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在社区融合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
多元评价在社区融合
教育中的运用与思考
苏灵芝
宁波市达敏学校
摘要
社区融合教育中的评价,有力地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促使被动的学习活动变成主动的学习行为,增强了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智力障碍 社区融合 评价支持
社区融合教育,即把特殊学生的传统课堂搬到社会生活中,把学生带入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所进行实际场景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融入社会。智障儿童生涯教育社区化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其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环境适应、道德品质、学会学习等许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社会即学校,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因此,整个社会便是一个丰富的教育场所。智力障碍学生在社区融合学习中能更灵活地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
一、评价内容的设定
多元智能的主要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测验或者考试把学生进行了分类并贴上了标签,判断的是学生的弱项和短处,而非学生的强项和长处,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元智能,代表每个人不同的潜能,只能之间的不同组合体现出个体的智能差异,因此我们们不应关注一个人在教育起点上有多么聪明,而应重在怎样使它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而变得聪明。[2]社区融合教育的评价内容则是依据多元的学习内容也呈多元化,以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教材中的《选购调味品》为例:
(一)语文知识评价
生活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调味品的相关知识已有学习,比如,食盐、醋、味精等词语。通过读课文、说课文,学生初步掌握了调味品的相关知识。在社区融合教育中,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辨识,能认读或者指认学具词语卡片、指认货架上商品标签上的商品名、说出课文中与调味品相关的短句、说出日常生活场景中关于调味品的句子,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在语文知识评价中,可采取读一读、听音指词和找对应词的方式进行。
(二)数学知识评价
本单元的数学学习内容,是拿合适的人民币购物。依据社区融合教育模式对高段学习使用社区的要求,学生在社区融合教育中便可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学习使用人民币购买调味品。这一过程要求学生学会把课堂知识在社区中应用实践,知识点有:小数的读法、使用计算器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认读人民币、选择人民币。数学知识的评价,可从认读价格牌、辨认人民币和付款、计算找零等几个方面进行。
(三)生活知识评价
结合生活课中的知识,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选购调味品的步骤,他们对在超市内寻找调味品专柜、挑选调味品、查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看价目表、至收银台排队付款等步骤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生活知识的评价,可以从学生对这些步骤的实践方面着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亲身感受购物流程,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把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内化为实际的生活技能。
(四)沟通技巧评价
沟通技巧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社区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和老师之间的互动,都是可选择的评价项目。学生在选购商品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商品缺货、放置区不利于择取,可以求助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和超市的顾客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比如询问自己购买的商品价格是多少钱,选择的商品是不是自己想买的商品,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查看,遇到难找的不同商品不同部位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向老师求助。
(五)自我感觉评价
关注自我评价能力,在于强调学生主体对自己学习意识和行为的反思与调控,在于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把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作为整个评价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学习者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修正与调整。[3]自我感觉评价是基于“自我选择”体系的评价,旨在提示学生对自己参与学习活动的感受进行自我表达,内化学习参与度和满意指标,并反馈出学习过程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设计作参考性资料。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社区融合教育的主体,由教师、超市工作人员、顾客群体、同伴等组成。他们分别起到不同的促进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地位,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超市工作人员是“助理教师”,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超市工作人员发出询问请求,邀请其参与学习活动,担任社会教师角色;顾客群体是流动的资源,学生可与身边的顾客进行简单的交流、沟通,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主动性;同伴则是学生主体之间的互动,对同一个学习内容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根据多年的社区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用到的评价方法归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图示评价
图示评价即为使用奖励性图示进行及时评价,例如:笑脸、五角星、花朵等。这些图示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图示进行评价。
(二)笔记评价
笔记评价即使用记号笔等工具自行做上完成标记。笔记评价针对有握笔及书写能力的学生,可通过自己握笔画下评价图案或者主动请第三方评价者进行评价。
(三)语言评价
鼓励性语言的运用,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真诚的夸赞:“你说得太棒了!”“你做的好极了!”
(四)动作评价
运用肢体动作进行学习活动的评价:摸摸头、握握手、互相击掌、夸赞手势表达等。此类评价一般针对无语言、无学习兴趣、无主动沟通意愿的学生。
四、评价要求
基于智障学生的特点,在社区融合教育中的评价必须把握及时和有效。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而进行。支持性教育策略的运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保证了他们学习的有效性,也促进了他们学习的参与度,对每一个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多维度评价,是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五、关于融合教学评价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对教学准备的思考
1.教学环境的支持
教学环境的准备依靠特殊教育协作理事会,它的协调功能保证了社区融合教学的顺利开展。师生进入超市进行常规学习,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提前的联系和组织协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每周进行一个半天的社区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学习场所的联系工作。
2.教学具的制作
教学具的使用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在社区融合教学中也起到了巩固复习和支持教学的作用。教学具的制作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制作,且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依照不同学生的特点制作个别化学具,保证教学活动在社区教学中的开展及时、有效。
(二)、对学习过程思考
1.选择有效的评价项
社区融合教育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学生体现学习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展示的学习技能也是多元化的,依据学生本身的特点和相关学习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能进行评价项目的设定,会更加促进其学习效果。
2.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自信心和主动性的培养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是一个培养难点,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应加强此方面的教育渗透,挖掘其优势,多鼓励和支持,激发学习潜能,塑造更多良好的学习行为。
3.处理突发事件
智障学生在开放的课堂、融合的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偶尔难以避免怯场和不适应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前期的预案工作,积极应对社区融合教育中的突发事件。
(三)、对评价标准的思考
教育是一种复杂、专门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可控制的影响因素等特点,因而事先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并非易事,以“教育目标”为标准评价教育活动,必须特别注意教育活动的上述复杂性质,考虑教育活动预期和非预期的效果。[4]社区融合教学中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较课堂教学而言要丰富许多,其评价标准也与之有所不同。在进行评价标准设定的时候,应适当考虑非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佳芬.培智教育社区化的达敏实践研究[M].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200
[2]李荆.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多元评价及其应用述评[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2月第18卷第12期:62
[3]姜梦瑞,宋海曙,张磊.自我评价能力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5月第35卷第3期:67
[4]沈玉顺,卢建萍.制定教育评价标准的若干方法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4月第12卷第2期: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