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中国的民居建筑(二)
民居建筑是指中国传统的人民居住的房屋建筑。包含了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中国民居是各地居民自己设计建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家住宅。
三坊一照壁
坊是白族民居最基本的构成单元,也就是一个三开间、两层楼的房子。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中最主要的布局形式,三坊也就是三座两层三开间的房子,分别构成主房和两边厢房;一照壁就是一个影壁墙,将院子的剩下一面围合,中部是个大天井,非常严密完整。
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的民居形式,因为大多为蒙古族使用而得名。因为世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为了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等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习俗风尚,同时也产生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民居形式。蒙古包的“包”字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又叫作“毡帐”“穹庐”。“蒙古包”是满族对毡帐的习称,在满族人建立清朝、统治中原以后,这个名称便渐渐地被沿用下来。据记载,蒙古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蒙古包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毛毡。根据《周礼·天官·掌皮》的记载,早在周朝,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利用动物皮毛制造毛毡的技术。用几根木棍搭成金字塔形,再覆上毛毡,就是最简单的毡帐。
蒙古包的造型
从剖面上看,蒙古包是一个近似半球形的穹顶,这种形式最符合结构力学原理,只要很细很薄的龙骨,便能承受顶部覆盖的几层毛毡的重量。其平面为圆形,可使用最少的建筑材料,获得最大的居住面积,并且具有很好的抗风功能。
蒙古包的构架
蒙古包平面呈圆形,空间呈筒锥形,结构为木构架外围毛毡的内框外护式,也就是说蒙古包主要由骨架和毛毡两部分构成。骨架的最上部是像天窗一样圆形的陶脑,陶脑四周是一圈乌那,一根根架在下面像栅栏墙的哈那上面。蒙古包的大小是以哈那的数量来确定的,主要有十部架十个哈那、八部架八个哈那、六部架六个哈那和简易形四个哈那等。一般来说,十部架和八部架的蒙古包较为注重外部装饰。
哈那
哈那就是蒙古包的一圈墙体的骨架,它张开后如栅栏,达3米多宽,合拢后只有窄窄的0.5米,非常便于携带。一般的蒙古包由四个哈那组成,哈那围合以后,还要留出一个放门的地方。
陶脑
陶脑就是蒙古包顶部的中心,由四圈铁环和若干木料组成的圆形顶。大体看上去是两个半圆,为两条并行的长木块隔断。在内两圈铁环和外两圈铁环之间均匀地排列有较小的木块。大小木块既固定陶脑本身,又连接下边的乌那。
乌那
乌那类似伞骨,也就是蒙古包圆顶斜面的骨架,装在陶脑最外圈的铁环上。乌那撑开后,与下面的哈那相连。
藏族碉房
藏族的分布比较广泛,因而民居形式也非常多样,有碉房、牛毛帐篷、土掌房、高原窑洞,甚至还有一些木楼等,所用建筑材料也非常丰富。其中的藏族碉房是藏族民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形式,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等地。藏族碉房以藏族地区所建筑的最为典型,而藏族地区的碉房又以拉萨民居为代表。藏族碉房的最大特点是平顶、石砌墙体,非常坚固稳重,防御性极强,有如碉堡,所以称为“碉房”。过去藏族的贵族、领主和富豪们所居的碉房,大多在三层以上,装饰也比较华丽,尤其是建筑内部。而普通百姓的住宅,形体要低矮一些,外观和内在都非常朴素。贵族等的碉房底层多不设畜圈,而是在主体建筑的前方再建一小院,作为畜养禽畜和储存物品之处。农民的碉房则是将底层作为畜圈。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民居形式,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开平市一带。确切地说,开平碉楼是一种土洋结合的楼式民居,是一种防御性较强的堡垒式住宅。出外打工的开平人吸收外国建筑的特点,使用部分西洋材料,将之与中国当地传统民居相结合,所以产生了形象特别的土洋结合的碉楼,成为开平一大特色。开平碉楼总的功能是防御,不过细分又有区别,主要有供更夫和年轻人打更与守望的更楼、多户集资共建并共同使用的众人楼、华侨单独出资修建以供居住的居楼。更楼主要为打更报时与守卫所用,居楼主要用于居住。而众人楼平时不用,只在有人入侵时用以躲藏,并且出资建楼的人各有房间。
朝鲜瓦屋
朝鲜族的瓦屋不同于草屋,一般为歇山顶式,而且多是仰合瓦,仰瓦大于合瓦,所以瓦垄特别宽。朝鲜民居廊檐下大多使用方形的柱子。门口地板是架空的,以防潮湿。
草顶的朝鲜族民居
朝鲜族民居有瓦屋也有草顶屋,其中大部分都是四坡水的草屋顶。朝鲜族种植水稻,所以有条件用稻草来铺屋顶。厚厚的草顶,可抵挡冬天的寒意。
朝鲜族民居中的望窗
朝鲜族民居的门窗不分,因为过去没有玻璃,都贴的窗纸,开窗很不方便,冬天寒冷更不便开窗。所以窗下设小望窗,方便开启,又因为人们通常席地而坐,所以望窗设在人们坐时可平视的位置。
纳西族民居
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一带,所以纳西族民居也称作丽江纳西族民居。纳西民众思想开放,不排外,自唐初就开始接受中原及其他地方的文化。这些都对他们的居所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从纳西族民居上能看到很多其他民居建筑上的特色。将众多别人的特色之处与自己的本色融合,就形成了纳西族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民居。纳西族民居的基本形式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另外还有前后院和一进两院形式。
新疆和田民居
新疆和田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因此,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与气候相应,除了室内空间外,室外也是重要的活动场所。人们平时的家务劳作、待客等活动,多在室外进行。旧时甚至每年人们有半年的时间夜宿室外。当然这里的室外,指的是在房屋或墙体围合的院落内。根据室外空间的形式,和田民居可以分为阿以旺、开攀斯阿以旺、辟希阿以旺、阿克赛乃等几种。
阿以旺
阿以旺在维吾尔族语中意为“明亮的处所”。阿以旺是阿克赛乃的更为完美的形式,与阿克赛乃相比,阿以旺几乎已成为完全的室内空间,顶部基本封闭,而没有大的开敞的口。顶部的中心已升高浓缩为一个大的天窗形式,屋顶盖突出高耸,高出四面屋顶,高出部分的屋顶的四个立面为通透的窗子。阿以旺一样能满足采光通风的要求,又使室内空间更为宁静,同时突出的屋顶也丰富了建筑的造型。阿以旺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一种民居形式,也是维吾尔族享有盛誉的一种民居形式。
开攀斯阿以旺
开攀斯阿以旺是阿以旺的缩小形式,小的有如鸟笼一般,所以称为“笼式阿以旺”。开攀斯阿以旺已经失去了户外活动场所的功能,而完全演变成了一种采光通气的天窗。
辟希阿以旺
辟希阿以旺与阿克赛乃接近,也是一种外廊形式。不过,整体上来说,辟希阿以旺比阿克赛乃更为开敞。辟希阿以旺的廊子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廊下是供人活动和休息的束盖炕。束盖炕,也就是一种实心的土炕。
阿克赛乃
阿克赛乃是和田民居庭院空间的一种形式。它是四面由房屋围合而成的一个中心方院,方院的四周加盖有一圈屋顶,有如汉族四合院中的四面檐廊。廊内有高出地面的实心土炕,方便人们在此休息或举行活动。
土楼民居
土楼也是一种极具防御性的民居形式。土楼民居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福建省,是福建民居中最有特色、最令人惊叹的形式。福建土楼主要有五凤楼、方形土楼、圆形土楼等三种形式。
福建土楼是兼有聚族而居和防御作用的大型住宅形式。之所以称为“土楼”,是因为这种多层高楼的墙体,绝大部分都是以夯土建造。福建土楼分布最密集的地方,位于闽西南的永定县东部和南靖县西部的交接地区。此外,在闽南的华安县、平和县、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等地也有零星的土楼,虽然数量较少,但土楼的形式与种类却丰富多样,不论是从研究还是欣赏的角度来说,都有其重要的价值和不可取代的地位。
内通廊式土楼
内通廊式就是在每层楼靠院子一侧设有一圈走廊,沿走廊可绕院落一周,每间房有门与走廊相通。一般来说,内通廊式方形土楼的平面大多数为方形或长方形,且内院多比较空敞,祖堂设在中轴线尽端的底层。
土楼中的方楼
方楼也称方形土楼,是土楼的一种形式。其名称的得来主要从平面形状而言,即平面呈方形的土楼,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日字形、目字形等。方形土楼不但外观有一定的变化,里面布局也有不同形式,一般分为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内通廊式。一般较大型的方形土楼的里面是一圈全木结构的多层楼房,与外墙不加粉饰的粗犷严峻形成对比。此外,绝大多数的方形土楼,大门都开在正立面的中央,只有少数还在侧立面开有旁门,大门的造型有很多种。
土楼中的五凤楼
五凤楼是土楼的早期形式,它的平面与方楼、圆楼差别较大,而与围拢屋的主体部分倒有些类似。五凤楼的平面形式主要有三堂两横式、三堂式、两堂式、四堂式、三堂四横式、六堂两横式等。三堂两横是标准的五凤楼形式。三堂两侧的横屋就像是展开的大鸟翅膀,与中心建筑主楼相结合,俯瞰其气势就如一只美丽舒展的凤凰,所以称之为“五凤楼”。五凤楼多选择在前低后高的山脚地带建筑,庞大的建筑与山体相互呼应、相互映衬,非常突出而有气势。
土楼中的圆楼
圆形土楼相对于五凤楼和方楼而言更富有魅力。圆楼的建筑布局非常精练,但有一种完整性、一体性。其最大特点是在圆楼内大多还建有圆楼,形成一环一环的建筑形状。不同的圆楼,其建筑形体大小有别,但是其中每个房间的大小却惊人地相似:房间的宽度均在3米以上、4米以下,正好可以摆放一床、一桌、一衣橱,这是旧时农家卧房的标准配置。相同大小的住房,显示出了圆楼内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完全没有五凤楼中强烈的尊卑等级。圆楼和方楼一样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
单元式土楼
单元式是指每一户都各自拥有从底层至顶层的独立单元,左右均不与邻居房屋相通。单元式方楼的平面大多为前面方、后面两角抹圆的形式,还有个别为四角抹圆而整体呈方形的平面。比较讲究的祖堂会在前面设客厅,周围设回廊,形成一个方楼内院中又套着一个方形四合院的形式,虽然降低了开敞的空间感,但却丰富了建筑的层次。
本文来源:王其钧《古建筑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