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放硬币美么:微习惯够健康体重它就追不上我

发布时间:2020-10-21 

出门能够骑车就尽量不会坐出租车,这种习惯已经保持三四年了,熟练地在附近公园跑完五圈已经额头冒汗大口喘着粗气,这又是内心坚信『运动瘦身』而保持锻炼习惯的一天,主观层面来看对于男生来说如果能够达到70-80kg的体重并且在一分钟可以完成至少七十个俯卧撑就可大概称得上是强壮有力了吧,所以这也是我身边很多男性朋友想要维持的体重范围和体能标准。

关于体重可能女性对这个话题会更加在意,我们可以将眼光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那个时候大众以胖为美,那时候的胖并不是到了那种肥胖超重的地步,更加靠谱的尊重史实的说法是那种微胖健壮丰满丰腴的不影响身体健康的那种体态。

值得提到的是当代也有很多国家是以胖为美的,比如萨摩亚、斐济、科威特、毛里塔尼亚、牙买加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国内外的选秀娱乐节目或者视频平台博主过度强调以瘦为美,各种细腰游戏、A4纸腰、蝴蝶臀括号臀、4厘米手腕、反手摸肚脐、直角肩、筷子腿,锁骨放硬币等噱头让人目不暇接。

那一排排银灿灿的硬币让人睁不开双眼或许彰显出了当代某些媒体对人审美观念的窄化,仿佛我们的身材自由已经被外界所安排,而我们的身材焦虑仍然是随处可见的,总会有人会因为身材太胖或者太瘦而烦恼,究竟胖还是瘦或许需要有更加公允的标准。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这个标准可以参考BMI ,BMI= 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正常体重在18.5~23.9这个范围内,这个指标如果升高『超重:≥24、偏胖:24~27.9、肥胖:≥28』就可能意味着肥胖和超重的可能性,但是太瘦了或许意味着营养不良也容易出现各种免疫系统代谢机能的问题,或许关于身材焦虑让我们对自己的身材存在各种认知偏差,这种体型焦虑会让人不断想要进行改变,事实上有些时候自己已经是在健康的范畴里面。

我们可以看看那些为了减肥或者增肌减脂而不停忙碌的人,似乎他们的目标都非常明确,减肥这个词很早就是某种趋势热词,长期占据在各大平台的网红热搜之中,当其他人对我们的样子或行为发表评论时,我们会经常将这些评论内化到内在价值观,并将其纳入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其他人说自己瘦那么自己就可能会认为自己是瘦的,别人认为自己是美的那个体就更可能相信自己是美的,反之亦然。

曾经在《体育科研》上面有这样的研究观点:“54%的研究对象处于正常体重范围内。但是大约55 %的研究对象对自己的体型作了偏重偏胖的评价,青春期女子自我感觉具有肥胖的体型 ,表明了她们具有社会性体型焦虑。那些具有减肥意向的人群中对体型错误认识的比率和社会性体型焦虑度均处于高水平..........”

从数据可以推测真正需要去做出中肯自我评价的是那些少于46%的体重超重的人,其中需要排除有的人是偏瘦的这部分比例,这也就是说很多人的身材已经是健康正常范围,但是仍然可能会部分人觉得自己的形象是偏胖,很多人会希望变得更加苗条,即使是已经非常瘦的人可能也会不自觉有这样的错误估计倾向,那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心理咨询的调整了。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经常听到『我需要减肥』,因为这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话语,也许对于某些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更加希望拥有面条的身材,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身材体型的偏差认知,也不是每个人都会盲目从众渴望更瘦,有些人可能完全不在乎是否要变瘦,有的人却徘徊在肥胖超重的边缘出现了肥胖的共病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

根据了解到的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的数据,全世界人口中肥胖人群的比例高达13%,在中国全国肥胖总检出率为13.17%,检出率最高的三个省份为:河北省(20.82%)、内蒙古自治区(19.33%)、山东省(18.58%),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男性总检出率17.47%,女性总检出率8.75%,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男性朋友们或许更需要进行减肥健身了呢。

我们需要看到真正健康的减肥方式是怎样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基因和病毒对体重的影响,他们尝试颠覆传统的关于节食减肥的观念,有人说肥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有的人把肥胖归因于过量的可乐薯条或者肥肉,传统的被普及的减肥观念是少吃多运动,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的很难做到,如果这么容易做到少吃多运动电视上就不会经常出现那些快速减肥的器具广告了。

但是电视宣传效果往往和现实情况是不同的,期待越大对于消费者的失望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曾经我们认为卡路里输入减去卡路里输出等于我们的体重变化,但是很多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表明并不是每一种卡路里都是相同的,节食和锻炼有帮助,但最终解决办法可能也会因人而异,有时候你的身体存在某种深层机制想要你变胖,所以才能去对抗寒冬的来临储存脂肪,如果停止节食习惯那么体重就可能会轻易回升。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科学家们认为体内脂肪和瘦素的减少会引发饥饿感与饮食欲望,而人体如何维持其调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的影响,这个基因是黑素皮质素4受体(MC4R),它与瘦素进行通讯并触发饱腹感。当MC4R出现机能故障时,它会导致动物和人类过度进食和肥胖。

研究人员估计当这种基因因为某些原因失效时,它会导致暴饮暴食和肥胖,而这种关于基因的研究假说终究还不是可现实操控的状态,我们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体重,那么目标不应该是变瘦,不是让其他人满意,不是让自己的锁骨放一排排银灿灿的硬币,而是要变得更加健康,让自己的体态在正常范围内提升生活的质量。我们可以去注重外表,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外表上的魅力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第一时间注意到的,然后才是内心之美。

从我们出生下来的体重角度来看,研究人员发现妊娠期母亲的高血糖可能意味着子宫里的宝宝吃得过多,所谓营养过剩对于孩子来说就容易出生过胖,对于要选择自然分娩的准妈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新生儿的体重越大那么大概率上母亲的自然分娩会更加困难,孕期的营养过剩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们的体重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在母亲体内的时候就形成了某种模式,肥胖在原生程度上是由母亲传给孩子的。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而且不单单是从单纯的营养过剩的角度来看,如果母亲本身体重就已经在怀孕前超标,很可能这也意味着在基因和生活方式层面双重因素上面更容易影响到后代,对于母亲来说自身在孕期要注意不要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良,而孩子们在长大后可以用蔬菜、低糖分水果和优质豆类食品、坚果来代替那些高热量糖分油分的食物,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仍然是维持身材的可以去考虑的好办法。

还有的科学家认为腺病毒36(AD-36)使得实验室的动物都变得肥胖,这种病毒已经自然感染15%到17%的人口,而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10种可以引发肥胖的微生物,其中7种属于致胖病毒。

在护士执业期刊中有研究表明:“肥胖的治疗远远超出了少吃多运动的基本指导方针,对食物控制和活动行为的评估在肥胖的治疗中仍然很重要。为了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疗肥胖,临床医生需要超越生活方式,评估患者患有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识别和治疗可能因肥胖而改变的致病因素和疾病,增加对治疗肥胖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知识......”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确实我们的认知中关于肥胖、身材、审美、消瘦都在不断改变,肥胖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是日益影响增加的公共健康问题,因为它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健康风险和潜在共病。

目前的社会舆论更加侧重于坚信饮食和运动等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改变来调控体重,所以健身房市场正在兴起,然而,肥胖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身体状态,通常是多因素组成的,不论是否是基因、病毒、激素、生活方式造成的,我们仍然需要尝试来了解自己能够做出的调整是什么。

也许走在大街上你可以看到有些人的脸蛋还有肚子都是鼓鼓的,排除怀孕或者道具的可能性,那么很大可能这些人的BMI指数已经到了肥胖的边缘。

我们不需要给任何人贴标签,只是我们需要意识到什么才是健康,什么是自己认可的舒适感和生态位,身材的管控仍然离不开个体的价值观和各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微习惯来引导,怎样才是美丽的自己或许心中要有一杆秤,而不是被其他人或者媒体所管控。

参考文献:
Jayme Taylor MSN, FNP-BC,[J],Looking Beyond Lifestyl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The Journal for Nurse Practitioners,Volume 16, Issue 1, January 2020, Pages 74-78

文:ZHUQIANG

责任编辑:殷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