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2-4 五畜为益话补养

1、五畜是什么?

中医上说“五畜为益”五畜指什么?

首先看“畜”字,是会意字,在金文字形上,上半部是玄字,像束丝之形,与丝字古文字字形相同,下半部是田字,玄田两字会意,指古代把田猎中捕获到的野兽用绳索拘系起来,就成为了家畜。

《尔雅·释畜》:“马,牛,羊,豕,犬,鸡称之为六畜,五畜也包含其中。”所以食疗中所说的五畜,就是常见的家畜类,也就是肉类食用食材。

现在结合营养学观点,五畜还可以包括在海产品等相关的肉类。

2、五畜的食疗功效。

猪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熄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之人食用。

羊肉性温热,益气补虚,适合虚寒体质的人食用。身体瘦弱,怕冷,吃凉东西后容易腹痛,腹泻的人最适合吃羊肉。羊肉在食疗上应用广泛,温补功效非常显著。

《本草纲目》:“羊肉能温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马肉味甘,酸,性寒,入肝,脾二经;马肉有补中益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

狗肉味甘,性温,咸,归脾,胃,肾经,有温补脾胃,补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

鸡肉性微温,各种体制的人都可以食用。中医认为它补中益气,对身体虚弱,食欲不好的人,特别是产后,病后虚弱的人更为适宜。

3、为什么说五畜为益?血肉有情之品在食疗中的意义。

五畜曾经是我国先民的主食,先祖改变食肉的生活习性而选择食谷,是因为肉类食物资源危机而被迫的,属于无奈之举。选择汇集植物精华的五谷为主要的食物来源,是我们人类健康的明智之举,提出五谷为养的理论,更是中医理性思维的结果。

五畜为益,有两层意思:

一是说食肉是有益的。他对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体力活动是有益处的。

二是说食肉要控制在有益的范围内。益是在主食的基础上略多一点的意思,并不能代替主食。食肉过度,过多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五畜为益,是对食肉利弊的认识与把握

中医又将肉类称为血肉有情之品。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有情,无情”。叶天士也说“血肉有情,栽培身内精血。”

这些血肉有情之品,也就是常说的肉类这些动物类食品虽然具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综合补益作用,但因其味厚,腻滞,易伤脾胃,故在临床应用上也应辨证组方配膳应用,同时根据“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等这些古籍中的食材性味记载来合理选择肉类食材的食疗应用。

本节小结:血肉有情功调补,五畜为益不可多。红白肉类各有宜,食疗搭配也须知。

食疗小贴士: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g,生姜30g,羊肉500g,黄酒,调料适量。

制作:

1、当归洗净,用清水浸软,切片备用。生姜洗净,切片备用。羊肉剔去筋膜,放入开水锅中略烫,除去血水后捞出,切片备用。

2、当归、生姜、羊肉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黄酒,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食用。

功效:此汤具有益气补血,温中祛寒的作用,适合阳虚,血虚体质者食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