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无明君 是满清恶意夸大负面和双标判定塑造出来的
#有人说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为什么明朝能撑270多年,清朝却亡了呢#
明朝是一个矛盾的朝代,有人说明朝无明君、无名臣、无名将,是个混乱落后的朝代;有人说,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割地,不签屈辱条约,是一个有民族脊梁的大一统王朝。
明朝享国二百七十多年,北拒蒙古,东拒后金,沿海抗倭,朝鲜抗日,征战不断,但从未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洪武、永乐两朝,把不可一世的蒙古打的东逃西窜,惶惶如丧家之犬。土木堡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但明朝依然誓死抵抗,在于谦等人的带领下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万历三大征赢得干净利落,辽东局势更是稳如泰山,使人不得不对那个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皇帝另眼相看。即便是木匠皇帝朱由校,也在内忧外患的混乱局势下,在辽东战场上取得不俗战绩。袁可立出镇登莱节制辽海,水陆并进,奇兵出袭,直接把战线推进到后金的南四卫北端腹地,而刘爱塔被袁可立策反事件更让金人蒙羞。甚至毛文龙部直逼其老巢,都给后金带来了交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梦魇。
明朝是从唐代局势混乱以后第一个恢复中原大一统局面的汉族政权,他们不但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还夺回了更早失去的平、营、滦三州以及辽东广大地区。明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无论从战争角度还是经济文化角度,都是一个了不起的王朝。除了对外战争取得不俗战绩以外,隆庆开关使得世界上的白银产量的三分之一涌入中国,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也为明朝中国商人积极参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东亚及太平洋贸易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同时将西方的先进火器引入中土,一定程度地提升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对侵略中国做为殖民地心存忌讳。
在文化方面,王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明朝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 著名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爱好。
这样伟大的一个王朝,为何被人贬损的一无是处呢?原因并不复杂,清政府对明朝的严重抹黑是关键。
《明史》编纂应该很容易,因为史料十分充足,但是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就没那么简单了,对史料的取舍是相当有学问的,既不能过度更改,又不能完全按照史料记载,毕竟在古代,编纂前朝历史的政治意义重于史料价值,怎么描述大明朝,清朝可谓是挖空了心思。在史料十分充足,记载清晰的情况下,满清用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让《明史》彻底完稿。细读《明史》就会发现,避重就轻,不当取舍十分严重。对明朝的历代皇帝,扬恶隐善,对缺点不惜笔墨,描述详尽,大加抨击。其中还不乏添油加醋之处,甚至都懒得掩饰,遗留痕迹十分明显。如果涉及到优点则一带而过,甚至隐过不提。上边我们提到的著名将领袁可力,给后金制造了太多麻烦,让他们丢尽脸面,也是对辽东战局起到巨大影响的人物。但是《明史》里,袁可力无传,当然刘爱塔也不会有传,毕竟这是令满清蒙羞的事情。
提起明朝,受诟病最多的就是皇帝不上朝,但是并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中间的内幕。明朝取消了宰相,避免宰相权力过大带来的问题。但是,明朝有内阁制度。内阁等于是高级参谋部,有 提出建议的权利,但是没有拍板决定的权利,他们制定的政策必须通过掌印太监和皇帝确认才可以生效,即便是皇帝这关通过了,还有言官盯着呢。明朝的台鉴制度很健全,不用说内阁不能为所欲为,就算皇帝也处处掣肘,想做点事,言官几百只眼睛盯着你,几百张嘴等着挑刺骂你。皇帝、内阁、宦官、朝臣之间权力争夺,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中后期。朝堂之上,唇枪舌剑已经算不得什么,撕袍扯带上演全武行在明朝也常有发生。皇帝想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但朝臣认为不合适,那就会出现百余人跪在皇帝面前,逼迫皇帝必须纠正,毫无商量的余地,明朝很多皇帝都吃过这样的瘪。
明朝的制度决定,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大权独揽,张居正这样被太后、皇帝极力袒护的大臣,想要独掌大权,也要与冯宝联合,并且要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残忍杀害了反对的大臣才可以实现。即便如此,张居正被弹劾的本章堆积如山。张居正看似光鲜的背后,也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权势之大如严嵩、严世藩父子,可以说是权倾朝野了,严世蕃又是个不世奇才,做事第都会不露,很难有把柄被别人抓住。但看似不理朝政的嘉靖皇帝一动小心思,徐阶立马出手,给严氏父子随便安个可以说是莫须有的罪名就彻底拔除了。
因为有了权力制约机制,相互监督,明朝很少会出现明显的政策失误,但皇权也受到了极大限制,皇帝也必须假手于大臣来实现自己的主张,经验告诉他们,直接与朝臣对抗,会败的很难看。于是,本来应该在朝堂之上发号施令的皇帝,变成背后操控政局的幕后大佬。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但从未失去对朝局的掌控,朝中各势力权力平衡掌握得非常到位。包括那位木匠皇帝,也对朝局有着清醒的认识,魏忠贤就是他一手带起来的,魏忠贤心狠手辣,对付起政敌来,手段残忍,话说回来,哪个身居高位的人不是踏着政敌的鲜血站起来的。但魏忠贤并非一无是处,他对明朝的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魏忠贤很懂民心的重要性,在他当政时期,增加江南沿海商业发达地区的税收,减免西北灾区的赋税,在经济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力主修复黄河大堤,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和壮大。魏忠贤非常注重辽东局势,对辽东前线支持力度非常之大,可以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袁崇焕、毛文龙都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在魏忠贤当政时期,辽东局势一直还处在掌控之中。
天启皇帝临死之前,嘱咐崇祯皇帝要重用魏忠贤,但是很明显朱由检并没有弄懂哥哥的用意,魏忠贤大权独揽,残害政敌,手段毒辣,得罪了太多的人,崇祯登基不久群臣就开始对魏忠贤下手,众臣在崇祯的支持下,很快就斗败了魏忠贤,于是出身江南的东林党起来了,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减少了自己老家的赋税,恢复对西北灾区的税收。无路可走的灾民只得揭竿而起,农民起义迅速发展壮大,加速了明王朝的分崩离析。东林党人是一群嘴炮,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说话头头是道,占领着道德的制高点。但是他们大部分人做不了实事。反倒每天盯着做事的人,用极其苛刻的眼光给他们挑错,发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群起而攻之,不死不休。大明王朝的灭亡,他们负有很大的责任。
说了这么多,只是说明一个问题,在明朝制度下做皇帝,事必亲躬,兢兢业业,直接面对朝臣并不是好主意,只能被碰一脑袋包。平衡好各方面势力,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必要的时候背后施加一些影响,掌握朝局大方向不偏移才是最好的方法。这才是明朝皇帝不上朝的根本原因。清朝皇帝勤政,那是他们采取的是权利高度集中的君主制,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利,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他做主,所以必须勤政。明朝初期朱元璋掌权时期也是权利集中在皇帝一人手里,所以朱元璋也很勤政。明末的崇祯皇帝也勤政,但是他不能平衡好各方势力,没有利用好大臣的能力,加上他生性多疑残忍,大权独揽下,失去制约的皇帝做事,大多仅凭自我认知,结果错漏百出,致使朝局一片混乱,大明江山每况愈下,崇祯未能学会爷爷万历皇帝和哥哥天启皇帝政治智慧,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力王狂澜,结果恰恰相反,他大大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我们对明朝的误会太多,对明朝皇帝存在偏见,其中有我们民族的自我反省态度有关,明代资料对明朝的弊病和皇帝的作为有看法,是可以表现出来的,甚至可能矫枉过正。比如说朱常洛之死,明代资料说他日御八女,淫乐伤身病倒,理由就是朱常洛做太子不受待见,生活的压抑,万历死后放纵自己导致。这个是无稽之谈,朱常洛虽然不得万里欢心,但仍是太子,比一般人活得要滋润得多,妻妾成群,儿子已经成年,而且已到中年,怎么会饥渴到夜御八女的程度?明显这是夸大其词,有污蔑的嫌疑。在清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只能歌功颂德,而不能针砭时弊,否则人头落地,这就导致对比时出现严重的双标问题。
明朝数次把蒙古打东逃西窜,所有的大部族都被打的分崩离析。蒙古各方势力都对明朝非常忌惮,但是在谈到明朝军事实力时很少提到,而康熙出征蒙古,取得的战绩不是很大,但是被大肆宣扬。乾隆六下江南,被传为佳话,而明朝的正德皇帝下了一次江南,差点被骂成狗。清朝大兴文字狱,朝臣百姓噤如寒蝉,但皇帝还是被称作明君。嘉靖皇帝能够容得下超级刺头海瑞,虽然重用了严嵩,但是看到严氏父子专权,又及时止损,但还是被骂成昏君。清朝把大臣当奴才,没人感觉不对;明朝皇帝做点事还要群臣通过,嘉靖要修宫殿被群臣怼,想给父亲加个尊号整整和群臣争了十七年才如愿。万历皇帝想立个自己中意的太子,到死都没能如愿。但没人夸他们民主,反倒说他们昏庸无能。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明朝的皇帝只要身上有一点不合时宜,就会被无限夸大;而清朝皇帝身上的污点都不重要,这叫瑕不掩瑜。这就是典型的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