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应试诗写成传世经典,数祖咏和钱起两人最出名

唐朝时,诗歌是科举考试进士科的重要内容,一般都是五言排律,以六韵为主,偶尔也有四韵或者八韵。

由于是命题作文,此类诗作很难出彩,大多数是硬凑出来的。不过,也有人灵光一现写出了佳作,甚至是传世经典。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祖咏参加省试(礼部主持)时,主考官出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省试的时间通常在三月,终南山背阴处尚有余雪,故有此题。祖咏略加思索,诗成:

《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按照规定,此次考试应该写六韵十二句,监考官很纳闷:“你这没写完呀?”祖咏只回了两个字:“意尽。”望着这个年轻人坚定的脸庞,再仔细看看这首诗,监考官默默的点点头。

可想而知,祖咏的这首诗让阅卷考官极为犯难,到底录不录取呢?最终,祖咏还是进士及第了,创造了一个奇迹,唐朝果然是不拘一格呀。

祖咏也因为这首诗一炮而红,成为他最为知名的传世作品。和祖咏类似,唐玄宗天宝年间也出了一个考霸,名叫钱起。

公元751年,三十岁的钱起参加科举,遇上的题目是《湘灵鼓瑟》,出自楚辞中的典故。刚好,钱起对楚辞非常熟悉,对这个故事也很有感觉,一首佳作应运而生: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和祖咏不同,钱起这一次是写满了六韵十二句,而且意境和楚辞非常符合,尤其是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唯美空灵,余音袅袅,历来为人所叹服。

凭借这首诗,钱起也一举进士及第,后被列为大历十才子之首。不过,让钱起略显尴尬的是,他的成名作也就是代表作,从此再未超越,和祖咏既是幸运儿,也是难兄难弟。

从这两首应试诗中,我们无奈的发现,要想写出一首优秀的诗,真的需要缘分,半分勉强不来,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灵感啥时候到来。

不过,对于那些有艺术自觉的诗人来说,每当写出好作品,他们心知肚明。当祖咏和钱起写出神来之笔的那一刻,他们内心一半是激动,另一半恐怕是惆怅吧。

小知识:唐、宋、元时期礼部主持的考试叫省试,明、清改称会试;糊名和誊录是宋朝才开始使用的防作弊制度;唐朝科举科目多达五十余种,基本上每年都考,含金量最高的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文章,录取名额极少,最多二三十人,少则几个;宋朝科目大为减少,改为三年一考,在王安石的建议下取消诗赋,只考经义和策论,后世也以此形成定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