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明格言——一个精神拾荒者的告白(十三)
无论财富多寡,作为一个思想者你应该始终过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这样,你才能永远保持朴实、悲悯的情怀,关注民众、关注贫穷、疾病和苦难。你的思想才是真真切切的符合实际的。你才是一个唯物论者。反之,物质优裕、享受奢华,便会想入菲菲、脱离实际。中国古代的不少名士,当今的不少文人均属此类。
任何人的成长都包含着对于社会的“适应”与“不适应”。什么是应该“适应”,什么是不应该“适应”的?“适应”只是让你懂得和学会做人、做事的规则和能力,这是社会层面的;而“不适应”就是保持自己在人格、思想上的独立性,这是精神层面的。正是这种“独立性”,你才拥有改变世界的智慧和勇气。不是因为“适应”社会,我们才去改变它,恰恰是因为“不适应”社会,我们才需要改变它。
洞察人世间的丑恶,你仍须砥砺前行。重要的是我们应向何处去?
21世纪,我们已经从跟追随者变成了探路者。所以,思想的创新对我们而言是必须拥有的。
任何真理总是“偏面”的、相对的,它始终以某种特定的视角关注世界。所有追求“全面”的想法,往往流于平庸。
辩证法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或思想体系,然而它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我们总是心怀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就永远缺乏拥抱这个世界的胸怀。
当今流行生前追思会,真是荒谬绝伦。即便是传统的追思会也未必真正做到盖棺定论。真实的评价与追思往往留存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某人位高权重而目空一切,恰恰证明他内心狭隘、无知和贫乏。
冷眼观察这热热闹闹的繁华世界,内心却深感苍凉!
常识需要时时拷问,谬误应该每每颠覆,偶像必须不断亵渎。
君子的言行似乎与老农并无二致,如纯朴、善良、厚道、率真等等。其实不然,君子是经过长期自省、自修、自律的历炼过程,有着深厚的道德积淀。所以,君子应该是一个自觉的人,是一个智慧、勇敢、有担当的人。而老农尚处于原始本能的状态,他的言行是自发的。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将人之道德境界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即:自然的境界、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天地的境界。老农应处在自然的境界,属最低层次;而君子属道德的层次,仅次于圣人的天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