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办处一盲人确认邀请函真假,警卫人员大惊:英国女王要见你

1986年,刚刚入秋,天气微凉。上海外办处门前出现一位白发苍苍,双眼失明的老人,他在儿子的搀扶下走到办公室门前。

外办处的警卫将老人拦下,询问有何事,老人说道:“我来询问,关于英国女王来中国,举办招待会的相关事宜”。

警卫听后一惊,因为英国女王访华一事是公之于众,但女王在上海召开的招待会,是极其保密的,就算是政府单位也是不知道的。为何这个穿着朴素,而且还是一位失明的老人会得知此事?

英国女王

外办处的警卫们顿时都紧张起来,害怕老人和他的儿子是来对招待会搞破坏的。警卫便问他:“请问你是怎么知道招待会这一事?”

老人不紧不慢的将包中的请柬掏出,递到警卫手中,说道:“女王和公爵向我发出邀请,希望我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招待会,我害怕被骗,便来确定一下。”

警卫听完之后,赶忙将请柬进行核实,最后确定这份请柬,就是英国领事馆发放的。而且他们在查看受邀名单时,老人的名字赫然在上。

警卫一惊,这老人究竟有什么身份,英国女王竟邀请他。

在确定老人身份后,警卫便告诉老人,招待会的相关事宜。

老人听过之后,不敢相信这一切,从没曾想到会受到英国女王的邀请。他心中还泛起嘀咕,难道是四十多年前的那件事吗?

大不列颠尼亚号

这位失明的老人名为铁明,于1904年出生在上海,家中人历代从事教育行业。从小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庭的铁明,早早就出国深造。

在国外学习的铁明,看到自己的家乡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凄惨,决定回国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中。1929年,铁明回到祖国大地,加入了国民党。他在国民党中任职农务检查所科长,在外学习时只是看到中国人民的生活,并没有看到国民党如此的腐败。他感觉与国民党不耻为伍,便脱离国民党,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中学老师。

在此之后的几年里,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卢沟桥事变开始,日军大幅侵略中国领土。国民党在当时吵着“攘外必现安内”,在对外战争上没有作为,但是在对内战争上派出大量兵力,以至于日军很快就来到了上海。铁明决定再次出国留学,去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思想,随时准备报效家国。而且海外还可以召集海外国人,以各种方式对祖国提供帮助。

上海沦陷 日军进城

1938年,铁明以中国庚子赔款留学生的身份,再次出国。这次他来到英国的牛津大学进行深造。他在牛津大学深造期间,遇见这一辈子对他帮助最大的人,《东西方文明》的作者英国学者史宝延。

史宝延对这名中国来的留学生很感兴趣,因为他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希望听铁明讲一些他不了解的内容。而铁明对英国的宪法,以及制度感兴趣。两人便开始相互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两人逐渐成为好朋友。而史宝延也是铁明来到英国后第一个朋友。

两人在一起经常谈及历史相关内容,但铁明并没有忘记此次前来的目的。在谈话中铁明总是会提及中国现在面对的立场,以及中国人民现在悲痛的生活。

当时英国并没有开始二战,史宝延非常理解铁明这种着急的心情,同时也在想尽一切,可以帮助到铁明的办法。

对铁明先生的采访

一天,在英国的铁明得知,中国的学生因为战争的影响,被迫迁移。在路途中丢失大量的书籍,使得后续在教学以及上课时都没有教课书作为参考。他当时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希望对祖国做出什么贡献。这也是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事情。

绞尽脑汁之后,他想到在英国筹集学生不用的二手书籍,然后将书籍想方设法运回国内。

铁明将这个计划告诉史宝延后,史宝延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是只是筹集旧书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这时两人陷入沉默。突然,史宝延说道:“咱们可以筹集善款,用筹集来的钱,购买书籍,外加筹集的二手书,应该就够量了。”

接着他详细的把这个计划说明一遍,“发动一次爱国募捐活动,我先给你四千英镑,就当是我为中国抗战胜利献出的一份力量,后续如果募捐到四千英镑,我就再出四千,如果是五千英镑,我就出五千英镑,就是你可以募捐到多少,我就再出多少。我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你去召集中国同胞,为中国抗战做出贡献。同时也是我自己为中国抗战,献出的一份力量”。

英国女王访华

史宝延的这番话语,将铁明心中的火焰彻底点燃,这是一个英国人,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的帮助中国抗战胜利。铁明心决,定不可辜负史宝延的一份力量。

第二天一大早,铁明就在住处召集爱国人士,他们打算采用义演的方式在英国募捐,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宣传中国的战场。让英国的群众老百姓看到中国人民为战争付出多么大的损失。

自此之后,铁明经常出现在大街上。当时英国人对此并不感冒,一部分人还是被他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所打动。他们的义演在英国小有名气,英国人民也产生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心理,以至于他们在表演所用的场地,包括演员演出费用都有一定的减少。

演出第二年,铁明的募捐筹够4000英镑,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而且史宝延也在实现自己的承诺。

侨胞为抗战募捐

铁明拿到钱之后,内心激动久久不能平息。他来到学校,请教教授,让他们开具出最值得研究的书籍单。而后他拿着书单,去书店购买。

铁明来到当地一家书店,却发现自己募捐的善款,用来买书的话,远远不够国内学生的需求。他向老板讲述中国战场的情况,希望能博得书店老板的同情。

没曾想到,书店老板不只是被打动,更是召集到其它两家书店,一起承包这一份生意,而且三方老板纷纷表态,所需书籍均以旧书价格买给铁明。铁明看到这一幕,极其感动,面对英国人民的帮助他感觉无以回报。

书籍全部装箱,接下来就是需要去找一家航运公司。他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英国蓝烟囱轮船公司。铁明找到公司经理,通过诉说中国现在的处境,希望可以打动公司经理。

蓝烟囱一直在从事中英的海上运输项目,对中国当时的处境是了解的,通过铁明这一番诉说,成功打动公司经理。经理表示此次运送的数万本书籍,都由我们公司承担运输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

蓝烟囱轮船公司

当时铁明听完后,感激涕零。自己身处英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出一份力量。他由衷的对英国人民的帮助心生感激。

数天之后,书籍成功运往香港大学。他事先就向香港大学写去信件,希望香港大学可以帮助自己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香港大学收到信件后,看到他们在异国他乡还在为祖国着想,便提供帮助,将书籍运往内陆。

香港大学

此后他在英国完成学业回到祖国,继续奋斗在为祖国教育的一线上。

没曾想到,一场意外发生,铁明被关押到提篮桥监狱中。之后,被送往劳改所,在劳改所中,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志向。铁明在劳改所中表现良好被提前释放。

之后他回到上海,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他希望用自己的余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但不幸的是,他长时间工作,导致自己的视力出现问题,经过医生的诊断,需要手术进行医治,没曾想到手术进行失败,铁明从此失去了光明。

即便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但他还是奋斗在教育一线。他依靠打字机编纂教材,口述上课。

虽然铁明失去光明,但他为我国教育事业奉献的决心,在心底升起一轮新的太阳,一直在引领他向前方走去。

数年之后受到英国女王的邀请函,便出现视频开头的那一幕。

老人将请柬收好,在儿子的搀扶下回到家中。通过与警卫的对话,将她的思绪带到四十八年前,他依靠自己的记忆写下《中国的大学是怎样得到那些参考书的》,他在回忆时想到自己的朋友史宝延,他现在过的如何?铁明便将所写文章发到英国杂志《牛津》上,希望史宝延可以看到。文章发出数月,犹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消息。

1986年10月15日,英国女王与爱丁堡公爵,在黄浦江不列颠尼亚号上举行招待会。而铁明是当时船上唯一一个平民。英国女王对当时铁明与英国人民深厚的友谊称赞。

他虽然看不到,但女王对自己的肯定,深深烙印在铁明心中。那是对当年所做之事的认可,更是半辈子的见证。

在招待会结束数月后,铁明收到一封来自英国的信件,他让儿子将信中内容读出来,发现却是史宝延儿子的来信。信中写道父亲已在1953年因病去世,当年为买书捐款所用的善款,是从父母养老基金中扣除......。

看到这里铁明默默流下泪水,原来自己的挚友早在1953年就离开了人世。他逐渐想到当年的那些往事。

本期内容到此结束。古史,专注讲述历史人物,小人物,大故事。

如果您喜欢,记着点赞,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