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逃离原生家庭啊”

hello,大家好,我是翠花。很高兴你能来,也希望你别离开。每次看到和原生家庭有关的故事,我都会很难受,又很无能为力。

1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这几个字,相信大家都已经从网络上,又或是,从无数的人嘴里听过。大家应该都对这几个字很熟悉了。
第一次见到关于这样的话是在书上,当时我正阅读着关于心理学效应的个案解析,而这里面十有八九都是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所说的话、父母所做的事,从而导致孩子的心理阴影。比如:自卑,缺爱、敏感、不自信等等。
这本书就是我对心理学开始感兴趣的前端,因为我深有体会。
先介绍一下家庭背景,我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
在我七岁那年,也就是我最小的弟弟还是几个月的婴儿的时候,我的父亲和母亲就常常吵的不可开交。
身为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七岁小孩,我常常会哭着求他们不要吵了。但很显然,无效。
而我的姐姐们似乎已经料到这个场面,都在一旁看电视,完全不参合。
这还只是前期。
十二岁那年,我的父亲开始变本加厉。他频繁的用脏话骂我们和开始家暴。当然,除了儿子。
两个弟弟就像是他捧在手心上的宝藏一样,而我们是地上的污秽物、是丢人现眼的东西,是不配被注意的配角。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没有。所以只能在每一次家暴时团结起来抵抗他。

2

母亲是位很强势的女人,但她总是保护过度,以至于直到初二我都没有独自跟朋友出去过。恰恰初二那年我正在经历了校园暴力,朋友背叛等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在各方面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最坏的发泄方式——自残。
也因为母亲的所有限制以至于我渐渐有了回避型人格障碍。
我过度敏感,超级难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甚至连交朋友都有问题。恋爱中亦是如此。
几乎每一任都说过同样的一句话——为什么你那么多秘密,为什么你从来不让我了解你?
我没办法让人太靠近我。

3

初三那年,可能是上天可怜我,我透过网络认识了一位朋友A,父亲因为吸毒不断进监狱,母亲胆子小不敢离婚,更是把所有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她在我的记忆中就是特别坚强的一个人,常常偷偷抹眼泪,哭完立刻站起来继续奋斗。
她也谈过好几次恋爱,从她的恋爱里不难发现,原生家庭导致她没办法对自己有信心。
她总认为自己不会有一个归宿,她质疑所有的爱。
长期呆在一个缺乏爱和呵护的情况下,她其实很渴望得到归宿和爱护,但同时也害怕伤害。
记得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她在电话里嚎啕大哭,她说母亲又再次责怪她,怪她为什么出生,怪她为什么不帮忙家里。可是她才15岁。那一刻突然就理解她为什么想要归宿了,她需要的是偏爱,是责任,是无条件站在身边的人。
乐观和活泼就是她的面具。这是一块加了铁钉的面具,没有人能够拆下来,除了她自己。

4

意识到一切后,我们是自己把自己救出来的。
真想逃离一切。
冒出这个想法后,我果断的换了间学校,换圈子。
我们开始学着改变想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我们开始热爱这个世界,正视每一棵花草带来的温暖。我们是慢慢将彼此从深渊里拉出来的。
后来的后来,我们几乎不一样,因为她有了自己喜欢的领域,我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唯一的一点就是 —— 我们都喜欢哲学。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人生的意义,不是在原生家庭中顺势而下,而是承受命运的重力向上飞翔。

5

但我们并没有和自己和解,我们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愈合这段伤疤。
原生家庭真的要抱着怨恨的角度去看吗?
不一定,但总要试着了解这个家的故事。在大家只看见自己不快乐的一面时,总要试着发现父母们的心理阴影。
所谓和解,不一定是原谅他们的所作所为,但可以是理解他们的行为。
《坛经》上提到:“悟人自净其心,随其心静即佛土净。”
真正的强大不是原谅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本文插图选自 插画师まるみち作品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我也是遭受原生家庭毒害的女孩,到现在偶尔还会梦到老妈打我,最终哭泣着醒来。
在原生家庭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的生活真的会受原生家庭影响。
我无法拯救他们脱离阴影,只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宣泄自己。当你了解到遇到这种情况的不止你一个时,或许你会心存温暖,并且微笑前行。
感谢野悦小姐姐的投稿,未来我们一起成就最好的自己吧~
 星标福利 :星标【文艺翠花】,在后台发送截图,每一期都会随机抽取一位星标读者送上一个小红包。(眼熟者优先喔)可重复发送截图直至中奖!
 本期中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