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一集 鲤鱼穴的传说

长篇电视小说《房》第一集

鲤鱼穴的传说

文/郁志发

【题记】美好而神奇的传说,是小人物对命运的期盼和祈祷。敬请世人勿嘲笑我的先祖们。

序·言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溯源寻祖,孝道之人对祖上的出身之谜,总怀探究之心、之情。出于这种情感,地球上的华人争做“六祖”之人:不忘祖国、祖根(故乡)、祖宗、祖训、祖宅、祖坟。

《房》是以海门郁姓人家为载体的、具有地方色彩的乡土文学作品,也是一个有选择的书写海门郁氏人的生存、奋斗和发展的系列剧,该剧书写了海门郁氏人的精气神,为郁氏文化做出微小贡献。

一,《房》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在沙地海门地域,因而必须向读者阐述海门的历史沿革。

二,主人公郁海发为郁姓,故事情节围绕郁氏文化活动展开,因而必须向读者公布郁氏在海门的分布状态。

三,郁海发的祖根渊源于有氏,有子的思想:“孝、礼、和”在《房》集中时有体现。因而必须向读者交代有若其人其言、后裔的迁徏及其姓氏的嬗变。

故此,笔者不惜笔墨,在本集开篇加了“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一节,以利读者阅读。

第1节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

据2014年第六次国家人口统计,郁姓全国人口约46.6万,占全国人口的0.031%,数量排名居第243位。

虽然现时郁姓是罕见姓氏,但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志士,为推动中华历史进程,弘扬中华文明做出较大贡献。

虽然现时郁姓人口不多,却在全国各省和全球多国均有分布。

郁姓是多民族、多源头、多地区的少数姓氏,据历史资料记载,其来源有十二种之多,其中之一“有”氏说。

一,有若其人其言。有若,字子有,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因为他长相很像孔子又喜欢钻研上古的制度礼仪,后世尊称有若为有子。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平和,和平,和睦,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一个“和”字。孔子《中庸》将“致中和”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使“和”字成为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词。

二,“天下‘少有’哩。”山东有姓为有若冉求后裔。山东平阴有氏家谱明万历年间纂修,清乾隆年间重修,民国年间再修。

有氏谱书记载,有氏源于上古复姓有巢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有巢氏的后裔子孙,简改为单姓有氏,有子为得姓始祖。

据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有子故里在县西北八十里东故社有家庄,后裔聚族而居。”

有若第七十七代孙有令民说:“姓有的原先居住在现今的邹县,有子成为孔子的弟子之后,全家迁居曲阜。为避荒乱,第十四世的有家迁居到今济南平阴。”

有若第七十五代孙有祥玉说:“有子属于‘四贤十二哲’中‘十二哲’之一。孔子的学生中唯有有若和孔子、孟子齐名。”还说:“我们繁衍太慢了,两千多年了,才七十九代,全国才三千多人,天下‘少有’哩。”

三,有若后裔的姓氏嬗变

民间传说公元十世纪前后,元朝建立之际至宋末金兵作乱,有若后裔中有一对弟兄,其哥西徏到山西太原;而弟弟南迁到杭州的郁郎地改姓郁。以后又有分支迁到句容、崇明。《鲁国郡郁氏谱》记载:有氏后裔49世郁麟,宋建炎二年十月金人犯鲁国邑,举家迁句容之绛岩山。61世郁君盛和郁君玉,为避张士诚作乱,元至正十七年从句容迁崇明西沙。部份“郁”姓由“有”氏嬗变而来,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不谋而合。

崇明岛是长江入海处的大岛,古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一次在常熟虞山顶上隔江遥望崇明岛,脱口高呼:“常熟崇明,崇明常熟也。”皇帝的金口玉言,使崇明岛成为风调雨顺的风光宝岛。此岛早有人居,地肥物茂。

《上海通志》记载:乾隆四年(1739年),贡生郁瑚上书朝廷,称其本孔门高足有子后裔,获准改姓,并于蟠龙镇建有子祠,今地名有家桥。可反证崇明郁姓来自有氏。

四,海门郁姓的分布。海门是长江之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她东濒黄海,毗邻启东市,南倚长江及崇明岛,西靠南通市北接通州区。讲述海门郁氏来源应从海门的历史沿革开始。

历史资料证实,公元前长江大量泥沙遇崇明岛而沉积江口,形成星罗棋布的沙洲。大约经过800个春秋,至唐末出现东洲、布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渐次连片。至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建县,县治设於东洲镇名海门县。

由于长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境內大片土地坍没至呂四、余东、四甲、袁灶港一线,县治迁于徐澗(今通州市兴仁镇)并废县并入通州建靜海乡。袁灶港古名“老坝”,意指大堤之上的港口。

明末清初(公元1600年以后),长江主泓道再次南倾,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沉积40多个新泥沙洲,绵亘百余里。乾隆33年(公元1768年)建江苏海门直隶厅,设县治于茅家镇。

因涨沙而形成的海门、启东加上通州一部分被称为沙地,祟明的郁姓也加入垦荒大潮,迁到沙地后成为海门的大姓。

1、其中一支崇明有氏后裔61世郁君玉的后人,落居到现今的海门镇占仁村12组。该村95岁高龄的郁重德先生著文说,自己老祖宗不姓郁而姓“有”,曾有一部家谱为证,它存放在海门德胜乡李彬村,文革中毁于一旦。占仁村的郁家故宅共有六房散居在海门各地:大房德胜乡---三星林西村;二房占仁村---万年乡;三房长兴镇----悦来三阳镇、天补广丰、启东;四房占仁村12组;五房德胜乡--树勋镇、余西镇--三星永富村、国强乡定兴桥;六房德胜乡--瑞祥乡、凤凰桥。此支后人六个支脉,在顺序上可能有误,各地分支属哪房更是不清。

2、除占仁村之外,海门还发现有氏家族。海门天补广丰村的抗日烈士郁仁治将军的孙子郁磊军说:“郁仁治的父辈仨兄弟姓有,名为有文才、有文汉、有文灶。

3、海门的郁氏也有从苏州、湖州、句容等地迁入。如状元《诚恪》赠匾传人郁祖槃,他的祖先在浙江吴兴县郁家港。在郁家港的故地里,建有浣花草堂,虽年代久远,却堂祀额存。清同治年间,清军在江南与太平天国交战,战火蔓延,生灵涂炭,百姓四处逃难。同治五年(1866年)郁祖槃祖上迁移北上,其曾祖郁梓卿在川港西南凉棚镇盖起了郁家宅,名“正心堂”。

4、海门余东地区土地堂镇、树勋乡郁姓,是从祟明、启东迁入,或是从西北安徽等地逃荒而来,有一支是洪武赶散时期从苏州东山避难至土地堂。乾隆三十年由郁家先祖郁成立出资兴建土地堂庙,故名郁家土地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郁家土地堂郁姓中烈士不下10位。当今革命后代的代表人物乡党委书记、海门慈善会主任郁兰春;海门市局级干部郁国强、郁淼;副镇长郁兰英。

5、散居在海门的郁君玉的后人很多,如三厂厂西村郁龙是北京的一位高级干部,万年乡郁斌为海门政协副主席,三星林西村郁飞为智利侨商、江苏省政协委员。还有三星老镇西村郁家,袁灶港东南一里郁家,天补镇八字桥郁家,茅家镇郁家等。

6、海门一支郁氏大族

崇明西沙61世郁君玉——

61世郁君盛——72世郁国瑞——73世郁德林和郁德行

73世郁德行迁居海门余东镇凤凰桥——76世郁朝纲

73世郁德林迁居海门连元镇北三里——76世郁广福

76世郁广福——77世郁鼎昌和郁鼎盛迁居三星镇永富村

2节只有松林,不见坟头

一、2004年清明节,童年时跟随新四军老兵的父亲郁九周,外出读书谋业的高级工程师郁海发,从北京回到木行桥郁家村,给祖父郁再林的坟上除草添土,磕头跪拜,焚烧冥币。

当晚。郁海发正在吃夜饭,堂弟郁海新推门而进,手里拿着三四片纸。

郁海新:“海发哥,你给我看看呀。这是参照大杨村陈氏家谱搞的。”

郁海发接过纸瞄了一眼首页,题目是《海门木行桥郁氏家谱》,下面是郁家东宅老三房族人的脉系图,郁海发当即放下碗筷对惠姑说:“姆妈,我不吃了,收起来吧。”

郁海发仔细看完脉系图后说:“海新,写得不全呀。木行桥郁氏始祖传下八房呢,全写上不应叫家谱,应该称作族谱或者叫宗谱;就是郁家东宅老三房的名单也漏了不少。”又说:“我们家族到此地有两百多年了吧?它虽非名门望族,但长足发展是不容置疑的。”郁海发意犹未尽,继续说:“在历史长河中,两百年仅为一瞬,但对木行桥郁家村而言却是源远流长。它跨越了清朝六代皇权统治、民国战乱、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及至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年社会复兴历史时段,改革开放走向繁荣昌盛辰光也有二十多年啦。它必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矿藏,应该有人去挖掘的。”

郁海新轻声地问:“你去编,你牵头去挖掘。奈能?”

郁海发:“恐怕难以胜任呀,我在北京住,又有糖尿病。还是你去弄吧。”

郁海新:“海发哥,你不是不知道呀,我肚里那点墨水不够用的。”又说:“你是我们家族里第一位大学生,若要做成此事,非你莫属。”

“好吧。试试看。”郁海发点了点头。

二、九年之后

2013年阴历十月初六,木行桥郁家村郁氏宗谱公示仪式在郁家东宅举行。老八房家族代表、社会贤达、海门一报两台记者共40位出席了仪式。

郁家东宅位于郁家村最东头。为了迎接公示仪式的举行,几户人家修建了长300米宽2.5米的水泥路,汽车可直接驶入郁海发祖宅的场心里。在中厅六个移动式报架上,用彩色磁球贴了150页的郁氏宗谱文稿。9点后,与会者从东首“公示告白”开始,然后绕圈浏览,最后看完“公示结语”进入西房会议室。

上午10点,主持人郁海达宣布:鸣炮!郁海新迅即上前点燃。八支爆杖连发升天,象征郁氏老八房脉系兴旺发达!万支小鞭遍地开花,阖族同庆郁氏宗谱顺利诞生!

代表们的发言均是溢美之词,不料会议结束前,七十岁的郁九龙说:“这个家谱蛮好,但是美中不足呵,没有讲清始祖郁士福上辈的情况。抗战胜利前,父亲一辈的老人清明去土地桥上坟的。建议你们去土地桥了解一下。”

郁海达说:“九龙伯的建议有道理。把了解的情况补充在书中,能赶上明年春天正式印刷就行。”

郁海新:“我知道那个土地桥郁家宅的。那里有个郁九祥,是我在海门印刷厂同事的父亲。我去过一次的。”

郁海发当即拍板:“在我回京前抽空跑一趟土地桥,”倏忽之间,郁海发想起了幼时的一段往事。

三、1949年初夏,木行桥郁家村建立新政权不久,八、九岁的郁海发听祖父郁再林说,木行桥郁家的祖先来自东边土地桥,那里的祖坟出过一个鲫鱼穴,后来不知为何鲫鱼穴破了。郁再林以揶揄的口气说:“要不然,郁家的后代当出大人物,像南面常乐镇张謇张状元一样,会出一个郁状元啦。”

想到这里,郁海发脱口而出:“顺便去查查那个鲫鱼穴的传说。”

郁海发的话音一落,室内众人不知其所云,一片错愕。

四、三天后的下午。郁海发、郁九成、郁海新、郁海达雇了一辆面包车前往土地桥古宅探访。当年,老首里长辈们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妇女或孩子们,走过弯弯曲曲泥土路去土地桥上坟,五更里动身,日头爬上树梢头,才能赶到郁家古宅。时今村村是柏油马路,大河上是水泥桥,郁海发的汽车一个多钟点就到达土地桥头啦。

土地桥向东马路两旁都是农村式的别墅,几乎家家门前停着汽车,可证海门农户的富有。郁海发汽车向东开过十垗地皮,停在路北一座两层楼前,走进郁九祥的家。

郁九祥是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字辈当与木行桥郁氏第六代的“九”字同辈。忙里忙外接待的是他们的大儿媳施亚玲。

知道了郁海发的来意后,郁九祥讲了本支郁氏的来历:

“大概二百五十年前,我们老祖宗兄弟俩从崇明西沙迁至海门。弟弟在东边二十里的凤凰桥定居,哥哥迁至本乡土地桥落户。没有家谱,仅传下两位名字:郁永富是大财主,郁江朝做过小官。土地桥郁家始祖传下三房,我们这支是大房,小房的人因土地桥发大水去了你们木行桥啦。”

郁九祥的回忆使郁海发有点失落感,随即向郁九祥求证鲫鱼穴传说的真伪。

郁九祥说:“确有其事。不过不是鲫鱼穴,而是鲤鱼穴。不是在此地,而是在凤凰桥。”又补充道:“后来我们这支的老祖宗,偷着将鲤鱼骨殖甏搬到这里下葬,风水破了。”

郁海发问:“真有这事?”

郁九祥:“真的,就安葬在宅沟后面的老坟地里,我小时每年去上坟的。”

在施亚玲的带领下,郁海发一行人走进郁家古宅大场心。郁九成是旧地重游,他回忆,七十多年前随大人来这里上坟时,宅上有正埭屋朝南五间瓦房,东、西偏房是草房。现今已不存在。只看到大宅地上种满庄稼,东头两间破旧的瓦房。后宅沟也不是清水池塘,西宅沟长满杂草。宅外马路旁却是郁九祥父子的新楼高耸,两者相比,立见岁月的沧桑。

郁海发站在后宅沟沿远眺北方。施亚玲指着一里开外的一片松树林说:“那里就是先祖们的葬地所在。”

只有松林,不见坟头。清明时节,已有几十年无人去祭祀了。

斯人已逝,物是人非,但历史的记忆永不消失!

第3节移葬老父兄弟反目

一、乾隆四年(1739年),贡生郁瑚上书朝廷,称其本孔门高足有子后裔,获准改姓,并在蟠龙镇有家桥建有子祠。本节故事的时代约在此事的前后。

崇明西沙郁氏61世郁君盛之下73世郁德林和郁德行兄弟,安葬其父72世郁国瑞几年之后,哥俩双双迁至海门地界凤凰桥和土地桥。虽然两地相差二十里,两家关系相当热络,逢年过节互访,人情行里亦有来往。但是两家家境却有巨大的落差,凤凰桥的弟弟富一点,土地桥的哥哥穷一点。

二、新年初八,凤凰桥走来一位算命先生,郁德行请他到家算算今生的财运。算命先生知道郁德行是外来户,出了一个点子:“若要发大财,必须要有根,根基在哪里呢?你应该将崇明的祖坟迁来呀。”郁德行对此深信不疑,琢磨将其父郁国瑞的坟墓迁过来。

元宵节一早,郁德行携子郁永富赶往土地桥去见长兄郁德林。

郁徳林大惊,劈头问:“弟弟年初二刚来过,何以今日一大早赶过来,有何大事?”郁德行:“进屋谈,进屋谈。”

进屋坐定之后,郁德行先开口:“阿哥,我与永富思量,将他公公的坟从有家桥迁过来。”

郁徳林表示同意:“好啊。”

郁德行:“那我清明节去办啦,搬到凤凰桥。所有费用不用阿哥出。”

郁徳林立马沉下脸,低头不语。

郁德林之子郁永行知道他父亲的心思,对郁德行说:“叔叔,我看最好搬到土地桥,用费全由我们当。因为我是国瑞公公的长孙。”

郁德行反驳:“我们凤凰桥的地势比这里高,风水要好。土地桥的五谷河常发大水,”停了一会儿又说:“再说,此事呒得大小之分,只有钱多钱少之差,要花很多白花花的银子呐。”意思是郁德林比自己穷。

郁徳林一听,跳起来对弟弟大吼:“你!勿要看穷人勿起,我砸锅卖铁也要将老父搬到土地桥!”

话不投机半句多,郁德行拉着儿子往外边走边说:“我俚走,不搬了呀。”

三、在回家路上郁永富问父亲:“爹爹,真不想搬啦?”郁德行回答:“骗骗他们呀,回家再商量。”

旧时,人死后安葬的方法有三种情况。第一,用棺材安葬,富人家用厚棺材板,中等人家用薄棺材板,也有穷人家用芦苇蓆子卷埋。棺材安葬又分埋入地下的土葬;棺材放在地上小瓦屋的坑葬。第二,死人坐在大缸里埋入地下的“寿缸葬”。第三,使用“骨殖甏”,在棺材埋入土中几年后,人的皮肤肌肉已烂,只剩下骨头,这时才开棺把骨头按顺序装入泥甏中,俗称接骨头。

清明前两天,郁德行郁永富父子去了崇明。请阴阳先生在郁国瑞夫妇两个瓦坑前许愿后,父子俩焚烧纸币,磕头跪拜。然后两个帮手将瓦坑拆掉,开棺取出郁国瑞夫妇的遗骨,分别装于两个泥甏中。

翌日午时。在郁宅东两里的土坡上,两个骨殖甏埋入大坑中,上面做了一个坟头,然后郁永富赶往土地桥,向郁德林告知此事,望叔叔第二天去新祖坟上坟并备酒席相待。

四、清明当天。郁徳行全家昂首西盼,始终未见郁德林的身影,辰光很迟了,郁德行对郁永富说:“不用等了,他们不会来的。”于是独家去上了坟。

时近中午,郁德林、郁永行提了香烛、元宝赶到了凤凰桥,向路人打听新祖坟的地方,从南埭上转弯直接去了坟头。

郁德行全家正在吃酒,路人来告之郁德林去了新坟地,郁永富放下筷子赶向坟地,半路上迎接上完坟的郁德林父子。当走到郁德行的宅角头时,郁永富拉他俩进去喝酒。

郁永行对他父亲说:“你往西先走一步。”随后进入郁德行的厨房屋里,掀翻方桌上的酒菜,扬长而去。屋子的人一个都不敢吭声。

五、郁德林回去以后不吃不喝,卧床不起。他对郁永行说:“我去地下向你公公请罪。你一定要出这口气,将他的坟搬过来。”一个月后,抑郁而亡。

郁永行没有去给郁徳行报丧。

在往后的年代里,郁永行每年清明提前几天去凤凰桥上坟。

4节郁永富发财之谜

一、乾隆33年(公元1768年)建江苏海门直隶厅,设县治于茅家镇。本节故事发生的时代在此前后,郁德行已是花甲之年,郁永富不惑之年。

迁坟的第二年春天,郁德行将原有的三间草房翻建成五间向南瓦房,中间是公堂屋俗称前头屋,东边两间老俩口住。年末,在西边两间里替独子郁永富娶了新娘子。

二、郁永富进过私塾,念过四书五经,考过院试而未中秀才。但他做事精明能干,视事深远,善于决策规划,勤劳苦作。旧时人生的三件大事:置田地、盖房子、寻媳妇(娶儿媳)。郁永富也是这个路数,凭他个人能耐,没有几年置地一万步(40亩);在郁永富三个儿子成家之时,他又盖了两幢东西偏房;并将后宅沟扩成四厅宅沟,南边筑坝筋作为进出通道。郁家宅是凤凰桥的典型农宅,郁永富一如其名成为富甲一方的绅士。

三、凤凰桥郁家宅缘何兴旺发达,乡人们说郁永富的名字爷娘起得好,也有这样的议论:

之1.郁家宅东垗里橫路南费宅,西垗里横路南樊宅,使郁家宅落北夹中,形似盛粮的簸箕,风水学称其为“畚箕宅”,寓意财富像流水似地流进斗内。

之2.郁家宅正南方向的河南,唐家窑的火门南开,向北添柴烧火制砖,正对着郁家宅的前头屋。砖窑的火越烧越旺,郁家宅的财产逾加富有。

之3.在盖房时,郁德行请泥水匠在屋脊内藏着不知其数的小泥人,神像多变,栩栩如生。泥水匠遵照鲁班先师的规定,用“抓阄”的办法,将这些小泥人安放进去。据说它能使家族人丁兴旺。

5神奇的鲤鱼穴破了

一、说来也怪,自从祭拜新祖坟、郁德林抑郁而亡之后,郁永行家境逐步好转,两年之后成了家,先后养育了郁江朝、郁江官、郁江福三个儿子。大儿子郁江朝是海门直隶厅的九品官员,相当于现时的科级干部,在他成家之时,郁永行将原有的三间草房翻建成五间瓦房,东边三间老俩口和两个弟弟居住。当郁江官、郁江福成家之时,郁永行在东、西垗里新建两个宅子,各盖了三间普通瓦房。

二、家境好了,人丁旺了,郁永行想起郁德林临终所嘱,思量着将葬在凤凰桥的先人骨殖甏搬过来。

某年清明的当晩,郁永行带着大花轿鼓乐队停在凤凰桥西首,领着三个儿子绕道走到墓地,扒开泥土,挖出两个骨殖甏,然后重新整好坟头。四个人用红布包好骨殖甏,从原路返回凤凰桥西首,将骨殖甏抬到大花轿中。一路锣鼓喧天向西走去,黎明前才回到土地桥。准备埋葬之时,郁永行打开骨殖甏看了看,发现两条侧游的鲤鱼。郁永行没有作声,吩咐三个儿子快将骨殖甏埋入地下。

三、说来也怪,异地再葬老祖遗骨之后,第二年夏天五谷河遭到百年不遇的洪水侵袭,满屋子都是水,种下的花地(庄稼)全死了,郁永行全家的生活极为艰难。尤其是郁江福夫妇俩带着独子不辞而别,去向不明。

大水过后两个月的一天晩上,郁永行和老大、老二坐在一起,自言自语问:“老三一家到底是死是活呢?”

郁江官随口说:“老爹不用操心,死不掉的。”

郁永行骂道:“小兔崽子,有你这样说话?平时兄弟关系挺好的。”

郁江朝说:“爹爹,待我去海门找捕快打听一下。你老不必多想。”

郁永行:“能不想吗,想想都是命呀,”叹了口气又道:“想想当年,老爷子的坟迁到凤凰桥以后,我家与你们大伯家一样富起来了。去年移葬了骨殖甏,今年就倒大霉啦。大概凤凰桥老坟是鲤鱼穴地,骨殖甏离开鲤鱼穴地,可能风水破坏了。”

欲知郁江福到底去了何地?请看第二集“黄金和黃酱的故事”。

编·后·感

坊间种种传说,仅为郁氏后人自诩自夸,茶余饭后谈资而已,大可不必当真。

一、郁家宅兴旺发达的原因,除了郁德林、郁德行两位先祖在海地开基立业,还在于其后代的守业创业的精神发扬光大。以后各代均出翘楚之儿,世代都有佼佼之子,惟有如此者,海门郁氏人家才得以兴旺发达。社会在衍变,时代在前行,社会的发展推动家族的兴旺,家族兴旺又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二、世间万物万事均有阴阳之道,矛盾无处不在。由于利益冲突、理念迴异加上沟通方法欠妥,世人中常发争斗,同族之间亦然,姐妹龃龉屡见不鲜。本集中的海门郁氏两位老祖兄弟阋墙,恰好证实此论。这种争斗或许像战争、地震、瘟役推动历史的进程一样,才有海门郁氏今日之兴、之盛、之旺。

三、本集中的“鲤鱼穴”“唐家窑”、“畚箕宅”、“小泥人”,甚至爷娘取名“永富”等引人入胜的趣闻,似乎有点神奇神化。对此,我们无意把它割断且不作任何褒贬。况且,当今科学观和星宿论在人们意识中仍然并存并茂,且各有各的影响力。恭请星宿家为其效力的名人政要、杂家富豪也不乏其人。

END

作者简介

郁志发,男,1940年生于江苏海门,居北京。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海门市、南通市作协会员,海门郁氏文化研究院创建者。

【郁氏文化】电视小说《房》的操作思路 (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长篇电视小说《房》自序、序幕(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创作谈】就电视小说《房》第一集致郁氏文化编审部(文/郁志发)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