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思索
赵娟娟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中小学课程改革也日趋发展和进步。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越来越面向于全体学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挖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快乐的学习,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生活相联系、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去发现新问题、形成新思想,逐渐养成求异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万变不离其宗,教材仍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关注新教材,那么高中化学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有哪些影响?以下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 教材功能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是凝聚了人类文明和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教育特征,教材内容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强调系统性,重视知识结论,轻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而教学过程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积累过程,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过程。教师紧紧围绕教材使学生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材功能观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和挑战,新教材功能观更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
1、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理解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的教育。
2、在课程内容上,新教材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技术、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学习,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这样教学活动就有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的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激活和重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受到教材的影响,如在高一化学(必修1)的学习中,通过喷泉实验的演示,充分让学生体验化学中美感和神奇!
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新课程改革中不再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强调教材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材料和资源的工具,那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以学生为中心,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如各类教师用书、学生读物、卡片、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光碟等。教材中也涉及了许多有特色的栏目,如“观察思考”、“活动探究”、“迁移应用”等,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师生去选择,同时新教材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可以选择性应用这些教学资料,而学生通过这些教学资源也拓展了思维,能力得以提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出发,从化学教学中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更新教学模式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1、课堂形势由单一型转向多样化
化学学科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在高一化学必修(1)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节中,可以采用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讨论金属钠和氯气的性质。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要求采取体验感悟式教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可以是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在快乐中学习,快乐的去学习,同时还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更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将反应原理生动活泼的用动画形式展示出来,使学生体会化学的趣味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讲述环境污染等问题上可以放映一些相关资料,也可以带学生走出校园去亲身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内容的丰富性
教学中在完成基本知识的同时,尽量多联系生活实际,将化学知识融于生活的大背景中,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各种资料和新科技新发现的相关内容,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学习过程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3、化学实验的丰富性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实验是学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实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如可以让学生对某一实验现象展开讨论,提出各种问题,或共同协作进行实验改进,使之更加完善。也可以通过实验就实验结论的正确与否进行讨论,尽可能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使其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化学的美和奥妙!通过实验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评价方式改变了以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当然为了巩固和检测课堂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式。但在新课改的浪潮下,应更重视过程性评价,如对学生的出勤、是否及时完成作业及作业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等方面。应综合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考查和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完善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 —— 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地学习方式,能够建立一种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从孤立性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新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分配学习小组,四人一组为宜,在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同伙伴合作完成任务,并且小组成员要进行充分交流,乐于把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与同伴分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新教材也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过程,从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且产生强烈地探索欲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查阅文献资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进行反问和设问,以增加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探究性学习过程。因此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验调查、得出结论。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特性时,演示实验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为什么会产生疏松多孔的“黑面包”呢?到底有什么物质生成?这样就激起了学生强烈地探究兴趣和欲望,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最终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满意的结论。
总之,新形式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教学模式,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打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