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聋生与培智生更好相处
浅谈如何让聋生与培智生更好相处
旷腺锨
凤冈县特殊教育学校
当前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分班为,聋生班和培智班。聋生班主要招收聋哑或者有残余听力的学生。培智班主要招收智力障碍、情绪障碍、肢体障碍、自闭症、多重残疾等类型的学生。分类都较为清晰分明。也因为如此清晰分明,则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聋哑生看不起培智生,聋生认为培智生笨拙,做什么事情都会做,做不好,不守纪律、个人卫生差等。程度较好的培智生认为聋哑生听不到,不会说话,叫他们“哑巴”。鉴于这些现象,那要如何更好的解决这样的负面的情况呢?如何让同一所学校的学生更加团结,更好的相处呢?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学生意识
出现以上的现象,关键是思想和意识上的缺失。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聋生要有爱心,要善待弱小,帮助小同学。特别是培智生,培智生伴随种种残疾,肢体障碍的偏多 ,这就教育我们聋生要多帮助他们。比如帮残障学生推轮椅,帮他们排队打饭,洗碗等,教培智生叠被子等,当聋哑生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他们正确行为的认可,促进他们道德意识的升华。针对培智生,则应循序渐进的教导,因为智力障碍,是认知上的缺陷,对于知识和道德的接收本就存在难题,因此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把一个礼仪教育可以讲无数遍,把一个道德问题剖析无数遍,周而复始,总会取得成效,以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从思想意识上教导他们改变对聋生的称呼和歧视。有决心。
二、增加学生间相互接触的机会
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学生障碍类型主要分为聋哑班级和培智班级,这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聋哑生与培智生之间的交流。即无接触则无沟通,因此要把两者多融合起来。比如开展活动,不再以班级为单位,而是把学生打乱分配,把培智生跟聋哑生组合分成不同的组,按照综合实力命名为“阳光组”、“希望组”、“快乐组”这样的组别来进行竞争比赛。这样不仅会显得更加公平公正,更重要的是聋哑生和培智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融合和交流。这样自然会促进聋哑生与培智生之间的友好相处。同时利用好大课间,国旗下讲话,升旗仪式这些仪式,让学生多融合,多接触。
三、教会培智生一些简单正确的手语
在教学和生活中发现,培智生跟老师交流的时候,也带了一些手语的痕迹,偶尔还与聋哑生进行手语交流。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培智生手语不准确,表达不到位,聋哑生自热也难以理解培智生想表达的意思,这就造成沟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特殊教育者可以给予培智生矫正正确的手语。当有了正确的沟通方式,相处的环境则会变得坦途更多,从而学生之间的相处则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及时正确处理矛盾,做好心理辅导,力保公平公正
矛盾无时不在,在普通人的群体中,矛盾也是难免的,在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矛盾则多了一点凸显,偷拿别人的物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培智生比较懒散,经常不主动参与打扫卫生,聋哑生有时也存在指令培智生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本不该培智生值日打扫卫生,却私下指令培智生去帮他们打扫他们,倒垃圾等,这些都会激化聋哑生与培智生之间的关系,相处则变得较为困难。这就要求特殊教育者和管理者,能够及时找到矛盾的起因,并及时解决矛盾。学生中间的矛盾要及时处理而且尽量客观,方法得当,矛盾拖延时间越长,小纠葛会变成大纠葛,难以排解。同时做好心理辅导,把处理的方式方法公示,保证公平公正,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培智生智力障碍不太明事理就置之不管,让聋哑生自立为大,也不能因为偏袒本班级的智力障碍生,而对聋哑生做不恰当的惩罚。再者,作为施教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学生讲明同学间正常友好的交往行为有哪些,同时哪些是不正确行为表现,在学生交往中有对其行为是非的评议,还应说明是与非行为后果及原因,在学生理解范围内讲清楚同学间友好和睦的重要。再者更应把道理,公正,公平放在学生矛盾的处理中。这样才能让聋哑生与培智生都得到公平的环境,有了好的环境自认也会更好的促进两者的相处。
最后,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观察,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更好的去了解特殊儿童,特殊学生。同时要自信,从容不迫,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做好这些,聋哑生与培智生之间问题我们也会找到更多合理,科学的解决方式。从而促进聋哑生和培智生共同健康成长,走进社会,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