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课--- 童谣对培智学生节拍感的训练
音乐活动课---
童谣对培智学生节拍感的训练
魏 曼
眉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层:能够知道什么是童谣,通过本地方言的童谣感受童谣与音乐节拍之间的关系,通过童谣的说唱训练,和同学之间的音乐游戏活动,能按照不同的音乐节奏,音乐速度,音乐力度体验童谣形式带来的愉悦性和趣味性,促进对学生空间感、语言能力及肢体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修复和改善。
B层:能够喜欢上童谣,并乐意和老师一起有节拍的念几句简单的本地方言童谣,能在课堂的音乐活动中和其他同学及老师进行简单的互动,使自己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提升,并能从活动中感受到合作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C层:能够喜欢聆听老师和其他学生念童谣。并愿意跟着拍拍手,能够达到提高手脚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增强与老师同学之间的沟通、交往、合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趣味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中的唱念童谣和打击乐器的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使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展音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节奏、旋律、音乐结构体验的刺激感,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从而使学生用肢体律动结合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出个人情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培养其参与集体、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课堂中的展示、表现,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赢课堂中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赞赏,以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方言童谣念唱,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使学生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展音乐表现能力。促进学生在听觉、语言、动作、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改善。
三、教学难点:
情况较好的学生能够在熟练童谣的基础上,分成两个小组通过嘴、手、脚、的合作来完成简单的二声部合作。情况差的同学可以按节拍配合加入合适的打击乐器。
四、教法:
启发联想法、小步子多循环法、游戏互动法、互动参与法
五、教学用具:
电钢琴、PPT课件,三角铁,梆子,沙锤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声小游戏:
老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种你们最喜欢喝的东西,(调动起学生的情趣)它们是可乐和雪碧,那么现在我把它发给每个同学,一般同学拿可乐,一半同学拿雪碧,现在大家举起饮料来使劲的摇晃一下。
学生:假装手拿饮料瓶子,使劲的在空中摇晃。
老师:好了,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拧开瓶盖的过程中会发声什么呢?
学生:会滋滋滋的响。(各抒己见)
老师:很好,现在,老师把你们都变成小可乐了,我现在在你们头上拧盖子,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zizizi(自觉的发出声音)
老师:很棒!现在看着我的手势来发出气体的声音,(按照音的长短,快慢来训练学生的气息控制和发音训练,手势可以渐慢渐快,此刻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教师可在玩耍的同时就训练了学生的发生和气息。)
老师:我们来分成“可乐”组和“雪碧”两组,看看那个组的饮料最好喝,发出的声音最优美。(分组时也可加入字的练习,如用“乌”或“啦”来代替)
(二)课程授新:
1、老师拍手打节奏念《丢手绢》的童谣。用肢体和神态吸引学生一起伸出手来拍打节奏跟着念.教师解释:像这种歌词比较简短有趣的形式就叫做童谣。
2、我们刚才唱的歌曲是几拍的呢?(教师打手势提示二拍子)你们平常在操场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受?(开心,愉快,兴奋)既然它是我们很喜欢的童谣,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用愉悦的情绪念念它,还要加上我们最喜欢的拍手游戏。
3、同学们咱们一起回忆一下,咱们还学过哪些有趣的童谣呢?
生:互相回忆,出声念,拍手合念。(粉刷匠、小猪吃的饱饱、一分钱)
4、为什么这些很久很久以前的童谣,我们到现在还可以很清楚的记得呢?(朗朗上口,押韵,很好记忆,贴近生活)
5、老师钢琴伴奏《丢手绢》,和学生一起演唱一遍。
6、谁能告诉我2拍子的强弱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学生打强 弱)那么我们拍自己双手的时候是强还是弱?(强拍)拍对方手心的时候又应该是什么拍子呢?(弱拍)。
7、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强弱拍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大圆圈,所有同学伸出自己的左手,手心朝上,用自己的右手击打左手做强拍。再用自己的右手击打你右边同学的左手做弱拍。然后我们带上强弱的击掌来念上打童谣,(每个孩子都可以摸到其他同学的掌心,将自己的快乐愉悦感传递到每个人的掌心中,既锻炼了培智孩子的节奏节拍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培智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自信和放不开。)念完后可加上唱,老师弹奏,学生围圈做声势,跟随节拍节奏带动身体对音乐的感受。
(三)、音乐活动:
1、今天老师要教给大家一首用咱们的方言来念的童谣,同时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子,四三拍。
2、学生跟老师先齐念童谣:“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长袍子短袍子都是衣裳,走一步退一步等于没走”教师引导学生打上拍子来念童谣,感受节拍的关系。(感受强弱弱的关系)然后再加入声势,手和脚及嘴的配合。(补偿培智学生的肢体不协调缺陷,提高肢体、语言的灵活性。)
3、出示方言童谣《关中八大怪 》,让学生在提升兴趣的同时再次体会童谣与节拍之间的关系和乐趣。
教师领读童谣:“帕帕头上戴,锅盔像锅盖,面条像裤带,辣子一道菜。”再次加入肢体的声势结合,让学生再次感受三拍的稳固性。
(四)分组音乐活动:
1、在两首童谣熟练的基础上,把学生分回原来的“雪碧”“可乐”两组,各组分别承担表演一项童谣《关中童谣》《关中八大怪》,各自打各自的声势,念个自的童谣,也可带上手上节拍,一排拍手,二三排拍打两侧板凳,教师引导横拍,,这种声势与口令的结合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高度的训练了培智学生的手脚配合和协调能力,更能深刻的体会到四三拍的稳固性。
2、在两组分开再次的巩固训练后基础上再加入打击乐器,(此时学生兴趣高昂,再出示打击乐趁热打铁,更可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再次为两组的合作加入打击乐,(强拍用梆子,弱拍用三角铁和沙锤)程度较好的学生可试着用嘴巴念词、手上按节拍打打击乐器。程度一般的学生只需要打上打击乐器即可,程度较差的学生可和老师一起随其他同学的节拍只念童谣即可。
3、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试着即性表演。老师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满足感)
七、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的配合把自己的愉悦感情表达了出来,同时也学会了与别人交流、共享,协作,充分发挥你们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从而共同完成了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希望大家以后在唱游律动课堂上大胆参与,积极活动,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八、布置作业:
自己为喜欢的童谣创编声势。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