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修身】03调整的步骤与核心操作
03调整的步骤与核心操作
一件事情无论多么简单轻易,只要是需要长时间去坚持的,就总是很难做到。所以,当每天要把脑袋里头的“日常12项”拿到本子上整理、勾画、反省和复盘。多数人是不会坚持太久的。
我遇到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办法我曾经跟几位朋友分享,也曾经尝试带着几个后辈一起做,起初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我们要坚持一件事情首先遇到的,也是一定会遇到,并且是最不容易攻克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拉长了的时段里把这样一件容易的事情坚持下来。
有一个办法,或许能有一点帮助。之所以说是有一点帮助,而不是说一定会有帮助。原因是在不断的修正调整办法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在寻找方法的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人:
第一类人,他们有自己的坚守,他们找方法只是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便能够更好的坚持下去。这样的人,其实并不会因为拉长时段就轻易的放弃,方法对他来说只是登山的路上,难爬的地方垫了一块辅助的石头而已,我拉拉杂杂写的那些,作用不大。
另一类人寻找方法则是因为压根没有想要坚持下去的行动,他来找方法仅仅是寄希望于存在一个方法,让他们理想的马儿又能跑又不吃草。对这样的人,我写的那些方法,充当鸡汤没那么高的忽悠水平,又制造不出让他们的理想马儿又能跑又不吃草,最好有了方法,呼啦一下子就实现了理想的咒语。没有效果。
所以,如果这些办法还有点可取的地方,那就是对第三类人的,他们知道坚持的意义,知道除了方法,他们还得自己去做事情,但是做起事情来又过于容易放弃。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特别希望这个从无数蹉跎的岁月里得来的教训,能给别人一点帮助和警示。
我们按照行动顺序来,先说具体操作,核心操作放在最后说。
具体操作:我的经验是对“日常12项”每三天调适一次,三天并不短,一定要赶在每次放弃之前,还有热乎劲儿的时候调整,这样才能够持续。
调适之前,对三天的内容,先做个总结。回过头来看看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哪些事情是想做没做的,哪些事情是做了没做完的,因为什么没做完。每天是徘徊在及格线还是不到吃晚饭就已经十项都完成了。
三天做不成什么大事情,甚至如果读书读的慢些,三天能读完一两章就不错了。所以,这是个困境,做成一点像样子的事情这需要的时间足够大多数人放弃了,而为了保证不放弃,就得在事情还没有结果的时候就反省和调试。因此,假如你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调整,这个提供几个思路,为你的适当调适找一点灵感。
1是从任务量上下手,看看十二项的内容中是不是有不够量化的,每天工作量模糊的内容,做个具体的量化。书不是读完,或者读半本,而是读5页,10页,或者20页。不是每天快步走,而是走六千步,一万步。
2是从任务内容上下手,看看十二项的内容中是不是自我提升的内容太少,比如应酬,或者一些只是需要简单的重复动作不需要太多智力的内容占的比例太高了。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一直想要学习的领域的专业书阅读、听音频课程或者看TED或者其他的学习视频等。在第三天的总结调整阶段,至少提出一项自己想要成为的,但现在却不是那样的理想自己的一个特点,不需要是特长。
接着说核心操作:在做了几个周期的调试之后,抽出一个周末,至少花上三两个小时的时间,静静的想一想理想中自己的样子,要非常非常的具体,具体到能多细致就多细致,比如要瘦到多少斤,然后穿什么颜色的衬衫或者什么牌子的T恤。比如喜欢老庄那就想象你要是给三五十个孩子讲老庄的时候都讲了什么,神代飞扬或者旁征博引。
如果可能,最好是把那个具体的样子写下来。写在你的本上,仍然是用列清单的形式写。然后站在这个想象中的自己的立场和处境中去思考问题,那个自己每天都会做什么,同样最好是写下来。然后在其中找出其中的一项来,在接下来的三天作为“日常12项”中的首项做起来。再坚持几周后,重复这样的操作一次。即便是与之前写下来的想象中的自己没什么大的差别,也没关系,写下来就是了,重要的是写下来,把脑海中的形象和感悟写下来,然后固定在本上,进而固定在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