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易地扶贫安置”老年群体服务? | 社工课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张玉坤
单位 | 贵阳市乌当区创新蔚蓝社会工作服务社
自2020年6月以来,社工站社工联合地方民政局、地方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以易地搬迁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帮助搬迁老人解决适应性问题,帮助老人适应角色转变,增强其社区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社区,产生归属感。社工运用社会工作者专业方法,针对易地扶贫安置区2000余名老人自身、家庭以及社区融入开展针对社会工作服务。
一、社工站开展服务的三个时期
1.开拓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在社工站成立初期,由社工服务机构督导以及有丰富经验的一线社工,带领社工站三名社工所开展的开拓性工作,其内容包括与社区负责人的联络、了解社区老人的基本状况及需求评估,主要形式为走访社区、问卷调查和入室访问等。每周每月固定时间对社区居民进行走访和回访,并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在妇女节、建军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假日在社区中心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老人从家中走出来打下基础。
社工在走访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
这个阶段主要成果有:服务社与社区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经常参加活动社区老人的基本档案,并促使成为社区志愿者,形成社工+志愿者的社区服务模式,更好的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2.探索期
在社区服务方面,社工站努力改变以社区活动为“活动阵地”的服务模式,向社工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转变,着手开展外展服务,努力走进易地扶贫社区老人的生活中,了解居民的(文化层次、生活水平)社区居民群体状况,并寻找服务对象开展入室服务的个案服务,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阻碍,比如社工在身穿工作服,来到访问对象家中,对方不能很理解社工的角色和前来的目的,笼统的认为社工=政府人员的观念,带着这样的观念,社工不能很好的为访问对象提供解决办法和面临所遇到的困境和问题。
面对这样的僵局,社工站的社工将“志愿活动”拉出社区活动中心,选择在社区里开展活动,社区志愿团队应运而生,最大突破是将志愿者的“舞台”搬到了社区广场、小院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除了“娱乐”之外,还加入了老人健康知识、居家安全小知识等跟社区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3.成熟期
通过前期的开拓和摸索期,志愿服务活动每月每周固定开展,同时与当地学校沟通交接后,在每周三的下午放学后,老师带着同学们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以敬老、爱老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定期给社区老人开展“象棋、趣味运动会、文艺展示”等志愿活动,为社区老人带来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社工服务站的志愿服务能够有序而平稳的进行着。
这一时期,社工从组织策划者转变为协助者,让社区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使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能够真正的实现“助人自助”的服务模式。
二、站点特色亮点
社工站入驻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后,计划第一年度将重点服务安置区内的困境老人,打造“锦瑟年华”困境老人服务计划,针对困境老人,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服务内容:
1.针对社区内困境老人开展社区参与类活动、健康类服务、情感陪伴服务,提升困境老人的支持网络和社会参与度能力;
2.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料者开展情绪疏导、互助支持性、知识技能、兴趣类等小组缓解照料者的心理压力和丰富照料者的生活。
在重阳节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
3.针对社区内空巢老人家庭,开展“你话我知心相牵”“你扶我助手相连”“你唱我随形相伴”三个板块,组织社区空巢老人开展相互陪伴情感支持服务、群体互助的支持服务等。
三、具体服务如下
1.针对社区困境老人的健康需求方面,社工站联合当地社区卫生中心开展了“义诊服务暖人心,科普宣讲进社区”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和“义诊送健康,志愿暖人心”服务活动,促进困境老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健康管理能力。
2.针对空巢老人及计生家庭的情绪疏导需求,社工站以及志愿者开展了入户陪伴、情绪疏导、节日慰问,个案服务等,促进病残老人社会支持网络的提升,情绪得到疏导。
3.针对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料者的缓解压力的需求社工站开展了“治未病,养天年”老年人健康养生小组,“邻里守望,夕阳绽放”老年人互助支持小组,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支持,学习压力缓解方法,在手工制作学习中放松心情,缓解老人压力。
社工带领社区妇女制作鲜花
4.针对困境老人及计生家庭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的问题开展了中秋、重阳、元旦、妇女、感恩节、元宵、母亲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制作月饼活动,包饺子活动、趣味运动会、插花体验活动、手绘团扇活动等兴趣类活动。
四、经验与做法
1.聚焦——服务对象聚焦
针对易地扶贫安置区的社区具体情况,聚焦于重点的服务对象,街道老年人群体,尤其是困境老人。通过开展针对性、适切性的服务,逐步使困境老人走出家门,走入社区,融入社会。
2.支持——物质资源支持、志愿服务资源支持
社工站通过链接街道辖区内、外的爱心企业、商铺、高校、医疗等各方资源,为特定的服务人群提供一些物质支持和志愿者服务资源支持,满足他们一定物质基础条件下的精神需要。
3.服务——三大社工直接服务即身心陪伴服务、居家生活服务、社会参与服务
(1)身心陪伴服务
为困境老人提供可持续的身心陪伴服务,通过志愿者结对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扶,让老人感受到被关怀被重视被尊重,破除孤独感,进而减低身心压力。
(2)居家生活服务
针对困境老人多方链接和挖掘志愿者资源,通过“党员+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生活帮扶服务,协助他们解决日常的居家生活问题,使老人日常生活舒心、放心。
(3)社会参与服务
为困境老人提供左邻右里、社区伙伴的交流和社会融入活动,增强困境老人的社会联结,提升其社区参与度和社会融入度。
“四下沉”——社工、方法技术、资源、专业督导支持下沉社区。在社工提供服务过程中,社工本人通过开辟社区分站,为社区带来专业方法和技术同时也带来物资、信息、人力资源的下沉。同时在每月会有固定督导跟随社工同步进行社区走访,了解社工工作困难,进行现场沟通和指导社工开展工作。
五、项目成效
随着项目的进程,活动的开展,逐步带给老人们改变,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建立起了深厚的关系,逐渐增强社区老人们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陌生社区转变为熟人社区。通过每个月的大型社区活动、节假日联谊活动等,促进志愿者团队的规范化自我管理和有序化自我发展,能够更好、更有效的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并且在活动互动中发展新的人际关系,获得价值感,增进社会能力建设。
1.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与传统的公共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相比,社工站的服务更具有专业性,这种专业性能够让社工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每一个易地安置区移民的需求,无论是帮办服务,咨询服务,心理疏导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多样化的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特点,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效率。
此外,社工站聚焦发展需求,民生需求,将回应群众需求作为服务开展与服务创新的主线。为了提升服务效率,社工站入驻在易地安置社区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正在探索通过综合窗口实现预估、接案、反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切实发挥便民利民实效。
2.建立社区居民与社工的“桥梁”,了解社区居民需求
社工站点经过半年时间的服务,开展各类契合居民需求的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认可,如开展的小组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新的面孔慕名而来,并表示参加完很受益,还有社区活动,有很多居民能够说出我们举办的活动,甚至有些居民积极做社区的义工,协助我们开展活动。目前有一些老人慕名而来看看我们社工站开展哪些服务,如果感兴趣就立即报名参加,有些迟些版面未能参加的感觉很遗憾,希望我们能够多多开展活动。有些接受我们服务,问题得以解决后,向我们表示感谢。
社工为社区老年志愿者团队开展志愿团队培训活动
3.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共同促进社区发展
社区培育方面,社工站在望城社区,累计在册登记志愿者50名名,新建志愿队伍3支。环保志愿服务队、文化志愿服务队、治安志愿服务队、医疗卫生保健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活动协助、参与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服务及活动有记录。社工站能够积极运用贵州省志愿者资源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包括志愿者注册、发布服务活动信息等。环保志愿服务队、敬老志愿服务队、治安志愿服务队、医疗卫生保健志愿服务队
社工站必备!
有顶层设计的政策解读
也有接地气的范例介绍
内容系统全面
扫码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