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 拙
巧拙--中国书法理论的重要对偶范畴。“巧”与“拙”相对。巧指人工修饰之美:拙指自然素朴美。中国古代书法美学思想的主流是学拙而抑巧的,其蕴涵的丰富的理论精义、包括四个方面:()宁拙毋巧。巧则甜媚,拙则古莽:巧则陈腐、拙则新奇;巧而俚俗、拙而雅致;巧则满身匠气,拙则通体美气,以巧入巧、终不入巧;以拙求巧,方得大巧。拙可矫人工巧造之弊、故宁拙毋巧、在艺术表现上,拙不是精雕细刻,而是纵横挥洒。拙的特色就是不华丽、不滑利、不柔媚,而是涩、枯、生、直、茂,骨梗有力,苍莽雄浑。(2)拙中见巧。拙是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必须经过艰苦的艺术构思,惨淡经营,反复苦练,而以粗拙出之。这种拙是一种大巧至美,是自由的产物、它的创造来自于主体对自然的复归,本无心以相求,不期然相会,是个体生命回归自由所进发出的灿烂火花:同时拙体现了艺术家潇洒不凡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产生飘逸的意韵。拙而得古、新、奇、雅、幽等境。(3)由巧入拙。巧夺天工,在灵心独运的创造中发现自然的奥妙,一旦得之于心应之以手,即可臻于大美至拙的境界。构思之中,至险至难,既乎艺成,有似等闲,如同毫不费心力的自然而然的创造。(4)巧拙合一。巧不是轻佻,乃是灵便,拙不是混浊,而是浑古,大自然的巧与拙的统一、笔墨的巧拙互济,合法于天,才是巧拙合一。汉代赵壹《非草书》云:“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唐代窦蒙《述书赋》云:“不依致巧曰拙。”唐代李华《二字诀》云:“大抵字不可拙,不可巧,不可今,不可古,华质相半可也。”宋代苏东坡《与赵令畤书》云:“笔势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宋代黄庭坚《山谷文集》云:“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少年作字,如女人梳妆,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云:“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清代傅山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见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清代傅山《霜红龛集》云:“写字无奇巧,只有正拙;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已矣。”清代王澍《论书剩语》云:“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刚。”清代王澍《竹云题跋》云:“魏、晋以来作书者多以秀就取姿,欹侧取势。独至鲁公不使巧,不求媚,不趋简便,不避重复、规绳矩削而独守其拙,独为其难。清代刘熙载《书概》云:“书能笔笔还其本分,不消闪避取巧,便是极诣。”清代姚孟起《字学忆参》云:“秦汉之书,巧处可及;拙处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