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用“不争”的心态做事,最容易成事
现代人很少有偷懒的,大家每天都忙忙碌碌,经常睡不够就得起床,为生活,为家庭,为自己的追求,为了事有所成。
如果单单是勤奋,就可以成事的话,那大多数人都不会失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我自己十几年的社会阅历和自我反省,得出一条经验,分享给大家:用“不争”的心态做事,最容易成事。
1、非要不可的执念,会让自己的心受挫。
“太在乎一个人,一件事,心容易受挫;
自然来,自然去,自然行事,反而遇见最好的结果。”
我写的这句话,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其实,都是从自己的辛酸经历中悟出的道理。年轻的时候,我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总是拼命去争取,可事情并不如我所愿,得到的大多是挫折。
后来,我就想开了,如果一个人做事,怀着“非要不可”的念头,那么,受挫的几率就比成事的几率高。
因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自然轨迹,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不该来的时候,强求也不会出现;该走的时候,自己会走;不该走的时候,你很难甩掉。
万事万物,背后都有规律。
唯有注意到规律变化的人,才能顺势而为,减少挫折。当一个人心怀满满的“竞争”心理,就可能无视,或者看不见规律的变化,而做很多无用功。当然,我自己是做了很多无用功,失败后的反省,才发现了规律,也懂得了如何顺应规律做事。
2、用“不争”的心态做事,最容易成事。
人一旦产生“争”的心,就会有相应的想法和行动。这种做法,往往让自己陷入一个小格局里。
事情的发展,经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用自然的心态,取代“争”的心态,反而更容易成事。
《庄子.达生》中有个故事,有一个工匠做出的东西,看见的人都惊叹是鬼斧神工,问他有什么秘诀?
他说没什么秘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做东西之前,不敢耗费神气,一定要戒斋使心清净下来。戒斋三天,就忘掉了赏罚和官爵之类的事;戒斋五天,就无心去想别人的评论,也不担心自己做不好;戒斋七天,内心达到一种寂静的忘我状态。这个时候,再进入山林中,寻找合适的木材。顺着木材原本的形状进行雕刻,做出来的东西就被人称为鬼斧神工了。
庄子这个故事,是说一个人做事,达到“忘利,忘我,忘物”的专注心境,就可以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当我们用“不争”的心态做事,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思专注,把精神和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样做最容易成事。
3、你不和别人争,就没有人可以和你争。
人的“自我”意识,喜欢和人一争高低,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然而,有觉悟的人会明了,不争,才是最大的智慧。
老子《道德经》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私,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从2013年开始写作,就有无数的人在后台留言。有对比就有发现,对方诚心和你交流;以及只想和你争高低,有很大的区别。
争论,只会消耗自己的心神,因为对方一心想要打败你;交流,双方受益,因为两个人的思想互通有无,彼此尊重。
所以,做人做事,没有必要和人争,你不和别人争,就没有人可以和你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该走的路,人生的路上,很少有一路同行的人,大多数人都是在某个阶段的相遇,然后又各奔东西,生活就是如此。
《道德经》的内容是以教条的形式呈现的,作者自信有余,但反省不足,这一点就不如孔子做得好。孔子博学多才却始终敏而好学,五十多岁了还韦编三绝读《易经》。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为儒家的发展注入了孜孜求索的精神,而老子强调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对后天的反思和学习重视不够。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一个学派、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历史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学说,与其说它是统治精英的偏爱,不如说它才是社会发展更需要的学说。
《道德经》字里行间,留给人自主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空间非常小。对比之下,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开启的思辨传统,非常强调开放的对话、探究和争辩,不仅激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也为后世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