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祭祀 2024-08-05 06:07:37 在父亲的眼里,七月半的重要性只次于春节。七月半,所谓的“鬼节”。在纳雍,“七月半”并非过七月十五,而是七月十三。这大抵是受穿青人习俗的影响吧。农历七月刚过,节日的气氛便逼人而来。街面上,平时摆在店里的香蜡纸烛、老人牌也当街而放,迎风飘扬。家家户户准备接老人回家。接得晚点,父亲便埋怨:“老人都回家了!不接他们,他们没有地方歇脚!”我们这里叫过世长辈都叫老人。自进学后,我就负责家里写字的事。父亲说:“写老人牌要用毛笔,写繁体字,简体字老人不认识。”幸好练习书法认识一点繁体字,要不真是完成不了父亲的任务。祖宗三代的名讳,我恭恭敬敬、认认真真的写在老人牌上。老人牌写好后,父亲把它贴在墙上,下面放一张桌子。拿出家里祖辈留下来的筒子,装满苞谷,用白纸包上,放在桌子中间,点上三柱打过“净坛”的香,插在苞谷里,老人就算接到家了。所谓打“净坛”,就是盛上水,夹上烧红的煤炭,来到堂屋,把煤炭放到水中,冒出烟气,拿香在烟气上绕几圈。父亲说:“打净坛是为了干净,是对老人的尊敬。”桌上照例要摆些供品,如玉米棒子、粑粑,有时还要扎点香花,后来逐渐有了香蕉、苹果等,讲究的还要发点麦芽。七月刚进,二妈就拿出苦荞,放在大碗里,置于老人牌前,每天给苦荞洒水。苦荞生根、发牙,到七月半已有二十多厘米高。小时候就是馋,供品在桌子摆放不了多久,便被我们偷吃干净。老人请回家后,每日三餐,不管饭菜好坏,必先供老人。摆上饭菜,搭上筷子,我们环立四周,等着父亲请老人。父亲润了润嗓子,喃喃念叨:“七月半到了,老人们吃饭吧!我爹、我妈、老三他妈,都来吃饭!”。然后父亲在每个碗里,添上一点饭,让我们开吃!老辈人常说:“供后添一点,小娃吃了记性好!”老人牌前面的香火是不能断的。父亲点上香,恭恭敬敬的在老人牌前作上三个揖,把香插上。父亲出门干活,免不了要嘱咐几句:“记得烧香!”七月半最忙的事情要数封包。即使家境不好的人家,在七月半,也会买上几捆发黄的烧纸,制成精美的纸包,奉献给老人,祈求先辈保佑一家平安。烧纸没钱眼,得用凿子慢慢捶打。集市上也有打好钱眼的,但价钱贵。城里人没有时间去捶打,农村人即使农事忙,也乐于捶打,说这样更真诚。父亲打钱眼,我在一边按住纸钱。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打钱眼,蔚蓝的村庄上空咚咚直响。我争着要打,没几下手被震得麻痛。我打的钱眼歪歪斜斜,稀稀拉拉。父亲说:“给老人的东西,要打好一点。钱眼要打的整整齐齐,一个一个分开,不要挤在一处。钱眼要打得多一点,让老人多点钱花。”大抵阴间和阳间一样,钱不外露。打好的纸钱,要用封皮封好,就像银行里成沓的百元大钞。封皮用木头雕刻的模板来印刷。印刷用纸是家里抄的白纸,或是在商店里买的非常薄的粉纸,印刷用墨是我平时写毛笔字用的劣质的墨汁。印封皮时,也印一些马匹和夫子。马匹驮纸钱下扬州;夫子用来管理驮队,兼当管家和保镖。如今,很难听到凿子咚咚的声音了;也看不到当年印刷封皮繁忙的景象。打好钱眼的烧纸,堆满了大街小巷。机器打得钱眼整齐、均匀、密实,就连村里顽固保守的老人,也不得不动了心,不再纠结亲自捶打的虔诚。封皮也不需要用木板印刷了,各个打印店都能打印。倘若没时间打钱眼、封包,大街上也有封好的,提回家去就可以直接挂包。纸钱封好后,在封皮上写上老人的名讳,叫做“挂包”。这有点像人间的邮寄,只有写明收件人,才能准确的送到。挂包时,族伯坚持要用毛笔,钢笔和圆珠笔是万万不行的,我勉为代劳。他家做的纸钱多,有几百封,我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才写完。我手臂麻木,全身酸痛。我不知道他家以前挂包,是否也用毛笔;在我学会写毛笔字之前,族里几乎没几人会写毛笔字。父亲对此倒是没有严格的要求,能用毛笔写最好,钢笔、圆珠笔也行。如何分配纸钱,父亲自有主张。血缘近一点的,多分配一点;血缘远一点的,少分配一点。大抵阴间的一切人情世故,也跟阳间一样。 七月十三那天,家家户户男的忙着处理纸钱的事,女的忙着张罗这过节的酒菜。“鬼闻一口气,活人饱一顿!”祖先们只是闻一闻,我们却是有实实在在的口福,马虎不得。这天照例是要做点水豆腐,如果有钱割点肉,那就更好了。快吃晚饭时,父亲要喂马了。父亲把马铺开,摆放在圆形宽大的篾盆里,撒上鲜嫩的玉米粒和青草,在一旁念念有词:“吃饱了好上路!”吃晚饭要先供老人。父亲双手端着一碗饭,一盘菜,走到堂屋中间,对着神龛作三个揖,算是供菩萨了。供老人时,父亲也是念念有词:“蒙氏门中,三代高曾远祖,百客姻亲,老幼众神,千神共杯,万神共灶。今天过七月半,老人们吃饭了!吃好饭好赶路……”父亲要烧一些散钱,作为老人们路上的盘缠。父亲要我们也跪着烧纸钱,让爷奶好保佑我们考大学。供夫子时,父亲烧着纸钱说:“这时给你们的,路上要照顾好马匹,不要在路上盘剥老人!”四处游荡的孤魂野鬼,父亲也要祭祀。拾掇一张凳子在院子里,放上一碗饭,一碟菜。父亲烧着纸钱说:“无后的,屈死的,冤死的,无人祀奉的,进不得家的,都在这里吃饭了!吃好了你们就走,不要进家来啰嗦!”这样供奉完毕,我们才能坐在桌前吃饭。吃过晚饭,喂好马儿,就要送老人们上路了。找来一些稻草,把两个包绑上,中间夹上马。找来一些石灰,画一个圈,沿着院门方向洒出一条路,在石灰边上插满燃着的香。把夹好的包,在圈子里堆成一个露天的灶,点燃一把香火,扔到灶里。火慢慢的燃烧,老人们慢慢的也离开了人间,回到阴间。夹包剩来的马匹,父亲一一分给老人。点燃马匹时,父亲喃喃道:“这是给我妈的,这时给我爹的……你们拿去骑,拿出卖钱用,随你们……”现在街面上有很多的冥币,人民币、美元、港元都有,一律印着“天地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做得有模有样。不注意看,还认为是真钞。讲究的人家,还买来一些轿车,烧给老人。看来不仅仅是活人求祖先保佑,祖先也在享受后人的福气,良性互动啊。不知道在阴间,冥币能不能流通,该不会被当作假钱吧!那汽车老人会开吗?七月半是“叫魂”最好的时候。平时受到惊吓,魂儿丢了,现在可以叫回。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信念:这个时候叫魂,拿走魂的魔鬼,会跟着老人一起回到扬州,再也不回来。“小老三的三魂七魄回家来了……”叫魂之声,回荡在小村庄的上空。七月半在炊烟袅袅中渐渐的远离人们的记忆,一年后又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一年又一年。我问父亲:“烧纸钱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何苦呢?”“阴间的人像阳间的人一样,也要用钱,不给老人烧纸,老人没有钱用!”“活着的时候过得好就行了,还管死后的事干什么!”几年的思想政治课,此时在我的脑海中起作用。“前人兴,后人跟!”每到这时,我便不再言语。扫一扫关注我吧 赞 (0) 相关推荐 又是寒衣节 || 柳梦春 又是寒衣节 柳梦春 从童年能记事起,不管是村子里的人还是我们家,都会在年年的十月初一晚上在村口的路道上,或者离自己祖先亲人坟园的方向最近的地方,烧送自己精心剪栽的寒衣和纸钱,那时侯在街道上是找不到寒 ... “华农妹酒”杯全国微型小说大赛获奖作品:纸钱 纸 钱 刘 国 芳 走出车站时,天已经黑了,小县城,人少,灯也不亮,感觉起来到处黑乎乎的.黑暗中,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近了,老人忽然伸一只碗过来,我知道是乞讨的人,忙在身上找了一块钱扔进碗里.怦地一声 ... 思辨为什么清明节还会有人烧纸? 烧纸又称烧纸钱,指供人焚化以敬神佛的纸钱,中国民间信俗之一.焚化纸钱等以敬神佛. 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烧纸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仍在沿用. 有学者认为,佛教的传入,烧钱也随之盛行. ... (启书原创)年的韵味系列之三——怀敬祭祖 年的韵味系列之三 怀敬祭祖 冬日,枯草在寒风中萧瑟.过年的临近,祭祖是一项重要内容. 过年是喜事.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每逢喜事都要怀念先祖,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 出于一种佳节时期对于先祖的特别怀念,乡 ... 讲讲七月半祭祀先祖的方式吧 原创一只黑猫的记忆 一只黑猫的记忆 今天 临近七月半了,今年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吧,不能有大型法会了,所以就讲讲怎么简单的祭祀先祖. 中国人有一点跟外国人不同就是中国人啊,一般出事了不说神仙保佑,都说祖宗 ... 中元节(“七月半”)文明祭祀倡议书 中元节是一个缅怀逝者.感恩先辈的节日,重在寄托哀思,我们应摒弃'烧包'等陋习,采用环保.低碳的文明方式祭祀--"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临近,为引导市民减少环境污染,消除安全隐患,摒除陋习,进一步 ... 【鬼话连篇】七月半,鬼下畈 七月半,鬼下畈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为中元节.俗谚云:七月半,鬼下畈. 阴间的阎王爷和各路判官开过碰头会,今年的七月半只属于跶死鬼(摔死鬼),给它们一次下畈找活路的机会. 这些年,自寻短见跳楼的.攀岩失 ... 中元节(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要扫墓 中元节(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要扫墓? 每一个祭祖的节日,都是为了不遗忘. 中元节,就是一个让你回忆起一切的节日.它让你记起你的来处, ... 端午节将至,老话:“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为什么怕? 民间俗语是一种在古代社会流行的日常用语,虽然没有唐诗宋词那般高雅,但作用却和诗词不相上下,甚至大于后者. 从表面上去看,这是字与字之间的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根本上去看,这是老百姓生活经验的总结,又 ... 七月半 又到一年一度的七月半,中国的传统鬼节.鬼节也叫中元节,盂兰盆节,据说这天阴曹地府大开城门放鬼魂,所有魑魅魍魉在鬼差的押解下,来到阳间四处活动,类似于坐牢很久的犯人出去放风,这等好事令鬼们无比兴奋喜悦. ... 申云贵:七月半(外一首) 七月半 (外一首) 申云贵 金银山,金元宝,别墅 还有烧纸.豪车.佣人 一样都不能少 少了先人不高兴 世人看不起 祭祀完,他急急忙忙回城里 年迈的老母亲 望着车屁股怯怯地喊:满伢子 我没钱吃饭喽 你已 ... “最怕端午节水,不怕七月半鬼”,为何害怕端午下雨?看看就知道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别名最多的传统节日,比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天中节.五月节.天医节.地腊节.正阳节.粽子节等等. 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等习俗,每年都必不可缺,尤其是吃粽子 ... 端午到,“不怕七月半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端午水指的是啥? 五月初五端午节临近,老话说:"不怕七月半的鬼,最怕端午节的水",端午水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可怕呢? 一.先来简单看看上半句,"不怕七月半的鬼",是什么意思 &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