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8、小米6都不合规:以后30分钟充满六成电量才叫快充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快充几乎是和指纹识别一样最没存在感的卖点了,可以说只要手机价格不是特别低,都会支持各种各样的快充,最低都是18W起步。但究竟什么才是快充呢?行业内却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今这种情况改了,被称之为中国快充标准的《移动通信终端快速充电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出台,才发现很多带快充的手机竟然不符合要求。
我们常见的快充通常是由高通、MTK或者USB-IF组织自行制定的,有的被手机厂商直接使用,有的则被拿来根据自己的情况稍作调整之后变成厂商自己的快充标准,比如魅族mCharge,也有手机厂商自己设计快充标准的,比如OPPO的VOOC闪充。其实用户并没有太在意细节差异,最影响用户的就是他们之间适配器、连线是不是互通,购买是不是方便。
而中国快充标准的意义在于对快充这个词做了严格限定,以后快充这个词有了自己的适用范围,不合适的产品就不能随便说自己支持快充了,哪怕真的符合了厂商提出的快充协议也不行。国标快充根本要求就是从开始充电到充电30分钟时,平均电流要大于3A,或者能把电池充满60%才行。
这个要求其实是相当严苛的,对于所有高压快充来说都是一个难过的坎儿。如果是低压快充,只要30分钟内的快充功率超过15W(5V3A)就可以,如果是高压快充,则起码要27W(9V3A)才行,所以未来快充要向哪个方向转变已经很清楚了。当然,如果能保证30分钟内把手机充满60%,也是可以不考虑电流情况的,只是这对手机厂商来说也相当有难度。
比如上图是评价君找到了一个iPhone 8 Plus充电数据。苹果iPhone快充使用的是29W充电器,但本身是14.5V 2A规格,电流没达到3A,那就只能使用另一个标准,看30分钟的充电情况。而它在30分钟只充满了41%,就不能叫快充了。不过也是因为苹果这个快充太搓,明明只有那么小的电池……
再看另一个例子,上图是雷军宣传小米6使用QC3.0快充,支持9V2A,半小时充电53%。但既没能力达到3A电流,也没能在30分钟充满60%。按照刚出台的国标来说,以后根本不允许称作快充了。所以,各位大概知道快充国标给厂商带来多大挑战了吧?从电流强度、发热和安全性来看,明显低压快充在新国标面前占据优势。
新国标把快充技术分成了提高电压的I类和提高电流的II类两种,又把快充协议分成了5种类型:A类的代表是高通,B类的代表是华为,C类的代表是USB-PD,D类的代表是MTK,E类的代表是OPPO。使用授权分为免费和公平无歧视两种,所谓公平无歧视,就是指要收取授权费,但不会给竞品设置门槛,高通、MTK和OPPO都是这类。
另外,快充国标对USB Type-C的兼容性提出了要求。如果手机是USB-Type-C接口,与普通USB接口的适配器搭配使用时,必须支持A、B、D、E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协议,但如果快充适配器也是USB Type-C接口,那双方只要支持C类协议就行了。怕自己搞不清快充协议?国标要求以后适配器上除了电压电流,必须把协议也标出来,手机说明书上也是。
最后,评价君简单概括一下快充国标对手机产生的影响吧。对手机厂商来说,手机续航是一个卖点,这会导致手机力求使用大电池,所以30分钟充电60%是不太现实的,何况高压快充发热量大会影响速度,最终会倾向于使用5V3A这样的低压快充。如果换用USB type-C适配器,最低只要兼容一种协议就行了,如果沿用现在的适配器,要兼容至少2种协议。
所以在快充国标的引导下,类似高通、MTK所主导的高压快充标准恐怕要慢慢失去优势,低压快充和免费授权的快充技术会逐渐占领市场,而低压快充也会慢慢向免费的USB-PD快充靠拢,并且带动USB-Type-C加速普及,因为它只需要单一协议,设计难度更低。最终所有手机厂商的快充实现互相兼容,但统一他们的是USB-PD快充,感觉高通这么多年白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