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师徒情

一声师傅

一段传承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向为航空事业薪火相传的您

道一声

 师傅,辛苦了

祖国的航空事业需要传承

在火热的攻坚中

在拼搏的创新里

饱含了

一句句教导

一声声叮咛

一次次相助

传承着航空报国

演绎着浓浓的师徒情

一朝沐杏雨

一生念师恩

在航空工业沈飞大家庭里

您的徒弟有话对您说

......

▼点此亲启▼

致恩师 孙志强

2016年,我进入沈飞公司,并拜您为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您随身带着一个小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自己的经验总结,这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凭空就能够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砺、积累、总结,才能摘到成功的果实。在师父的教导和鼓励,我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第十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击败了众多对手,获得金牌。师傅,您是我永远的榜样。

37厂 装配工 张潇文

我是今年年初与您相识的,刚开始见师父的时候我特别紧张。您孜孜不倦的教导,使我的专业和技能方面提升很大,遇见这么好的师父我除了努力就是努力,不能辜负师父的教导。师父常说:“好技能是建立在好品质上的,做人要脚踏实地。”这句话现在是我的座右铭。

复材中心 电工 刘延明

孙志强,37厂装配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孙志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已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项,发表中国核心期刊论文1篇,参与公司级课题攻关2项,在工作室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技术创新成果累计创效上百万元。

▼点此亲启▼

致恩师 孙明

2020年,我参加公司首届“飞鹰杯”大赛,需要提前去培训中心熟悉设备。习惯了本单位数控车床的我站在陌生的机床面前,不知从何下手。“数控车床万变不离其宗。”您坚定的声音一下让我稳住了情绪。您说,只要仔细摸清楚机床的各种功能与参数,就可以加工出优质的产品。就这样您认真负责地陪我在培训中心一直练习至比赛前夕。在你的悉心教导下,我获得了公司首届“飞鹰杯”职业技能大赛技能状元。

17厂 数控车工 李继宇

刚接触数控车床加工,总会遇见各种问题,当我遇见加工难题时,您总是耐心指导,让我去琢磨、去实践,当自己完成加工后,您会根据加工实物提出问题,以问代答,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加工问题所在。此后还会带领整个团队在劳模工作室内进行总结,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让我受益匪浅。

17厂 数控车工 王思原

孙明,17厂数控车工,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自“孙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成功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机型专利,发表中国核心期刊论文1篇,现有十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防专利正在申报中,参与公司级质量攻关、技术攻关及课题数十项,完成车间关键、重点项目科研生产工作。

▼点此亲启▼

致恩师 田芳

入厂前,公司组织劳模工匠和新员工的面对面交流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您,当时您鼓励新员工发扬工匠精神,实现自身价值,对我触动特别大,我心里就有了个想法,要是田芳能成为我的师傅该有多好。没想到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竞成真了,您真的成了我的师傅。

在我初进生产线时,一切还并不习惯,您的嘘寒问暖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外地孩子在沈阳的温暖;在我学习技能的初期,您总说基本功一定要扎实,那是你后续岗位成才的保障;当我由于马虎大意而出现操作错误时,您的严厉中带着宽容,为我纠偏;当我觉得苦和累的时候,您总是和我讲着您学徒时候的故事……您说:“做人,德艺双馨,做事,脚踏实地!”如今我已入厂3年,成为了生产线上的技能骨干,我最幸运的是能做您的徒弟!

34厂 铆装钳工 马晓亮 

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了解到原来我身边还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她是沈飞历史上最年轻的班长,且年仅26岁就成为了上千名飞机铆装钳工中最年强的高级技师,集各种荣誉光环于一身。而那时的我对您更多的是羡慕和崇拜,直到一次技能大赛上,她的操作台就在我的对面,我看着她细心的装配着每一个工件,成熟的把控着整体比赛节奏和每各个环节,竟然提前赛程一个小时交出了近乎完美的作品,当时的我就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拜您为师。

近年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我成长很快,一次次的比赛淬炼了我的技能,各项成绩也随之而来,但是我没有止步,因为您一直在前方,你是我的榜样。

34厂 铆装钳工 于青洋

田芳,34厂铆装钳工,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自“田芳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累计技术攻关121项,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76项,改进工装工具84项,申报发明专利11项,累计创效益2300余万元。

您的心里是否也有一位难忘的老师

别犹豫转发下图

快向他送去真挚祝福

▌素材:公司工会

▌编辑:闫   琳

▌责编:赵   博

▌主编:王   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