑龙江北岸的俄占雅克萨城堡,并平毁了雅克萨城堡,边事闻捷;
第二件大事发生在9月17日,盘踞台湾多年的郑成功之孙、郑经次子、东宁王郑克塽(1670年8月-1707年9月,字实弘,号晦堂)向清军大将军施琅正式递交了降书和所有印册,投降清朝,东宁王国灭亡。清朝收复台湾。台湾被纳入大清帝国版图,朝廷即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台湾知府由泉州知府蒋毓英转任。
第三件大事发生在10月,即在此次南巡期间,康熙发布诏令,全方位开放海禁。先后于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是大清帝国国力强盛的标志,也是康熙此行欢乐情绪的反映。
江山一统,四海清平,此时全面开放海禁,鼓励对外通商贸易,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力民力,正是康熙大帝由国泰民安的现实向他所追求的盛世强国理想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他政治自信的表现。理想的光环就在眼前,意满志得的康熙大帝自然畅怀放歌,风骚无限。
此诗语言直白浅显,明白如话,舒朗自然,全无生僻桀骜之词。写景状物亦信手拈来,如展画图。既丰富多彩,又生动活泼;既形象逼真,又深浅有度。特别是用了“鸣”、“奏”两个动词和“横”、“满”两个意动词,互相反衬,把宏大场面、热烈气氛烘托起来,反映出所经之地淮阴(清江浦)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从而突出地表现了全诗国泰民安、盛世无前的主题。
总之,康熙这首七言绝句是一幅有声的画、流动的诗,在意象造型、语言运用、结构安排和主题表现上,都有值得品味和借鉴之处。笔者兴之所至,步韵和诗一首,一并求教方家耳。
应许皇家霸气横,楼船画帜鼓箫鸣。
和风静水三千里,一统江山盛世声。
2010年10月27日
作者简介
▼▼▼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