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我怎样来上鲁迅的语文课?

'

整个的教育目的最后都要归结到学生自身独立自主地发展,这是我们全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钱理群

我第一堂课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对鲁迅产生亲近感,让他们愿意接近鲁迅,把老师要他们读鲁迅变成他们自己要读鲁迅。一上课我就告诉学生,我上课就是来和他们聊天,我是喝着茶来讲课的。

1

感受鲁迅

我在第一部分“感受鲁迅”中,围绕“父亲和儿子”这一主题选文。

我先让学生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我还特意强调了其中两段。一段是萧红回忆鲁迅临死时老在看一张图片。这图片上是一个穿着长衫的长发女孩迎着风在跑,旁边有一朵玫瑰花。我把这张图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但我没有任何分析解释,只是为了给学生一种感觉。

接着我给学生讲了萧红的另一段回忆:鲁迅病重的时候,每天晚上,海婴会来跟爸爸说:“爸爸,明朝会。”但是那一天,海婴拼命地喊“明朝会,明朝会”,可是鲁迅已经病重了,听不到也无力回答。海婴拼命地喊:“爸爸,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后来鲁迅咳嗽了一阵,勉强说了几句。海婴却说:“爸爸是个聋子,他听不见。”

然后我就给学生朗读了鲁迅书信中讲到海婴的部分。我把这些讲到海婴的书信都编到一起,加了题目叫《我家的海婴》。我也不讲,就是念给学生听:“我们的孩子也很淘气,也是要吃饭的时候就来了,达到目的以后就出去玩,还发牢骚说'没有弟弟,太寂寞’,是个颇伟大的不平家。”读到这儿,学生们笑了。“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读了这些,学生们一下子就觉得非常亲近,鲁迅就从高坛上走下来了。学生觉得这个鲁迅竟然和自己的爸爸一样。于是,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这时候,我就简单地点了几句:“这个时候,鲁迅是人之父。作为父亲,他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的。”接着,我布置了作业让学生回去看海婴回忆爸爸的文章和许广平回忆鲁迅和海婴父子关系的文章,以帮助学生了解鲁迅作为人之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儿子的。

下面我又带着学生进入到了解鲁迅作为“人之子”的时候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的,他和父亲有着怎样一种复杂的关系。

我跟学生一起阅读并讨论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五猖会》。我和学生从最后一句话读起,“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然后我引导学生回到文章的前面,一段一段、一字一句地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鲁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那种父亲的不讲理、父亲的不理解孩子、父亲的专制在孩子内心造成的创伤和带来的痛苦。

讲到这里,我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表情都严肃了,特别是读到“……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时,我看见有的学生眼里闪着泪花,因为他们会联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之后,我又和孩子们讨论了第二篇文章——《父亲的病》。里面写到,鲁迅在父亲病重的时候曾经拼命地喊:“父亲!父亲!”他现在感到很内疚。因为他觉得在父亲临死时他这样喊叫打扰了父亲的宁静。然后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听了这一段是不是同时想起了刚才海婴的'明朝会!明朝会!’?鲁迅与他父亲的生命,以及与他儿子的生命就是这样永远纠缠在一起,即使存在隔膜也永远不可分离。现在,你们正处在人之子的阶段,因为你快要长大了,你要读大学了,你正处在告别童年的时候。这时,你是怎么看待你和你父亲的关系的?你是怎么理解你和你父亲的关系的?”

这时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和我的父亲”。结果,学生们写了许多非常感人的文章。因为孩子一般常常想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很少思考和父亲的关系,而这一次却引起了学生们对“我和父亲”的关系的种种思考。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鲁迅作为人之子又作为人之父时应该如何处理这个关系,是鲁迅的生命命题,而这个问题也成了每个学生自己的生命命题。

第二堂课,我就跟学生一起讨论,鲁迅作为人之父,是怎样看待下一代的,他和下一代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首先我让学生读了《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我和学生讨论的问题是鲁迅对年轻一代的期待是什么,他对儿子期待什么。

我们读出来的结果是,鲁迅期待“你们超越我”。他文章里说:“贮着力量的小狮子”们啊,“你们该从我的倒毙的所在,跨出新的脚步去。”鲁迅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理念支持着他?从这个问题出发,我和学生们一字一句地边读边议了这一单元的重点文章——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作父亲》。因为鲁迅在这篇文章里说出了自己最基本的观念。而当学生弄懂了鲁迅的这些观念之后,他们发现鲁迅的观念和他们自己固有的观念或者老师家长给他们的观念发生了冲突。鲁迅强调父母对儿女没有恩,他们对儿女只有义务而绝对没有权利。讲到这里,很多学生就在下面议论起来了:“这不对呀,怎么能说父母对我们没有恩呢?这怎么行呢?”然后我们大家就此展开了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们对鲁迅这种观点的理解最终就归结到了鲁迅强调的“我要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人到光明的地方去”。最后我点明,这就是鲁迅最重要的基本精神。

如果前一堂课是引导学生作感性的感悟,这堂课就是引导学生作理性的思考。

这就是我上的第一单元——“父亲和儿子”。

第二单元,我设计的题目是:“儿时故乡的蛊惑”。我选了鲁迅回忆他童年生活的一组文章。《社戏》《阿长和<山海经>》《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风筝》等。

一开始,我在导读中就跟学生讲,之所以要选这些文章的两个理由。一个就是,“你们现在也要告别童年了,在告别童年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要回顾一下你的童年生活?先让我们看看鲁迅是怎样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同时我跟学生强调鲁迅的语言之美。我说:“我们将要读的文章,是鲁迅写得最漂亮的文章,最能体现鲁迅语言文字风格丰富性、多样性的最美的文字。”但是怎样领会鲁迅的文字呢?我说:“这堂课我不给你们讲,我给你们朗读。”我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鲁迅文字的语言之美。首先读《社戏》那段。我一边读一边给学生一种梦幻式的感觉,让学生们体会鲁迅和伙伴们要去赵庄看社戏,一会儿看不见,一会儿进去又看见了,看见了又依稀看不清楚,退出来又再看见了,那种朦胧的感觉,那种梦幻式的感觉。这是我的一个教学尝试。我没有分析,我就这么念,边念边点一点,后来学生非常感动。他们说,《社戏》这一段他们都背过,但这是第一次进入梦幻的境界。

然后我给他们读了《我的第一个师父》。这篇文章是过去的选课从来不选的,但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玩,非常幽默,其实它比汪曾棋的《受戒》还好,它把鲁迅先生语言的幽默感,幽默背后浓浓的人情味都表现出来了。比如其中一个细节——这篇文章讲的是和尚的故事,他的师父是个和尚,却讨了老婆,生了很多孩子。鲁迅说,和尚怎么能讨老婆生孩子呢?那师父说,你看看,不讨老婆,哪来小和尚?

我一念,学生都笑了。他们体会到了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和幽默感。后来很多学生反映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个作品,但他们最喜欢的作品就是这篇,还有学生自己写文章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等等。

2

阅读鲁迅

到第二部分,就是阅读鲁迅,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鲁迅的作品,也就是说要和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一部分,我仍然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好玩的课

我每堂课的前一天都要宣布下一堂课的内容,以调动起学生听课的欲望。

第一堂课我讲“鲁迅与动物”。首先我找来鲁迅和许广平通信的幻灯片放给学生看。学生们看到鲁迅署名时不写“鲁迅”,却画一头象。这头象有的时候鼻子很高,说明鲁迅写这信时心情愉快,有时候鼻子是下垂的,说明鲁迅很沮丧。学生们一看,气氛就活跃起来了,都说很好玩。然后我就解释,鲁迅为什么要画一头象呢?

原来,当年林语堂说过,鲁迅是头“白象”,什么意思?因为一般的象都是灰色的,而白色的象很特别。这就强调了鲁迅的特立独行,等于说鲁迅是个异类。所以后来鲁迅就跟许广平自称“小白象。”而且他还把“小白象”的名字给了儿子。

许广平回忆说,海婴出生时,鲁迅抱着他就不通自通地编儿歌:“小象象象,小红象,红红红,白白白,红红红……”非常有意思。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时候,其实已经隐含了“鲁迅是个异类”的含义,但在这里我只讲故事,不跟学生讲破。紧接着,我又跟学生讲了和鲁迅有关的另外几个故事,比如说,鲁迅是受伤的狼。鲁迅和猫头鹰的关系,许广平的外号“刺猬”是怎么回事,等等。

课一开始,我就讲了这些和鲁迅有关的小故事。然后我引导学生读《兔和猫》,然后就是《夏三虫》《战士和苍蝇》等等。这是第一堂课——人和动物。

第二堂课,我给学生们讲“鬼”,就是海阔天空地讲鬼的故事。比如鲁迅写的女吊、无常的故事等等。

第三堂课,我接着讲“神”,比如鲁迅的《奔月》《铸剑》《补天》等《故事新编》里的故事。

再一堂课,我们讲“火”,比如《死火》,让学生看到鲁迅的想象力。

再讲“雪”,让学生看鲁迅怎么写雪。

然后,我特地把《野草》里关于天地人的文章片断编在一起给学生读,叫做“天·地·人”。这里,我仍然采用只读不解释的做法,让学生感受。比如,“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这堂课后,学生的反应非常强烈,他们说:“没有想到,课文是可以这么读的,可以这样来喊的。”老师也呆了,我们从来没这么教过,怎么可以这么来喊呢?当然,这不是偶然的,我在前面讲雪、讲火时已经作好了铺垫,到这里自然就出现了高潮。在这里不要做任何解释,就让学生抓住语言的美来感受。我讲鲁迅总是非常强调语言本身内在的魅力,而且不需要分析,不需要给学生讲破这背后是什么东西,就是让他们感受。后来课程结束,我们开了个晚会,好多学生都自动朗诵了这段。这说明这堂课给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这又是一课。

然后呢,讲诗和画。这在过去的语文课上都是不讲的。我反复强调,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同时是伟大的艺术家。鲁迅和绘画的关系,鲁迅和音乐的关系,这是理解鲁迅、接近鲁迅的一个关键。其实前面的高声朗读,也是要学生领会鲁迅作品中的音乐美。这堂课,我就讲绘画美。

我选择了鲁迅对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的画的解读。这堂课是怎么上的呢?也是放幻灯片,就把珂勒惠支的画放出来。我先让全体学生看这幅画,七嘴八舌地讨论这幅画。讲完之后,我们再去读鲁迅的文章,看鲁迅是怎么描述这画的。这一读,学生就被鲁迅的文字镇住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体会到怎样把绘画语言转化成文学语言。但我仍不讲破。

这是“阅读鲁迅”的第一个阶段。我的设计,是讲人和动物,讲人鬼神,讲生命元素的想象,讲诗和画。实际上,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跟学生生活贴近的,是学生最熟悉的一些领域。这些动物的世界,神的世界,鬼的世界,音乐的世界,绘画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火的世界,雪的世界——都是和学生的心灵最接近的世界,同时也显示出了鲁迅心灵中最美的、最光明的部分,讲他与底层人民与民间艺术的内在联系,这都是鲁迅的文学之根,生命之根。跟学生讲鲁迅,首先应该强调这种美的光明的部分,并让这种美和光明成为他生命的底色,然后才能谈鲁迅比较严肃的作品。所以,这一阶段的课堂上学生非常轻松、非常活跃,学生每堂课都带有期待,很兴奋,很愉快。后来我问学生:你们觉得怎么样?回答基本都是:“好玩!”“好玩”就达到我的目的了。鲁迅原来不是那么可恶的鲁迅,是那么丰富、那么好玩的鲁迅。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异议说:“你这么讲鲁迅是不是讲得太浅了,好像不够深刻。都讲这些事儿,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事儿,你是不是把鲁迅讲浅了。”我回答说:“你别着急,我先给你一种感性的认识,下面就要进入更深层次的讨论了。”

这时候,实际上学生已经越来越贴近鲁迅,越来越贴近作品了,于是,我们开始了“阅读鲁迅”的第二阶段。

基本命题

第二阶段讲鲁迅一些最基本的命题,都是一些比较严肃、震撼人心的话题。

为什么要讲这些严肃的话题呢?我认为。中学生特别是高一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是公民了,或者是接近公民了。所以我在导读课中,一开始就很严肃地对学生说:“现在,我要把你们作为青年公民和你们讨论鲁迅的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和鲁迅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

我大约设置了这么几个单元,一个是“睁了眼看”,选了《论睁了眼看》《灯下漫笔(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论“他妈的!”》《几乎无事的悲剧》《现代史》等几篇鲁迅重要的文章。这堂课的上法和前面就不同了。前面的课我着重感情的激发和文本的细读,而到这堂课,我采取了大学里的教学方法——演讲,就一个一个题目讲下去——当然也指导学生适当地读些原文,但主要是给话题演讲作支持的。

这里,实际隐含着我的一个教育理念。

我觉得。所谓启发式教育,所谓对话教育,并不一定非要学生说话、讨论。只要学生的思维情感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中,这个课就行了。因为毕竟是青少年.你要对他进行教育、你完全让他自己来讲,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我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老师很紧张,老想提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答案来,可就老是对不上。因为学生的理解力和你老师的不一样。所以,在某些关键时刻。特别像鲁迅这些比较深的作品,讲的又是比较严肃的话题,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时候,与其使用这样一种形式上的所谓对话课.不如让我灌给他。如果说前面的课他自己是可以领悟的,因为那和他的生活很接近。它同样是一种启发。所以我这一阶段上课,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演讲式——由我来讲。

我跟学生讲了鲁迅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基本判断。比如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中国的历史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引导学生领悟鲁迅的“立人”思想,以确立一个基本的价值理想。

除了讲鲁迅的基本观点之外,我还跟学生讲,我们不仅要看鲁迅讲什么,而且要学习鲁迅怎样看这个世界,也就是鲁迅“看”的方法,看他怎样从一些人们司空见惯的表面现象看到背后更本质的东西。比如,我跟学生讨论鲁迅怎么看街头小景,他怎么从街头小景看背后的问题。

再比如,我跟学生讨论鲁迅怎么读报纸,怎么从报纸的背后读出更深刻的东西。这不仅是在讲鲁迅的观点,更是在讲鲁迅看世界的方式和思维方法。讲到这些地方,学生的整体表情,是很严肃的。而且可以看出来,鲁迅的东西跟他们固有的观念发生冲突了。学生开始对我讲的东西提出疑问。

比如说有一堂课,我讲到,鲁迅说,许多有血性的人物被遮蔽了。这时,我讲了1957年北京大学一个学生为给胡风平反被逼疯、逼死的故事。结果,第二堂课就有学生举手提出来说:“我觉得这个学生牺牲得没有价值。”这就是当下青少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坦白地说,学生提出的问题让我很吃惊,也很痛心。但另一方面,从教育的意义来说,尽管他可能不同意鲁迅的观点和我的阐释,但至少说,提出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思考,跟他所固有的观念发生了撞击,我不一定要他最后接受我的观点,但只要使他在思考问题,也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这其实也正是鲁迅的意义所在:他形成了对人们、当下社会固有的思维习惯、审美惯性与话语方式的挑战。

紧接着我又通过《示众》讲了鲁迅的另外一种“看”——“改造国民性”。讲《示众》时我采取了放幻灯的办法,因为正好有一个画家把《示众》的画面全部变成了漫画,非常有意思,这恰好符合《示众》这篇小说的特点——有强烈的画面感。所以我就一边放幻灯,让大家欣赏漫画,一边读对应的文字,然后就和学生讨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这一系列思想。

这是第二阶段,“睁了眼看”和“另一种看”这两点就把鲁迅最重要的思想观点向学生作了介绍。

然后,我再开一单元讲“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我在这一单元选择了《灯下漫笔》《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春末闲谈》《学界的三魂》《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等,主要是想和学生讨论怎样做人的问题。这就让学生逐渐向自己生命的选择问题靠拢。

我出了个题目是“你怎么认识聪明人、奴才和傻子”。但是学生却沉默了,拒绝讨论,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言。什么原因?我心里明白,有不少学生心里想做“聪明人”,这是现实社会,甚至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给他们的,但是他不好站起来说“我要做聪明人”。因为鲁迅的作品摆在这儿,尽管我一再跟学生说,你们可以不同意鲁迅的观点,但是不管怎么说,鲁迅和老师都在这儿,有一种舆论的无形的压力,他没办法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这时候他只好沉默了。

但“沉默”对我也有一些启发,说明他至少还是想了想的。有一个学生,最后在写总结时说,这堂课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因为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从来没有从聪明人、奴才和傻子这个角度来考虑过自己在人生的选择中应作出怎样的选择。这堂课一讲,他说他受到了震撼,他说他想了这个问题,但他还没想出结果来。我想,我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

这是“阅读鲁迅”的第二阶段,主要介绍了鲁迅的基本观点。

嘱咐和教导

“阅读鲁迅”的第三阶段.我搜集了一批鲁迅对青少年的一些嘱咐、教导。比如说《导师》《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未有天才之前》《补白(三)》《过客》《空谈(三)》《读书杂谈》《随便翻翻》《作文秘诀》《无声的中国》等。到这个单元,我一句话没讲,就只是出了些思考题。出了些阅读的提示性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讨论。

3

研究鲁迅

这是第二部分。这个课讲到这个地方。学生和鲁迅之间逐渐开始对话了,好像应该是结束了,但实际上还有两个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

一个是“研究鲁迅”。这是结合了中学的研究性课程进行的。

在引导学生“研究鲁迅”的时候,我跟学生谈了三个观点。

第一,研究鲁迅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也是我们中学生的权利,鲁迅不能为少数学者所垄断,鲁迅是属于我们大家的,也是属于中学生的,因此我们有权利研究鲁迅。

第二,鲁迅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鲁迅是可以常读常新的,是一个说不完的鲁迅。因此,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题目来研究鲁迅。

第三,中学生也可以研究鲁迅。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心灵和鲁迅有相通的地方,我们能够理解鲁迅,我们能说出成年人说不出来的意思。这时,我出了一系列题目让学生做,让学生去研究鲁迅。正好这一时期学生要到工厂、农村去进行社会实践,在去之前,我特意给学生讲鲁迅的《习惯与改革》与《太平歌诀》,引导学生“到农村或城市小区,选几个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作一番社会考察,多角度地听取意见,或搜集民歌、民谣,以了解民情与民意,触摸'民众的心’,并写成调查简报。”

4

言说鲁迅

在此之前,通过“感受鲁迅”“阅读鲁迅”“研究鲁迅”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逐渐走进了鲁迅的世界。但是走进去之后,还得跳出来。

我跟学生强调我的第一个理念,你和鲁迅的关系是独立的关系,尽管鲁迅非常伟大,但你在他的面前是独立的。鲁迅越伟大越强大,你越要保持你独立的人格。因此,你应该跳出来,你来研究鲁迅,你谈你对鲁迅的看法,包括批评鲁迅,你也可以拒绝鲁迅。这是你的权利。我们上课的目的绝不是要同学们把鲁迅作榜样,因为鲁迅自己就拒绝做导师嘛!

所以我最后的考试题目叫“我之鲁迅观”,学生谈自己对鲁迅的看法,而且我宣布了我的三条评价标准:

第一条,说真话,说自己真实的想法,包括拒绝鲁迅,批评鲁迅;

第二,要讲出充分的道理来。骂鲁迅也要骂得有道理,捧鲁迅也得捧出道理来;

第三,要有创造性。人云亦云,把大家讲过的,老师讲过的,抄上一遍,那成绩肯定会低。

有人读了没有感觉,没感觉没关系。为什么?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理念:读鲁迅是要读一辈子的

你既然没感觉,我的课并没有要求你马上要有感觉,我只要求你像认门牌号码一样,让你知道:哦,鲁迅大概是这么个样子。可能将来你长大了,到某一时刻,你可能突然想起来,哎,这个问题鲁迅谈过,老师跟我讲过。你去看鲁迅,那个时候你就跟鲁迅发生共鸣了。学生跟鲁迅相遇,不是立竿见影的。可能今天不相遇,过段时候就相遇了,还有可能一辈子也不相遇。

一辈子不相遇也无所谓,世界大得很哪,为什么非要读鲁迅不可呢?所以我最后一堂课是让学生发表演说,讲他自己的鲁迅观。学生讲得眉飞色舞,头头是道,各人讲各人的。我最后给学生的话是:走自己的路。但是,前人的经验你们应该重视,鲁迅的经验应该重视,因为前人的经验是用血换来的,你要重视,但选择路是你自己的事。我觉得,整个的教育目的最后都要归结到学生自身独立自主地发展。这是我们全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那么像鲁迅这样的选修课更是如此。

最后,我们开了个晚会—“与鲁迅相遇”。我出了一系列表演题目,比如把《示众》改成戏剧,把《奔月》改成戏剧,由学生来表演。还有很多学生朗读,最后我来朗读。

全部的40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这就是我们上课的过程。

来源| 景云书房,原文载《基础教育》2006年第1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