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新论之三: 大雅至朴,大道至简 ——官汝窑瓷器评说

(三)汝窑系

“窑系”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至少在民国许之衡所写的瓷器鉴赏专著《饮流斋说瓷》中还只论窑,而没有论“窑系”。“窑系”概念的提出对于古陶瓷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窑系”更能准确反映我们这个泱泱瓷器制造大国瓷器生产的实际情况,正确展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生活、建设文化的状态;二是“窑系”可以更准确反映我国陶瓷生产的规律,展现陶瓷生产和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三是“窑系”概念可以廓清瓷器研究中的一些逻辑关系,揭示陶瓷文化体系,以及与当时的饮食文化、休闲文化、审美倾向等的关系。

窑系是指以一个名窑为代表、由若干个生产风格相近的窑口组成的窑场系列。形成窑系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有一个核心窑口、核心产品。核心窑口、核心产品要有典型性,同时代表该系产品的最高水平,体现该系的文化特征和审美特征。二是各窑口生产的瓷器品种相同或相近。一个窑系的各个窑口的胎釉特征、装饰方法、烧制工序的大体相同,并且与其他窑系有明显差异。三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受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同时受古代交通和信息沟通不畅的制约,只有在一定地域内才能形成特定的窑系。四是具有一定的时限。时代变迁对瓷器产品的风格影响非常大,例如,在宋辽时期形成的定窑风格,今天早已荡然无存,因此,今天所产生的仿古定器,已然不能称之为定窑系的产品了。

截止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从中晚唐到元初,在不少于400年的时期内,汝州地区沿着汝河两岸产生了大大小小窑场百余个——这就是“汝窑系”。“汝窑系”绝大多数窑场、绝大多数产品、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烧制民用青瓷产品,只有在北宋末年的20年间烧造出了专供朝廷用的“汝窑”。如果用金字塔来比喻汝窑系,民汝就像塔基和塔身,官汝就像塔尖;如果用冰山来比喻汝窑系,以前我们重点关注的传世汝窑,其实只是冰山的一角。官汝是民汝的升华,官汝代表民汝的最高成就;民汝是官汝的基础,民汝为官汝不断输送各种营养精华。

一般认为“汝窑系”最早发端于鲁山段店窑。研究表明,南方青瓷在唐中期传入北方安阳相州窑,之后很快传到汝州,其烧造技术在鲁山段店窑得以改进并逐渐成熟,产生了“鲁山花瓷”,在“鲁山花瓷”的影响下,汝州遍地都建起了瓷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先后经过十余次大型考古发掘,逐渐揭开了汝窑系的神秘面纱。构成汝窑系有代表性的窑场有:宝丰清凉寺、汝州张公巷、鲁山段店窑、临汝窑、郏县黄道汝窑生产区等。这些窑场产品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其共同特征为——青瓷。对尚不完全的发掘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勾勒出一个汝窑系的清晰轮廓:从中晚唐开始,汝州各窑场工匠代代传承前人智慧,并不断创新,创造出了胎坚细密,釉层匀净,色泽丰润,造型典雅的汝州青瓷。直至北宋晚期,因皇宫“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万窑之首、风华绝代的宫廷用瓷——官汝窑才隆重登场了。又因为官汝的千年魅力,人们才有把目光集中在了古汝州这片中原大地上,才又逐渐廓清了民汝窑、汝窑系的面目。

图4:张公巷窑出土 花口板沿平底盘(图片来自网络)

这里有必要提及“河南青瓷”这个概念。这应该是一个新概念,这个概念在最近十年的一些鉴宝类节目的专家口中出现得比较多,形成著述讨论的比较少。查叶喆民先生的《中国陶瓷史》(三联书店出版)和冯先铭先生的《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出版)等著述都没有这个概念。从专家现场所述的器物,以及一些研究文章中提及的“河南青瓷”所指来看,基本内涵与“汝窑系”大致相同,即从唐中晚期至元初的河南所烧青瓷。“河南青瓷”概念的出现是一个进步,它既肯定了这个历史时期民用青瓷的地位,又没有滥用汝窑这个概念。但是,在研究汝窑过程中,“河南青瓷”与“汝窑系”相比有明显的缺陷。一是“河南青瓷”没有揭示出这批青瓷的主要特征;二是“河南青瓷”没有标明这批青瓷的时代性,三是“河南青瓷”没有揭示出汝窑的历史成因和历史地位。

(待续)

(作者:河北承德  刘国臣  初稿完成于2019年8月,2020年12月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