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故事 | 豆中记忆(外一篇)
你说关于豆村记忆,难道就没有漏掉什么?其实说起那些记忆,或许三天三夜也写不完,不过,我明白你说的是什么。
更亲(琴)姐姐夫妻,是当年豆中的情深伉俪。王文明老师,是我高中的英语老师,他恪尽职守,英语语法讲的细致入微,而我,走神走习惯了,笔记本上记得再细,也记不到心里去,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姐姐是当年的校医,承了祖传基业,也曾代过一些相关的初中课程。姐姐的父亲,我的表姨夫,是方圆有名的中医,专攻皮肤疮症,只要说起大南坡的王笑喜老先生,那是仙风道骨一般的人物,无人不敬。
我多病,尤其在漫长的冬天,少不得去打扰更亲姐,寻医求药本是常态,但由此得姐姐诸多怜爱,她会经常给我做病号饭,在那些年月里,这份殊荣,温暖着我,激励着我,同时也让我铭记至今。
曾经有个朋友的母亲得了皮肤病,大小医院跑了无数,后来打电话给我,托我打听豆村的更大夫,我便一下子想到了更亲姐,她退休之后在豆村开了个小诊所,方便十里八乡的村亲邻里,七副药下去,朋友大赞神医在世,母亲的病症果然根除。
其实只要说起更亲姐,无人不夸,医术不在高低,高的是人品与医德。如今我也偶尔去她看那里坐坐,亲身体会她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左三遍右三遍的叮嘱熬药禁忌,饮食起居。虽皮肤病患者居多,但也有其他小灾小病,都是奔着姐这个人而来,比如催奶的方子,失眠的方子,关节炎的方子……
(九女山)
姐姐有着亲和力,天长日久,对她的称呼,不再是老师,也不再是大夫,或姐或姑或姨或直呼直名,对于来看病的人,姐就是他们的亲人,反之,他们也成了姐的亲人,秋季,姐那里,总有村里人送来的瓜果蔬菜。
今年,我刻意去姐姐小时候的院子去看了一眼,想像姐姐经历了怎样诗情的童年生活。表姨夫一天换一个的“汤头歌”成就了姐姐此生造福百姓的善业。
姐姐如今年过花甲,但对我依旧情深。我也由此加倍珍惜这人世间的种种渊源,人生苦短,得是幸,失为憾。
图文/星光灿烂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关注“五台人”,
↓↓五台人自己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