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特别爱炫耀

我们是不是发现,我们中国人特别爱显摆,特别是当有了一定的财富,有了一定的权力,有了一定的成就以后,总想着在他人,尤其是在同龄人、同学、同乡面前炫耀一番,高调宣示自己要多牛有多牛。这样的人往往被人称之为太高调了,想低调都不行。

还有人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总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想向人吹嘘卖弄。但又怕别人说自己城府不深,不会谦虚,太高调,就默默告诫自己低调一点,低调一点。于是,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虽然他嘴上不说,但从他脸上张扬的神情,别人一看就知道他在装B显摆了。

低调确实很难,不是每个人想低调就能低调的。首先你得有低调的资本。也就是说,你原本可以高调,但你选择不高调。其次,你要能抑制住高调的冲动,收敛自己的品性,修养自己的品德,锻炼自己的平常心,只有这样才能处变不惊,笑看风云。

我们翻开《道德经》,里面给了我们很多低调的智慧。如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德行就是水的德行,因为水低调,它善待一切而不争,它能藏污纳垢安然处下。

如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只有甘于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才能做到谦虚不骄傲,纯真不做作,纯朴不虚伪,这才是低调的表现。

如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如果太过高调,往往带给自己的是灾难和伤害,所以人要学会韬晦,能够隐藏自己的光芒。

在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谦卑是自然万物生存的基本品质,无论自己有多高、多大、多强,都要学会谦卑低下。

如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低下能海纳百川,圣人谦虚礼让能有容乃大。

如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还要学会谦退柔弱,不处处逞强。

如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还要学习水柔弱卑下的态度,能够藏污纳垢毫无怨言。

史学家班固在总结道家思想时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道家人自守和自恃的无非就是“清虚”和“卑弱”,这也是道家处世的宗旨。

清是什么?就是让自己冷静、稳重、理智和沉淀,避免急躁和浮躁。虚就是要有宽大、谦逊的胸怀,能包容万物,不自满,坚持勤学习,多请教。卑是什么?就是善于处下,甘处下流,能够忍受屈辱诟骂和艰难困苦,做到处处低调。弱就是主动守柔,主动示弱,因为太过刚强,则很快走向死亡。

所以,要想低调,为何不学一下道家,做到“清虚”和“卑弱”,如果我们做到了,那么到时候我们是不是不低调都不行了。但我们仔细想一想,要做到“清虚”和“卑弱”,又谈何容易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