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人参、山药伍用经验
【单味功用】
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根茎。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平补气阴,且性兼涩,故凡脾胃虚弱之证,脾虚食少,体倦便溏,妇女带下,儿童消化不良的泄泻,皆可应用。
山药既补脾肺之气,又益肺肾之阴,并能固涩肾精。用于治疗肺虚咳嗽,或肺肾两虚久咳久喘,肾虚不固的遗精,尿频等;及肾虚不固之带下清稀,绵绵不止;其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效,能治疗阴虚内热,口渴多饮,小便频数的消渴证。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药含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胆碱、植酸、维生素、甘露聚糖等。具有滋补、助消化、止咳、祛痰、脱敏和降血糖等作用。
【伍用功能】
人参、山药并用,一补助气分,一峻补真阴。山药汁浆液多,擅滋脏腑之阴,即以溉周身之液。张氏认为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气味甘温,又能固下焦气化也,而兼有收摄之功,人参以总提气化,而斡旋之也。人参回阳,山药滋阴,又能温固下焦,滋补真阴,协同人参以回肾气之下趋,使之上行也。”且二者同用,一气一阴,一补一固,除补气生津外,又具补肾敛冲之功。
【主治】
(1)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虚劳发热。
(2)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
(3)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痛,或黎明泄泻。
(4)吐衄证,其人下元虚损,中气衰惫或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
(5)久痢不愈,身体因病羸弱者。
(6)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昏,气息奄奄,至危之候。
(7)妇女倒经。
(8)膏淋。
【常用量】
人参一钱至八钱。
山药四钱至一两。
【经验】
张锡纯谓:山药之性,能滋阴又兼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补肺、补肾兼补脾胃,且其含蛋白质最多,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平和,宜多脤常脤耳。入药多生用,取其汁浆稠黏,滋阴固摄之效。
伤寒法,白虎汤用汗吐下后,当加人参。究之脉虚者,即宜加之,不必在汗吐下后也。愚自临证以来,遇阳明热炽,而其人素有内伤,或元气素弱,其脉或虚数,或数微者,皆投以白虎加人参汤。实验既久,知以生山药代粳米,则其方愈稳妥,见效亦愈速。
盖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素虚者,不至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多含有蛋白之汁,最善滋阴,白虎汤得此,既祛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
一叟,年六旬。素亦羸弱多病,得伤寒证,绵延十余日。苔黄厚而干,心中热渴,时觉烦躁。其不烦躁之时,即昏昏似睡,呼之眼微开,精神之衰惫可知。脉象细数,按之无力。投以凉润之剂,因其脉虚,又加野台党参佐之。大便忽滑泻,日下数次。
因思此证,略用清火之药即滑泻者,必其下焦之气化不固。先用药固其下焦,再清其上焦,中焦未晚也。遂用熟地黄二两,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同煎汤一大碗。分三次温饮下,大便遂固。
间日投以此方,将山药改用一两,以生地黄代知母。煎汤成,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药一大口。阅八点钟,始尽剂,病愈强半。翌日又按原方,如法煎服,病又愈强半。第3日又按其方服之,尽剂而愈。
白虎汤加人参,又以山药代粳米,既能补助气分托邪外出,更能生津止渴,滋阴退热,洵为完善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