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爱吃臭豆腐(外一篇)
母亲爱吃臭豆腐
臭豆腐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食品。四十多年以前,在我的农村老家,每块臭豆腐的价格不过5分钱。就是这种廉价的普通食品,却连着我少年时代一段十分难忘的记忆。
44年前,那一年我才9岁,刚刚升入小学二年级。那时的物质极其匮乏,在农村,每到春天,家家都缺少菜蔬,大多数人家的晚饭都是玉米渣子粥就咸菜。那个时候,我年轻的母亲非常喜欢吃臭豆腐;现在想起来,两碗玉米渣子粥就两块臭豆腐,对母亲来说可能就是一顿美餐。记得一天的晚饭前,街上传来卖臭豆腐的吆喝声。母亲从自己简陋的梳妆台的小抽屉里摸出了一毛钱,并告诉我们她上街去买两块臭豆腐。然而,不一会儿,母亲就空手而回了。又过了一会儿,卖臭豆腐的转到了后街,母亲就又出去了。如此有三四次,直到那卖臭豆腐的吆喝声彻底消失了,母亲手中的一毛钱还是原封没动。
吃饭的时候,我问母亲为什么没买,母亲说,省下那一毛钱就给我省下了一个作业本和一支铅笔。母亲说这话的时候,虽然我还没有学会感动,但这件小事却成了我四十多年来最难忘的一件事。
1987年,我毕业参加了工作,领到工资的那一天,我立即到城里最著名的一家香酱园买了一小坛臭豆腐,之后坐了五个小时的车赶回家中。可惜的是,母亲由于年龄的原因,对臭豆腐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兴趣。但母亲依然被感动了,她安慰我说:“只要你有这份心思,妈就知足了。”
然而,我的心中还是产生了直到今天也难以释怀的愧疚。现在,我和妻子、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可我的母亲当年为了她的儿女,却连5分钱一块的臭豆腐都舍不得买。
从臭豆腐想到做人
臭豆腐虽然算不上是国粹,但其诱人的臭味依然从历史的深处飘来,让人敬而远之或趋之若鹜。臭豆腐甚至还衍生出许多种文化,比如江南某地著名的臭豆腐小吃就让很多文人墨客写出不少精美的文字。再比如在某个特定的年代,有些人就曾把资产阶级比做臭豆腐,实在是恰当!
臭豆腐闻起来的确是臭,臭到令人生厌的程度。笔者喜食臭豆腐,但每每买臭豆腐上餐桌,妻儿便立即抱起饭碗与我划清了界线。但臭豆腐吃起来又的确是香,香到一朝食用终生不弃的程度,没吃过的人实在难以想像。尽管如此,臭豆腐还是难登大雅之堂。有谁在稍稍讲究一点的宴席上看到过臭豆腐?绝对没有!臭豆腐是下里巴人。
其实类似的食品也并非中国的专利。北欧的丹麦人就喜欢腌制一种臭鱼食品,特点与我们的臭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东南亚的印尼一带还盛产一种叫做榴梿的水果,据讲这种水果的果肉闻起来甚至有一股大粪的味道,但吃起来却又甘甜无比。看来大自然也并不反对这种食品的存在。
其实,从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点,我们多少还能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不妨把做人分成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闻起来香吃起来也香,这是极品人格,可能你心向往之,但却很难修炼;第二种境界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臭豆腐人格,这种人脾气不一定好,还可能喜欢不留情面地指出或批评你的缺点,但却可以作为风雨同舟的朋友;第三种境界是闻起来无味,吃起来则更无味,这种人味同嚼蜡,毫无情趣,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第四种境界是闻起来奇香,但吃起来却最臭,这是笑里藏刀的小人,别学,别做,发现了最好是远远地躲开。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原名李海军,笔名紫微。1968年11月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现供职于绥化日报社理论评论部。早年写诗,现多写随笔。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