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讲台,书写快意人生
甘守三尺讲台,书写快意人生
----第一个十年的思考
林小东
揭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十载征程慷而慨,快意人生蹄不休。思绪伴随着战鼓声快速的跳跃着,金戈铁马,沙场点兵。讲台虽小,天地很大,一路走过来教育芬芳沁人心脾,意兴醇发。
第一个十年充满着激情,普通教育场景历历在目。老师慷慨激昂的授课,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校园回荡着的是朗朗书声。几年辛苦下来,我们的付出换回了累累硕果,得到了鲜花和美誉。我久久的沉浸在这种喜悦和满足中,深刻体会到学生成才是我们教师最大的成就,讲台就是我们人生出彩的舞台。我憧憬另一个十年在这里大展拳脚,耕种事业。
鸣金声打断了我的思考,集结号从异地吹响,机缘使我踏向另一征途,一片“荒地”,一个我完全陌生的领域----特殊教育。如何开疆拓土,植“树”造“林”?从一名普教老兵转变成特教拓荒者,哪里才是我的舞台?我再度沉思,思考着我的另一个十年。
那一刻,我曾经迷惘过,这个崭新的舞台适合我吗?特殊教育靠什么来赢得社会的认可,我如何践行教师的神职:传道授业解惑。
终于来到了这块土地。进入校门的一瞬,一个自闭症孩子的一声“老师好”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信仰。真是惭愧,我算什么好老师呢?在此之前我还在纠结着该不该当你们的老师呢?此刻,好老师的标准再次浮现在我眼前: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而我才十年就如此不甘寂寞,差点还动摇了。是孩子稚嫩的声音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对特殊教育有了新的认识。难道特殊儿童就不能接受教育?难道特殊儿童学会说话、获得生活技能就不是成绩吗?醍醐灌顶般的豁然开朗让我眼前一亮,对自己另一个十年充满了希望。
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我走向一个新“讲台”,开始备课,站稳脚跟。我认真学习特殊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到特殊教育也是基础教育事业一部分,是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个领域;研读《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标准)》,认识到特教老师比普教老师要求更严格,教学也更辛苦。对于学生不仅立足于补偿教育,让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还要对他们进行潜力发掘。我还学习了特殊教育的理论与最简单的手语,尝试着与特殊孩子沟通。随着对特教的了解,我不禁感叹,特殊教育事业在我国由于滞后而显得更具发展潜力,特殊教育也更考验一个教师的师德。累并幸福着!这是对特教老师最好的诠释。她们奔跑追逐着欢快的孩子,不厌其烦的重复同一个单词,手把手的教授他们写字,简单枯燥的反复练习,老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时间,可学生的点滴成长却能令老师立刻喜逐颜开。当我在窗外看到一个自闭症孩子坐在老师的大腿上,抱着老师,我的眼角噙着泪水,内心满满的感动,这是大爱,这份柔情更坚定了我在这里工作的信心。
从教师岗位到领导岗位,我站上一个大“讲台”。有一个校长说过:在特校工作,理解了这份工作则时时在天堂,不理解则时时在地狱。苦与不苦,累或不累,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你对事情的态度。管理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对于不理解特殊教育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禁地:特教的学生就是精神病患者。但其实他们只是身体或神经缺陷而已,其他的跟正常儿童无异。这里有折翼的天使,有星星的孩子,这难道不是最为纯净的、充满爱心的天堂吗?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与孩子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耍,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管理者这个大讲台上,我充实自己的管理理论,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努力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力求形成学校精神。一方面让制度这把有形的尺子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让学校文化力影响老师和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让融通导合、适性扬才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使学校管理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学校成为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用心勾画着学校未来发展美好的蓝图,嘴角露出了丝丝微笑。
叮铃铃,下课了。楼道里传来了她爽朗的笑声和轻快的脚步声,我转过头去,一句“老师,你真帅”的赞美让我踌躇满志、倍感欣慰。原来,短短的一个多月,我已经找到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在这里,我是最“帅”的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让我们挥洒青春驰骋疆场,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讲台换过了一张又一张,而我对教育的这份虔诚让我心甘情愿的守护在这里、守护着这帮天使。我愿做一个苦行僧,一个拓荒者,怀揣着理想信念和仁爱之心,踏上我另一个十年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