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河岁月】颍水行系列之六: 太和,一碗麻糊,承载多少人的饮食情怀

  当你漫步太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当地的早点小吃,麻糊。
  太和人的早餐桌上,麻糊是主角。
  记得儿时,能进县城喝碗麻糊,甭提多高兴了,对于那时,喝一碗麻糊,是多少奢侈的事。
  一碗小小的麻糊,看似简单,实则内在精致复杂。
  厨师们偏爱它,因为它制作工艺简单,食客们偏爱它,因为它爽口味美,营养丰富。
  太和人的每一天,是从一碗热腾腾的麻糊开始的。
   一碗麻糊,分咸麻糊和淡麻糊,一个色泽橙黄,一个颜色浓白,两种味道,两道风景,满足了太和人挑剔的口味。
 当你坐在摊前,手一招, 浓白粘稠的淡麻糊,上面有煮得熟烂的黄豆,送上你的手中;碗中央撒上的那抹绿色的菜头和芝麻,给看似寡淡的淡麻糊配以色彩,增加了诱惑感,勾起你的食欲。
  做麻糊原料,主要有豆浆和米浆,经过两者打磨,相互融合,口感绵软温润。
  磨豆浆的工具最好选用传统的石磨,因为石磨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豆浆的口味,赋予豆浆以最纯正的口感。
  黄豆的选择,最好选取太和本地颗粒饱满的大黄豆,因为少了这些土生土长的黄豆,绝对做不出正宗、温润的淡麻糊。
  看似简单的绿菜头,也暗藏着太和人关于时节的智慧,冬天放芹菜,夏天放豆角。
  清淡的淡麻糊,是许多小孩和口味清淡的食客的喜好,舀一勺淡麻糊,挑几粒黄豆,加几粒豆角,味道更鲜美。
  相对淡麻糊而言,咸麻糊满足了重口味食客。
  看似一锅煮的咸麻糊,里面却有大学问。因为对于制作者而言,麻糊的咸度,必须拿捏恰到好处,咸一分或淡一分,都会影响咸麻糊的口感。
  要做好一碗味道上乘的咸麻糊,要在祖传配料的汤中,加入黑芝麻、花生米、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先大火烹制,而后小火慢熬,花生、豆腐皮丝、面筋、香泡干等食材在锅中相互碰撞,彼此交融,成就了这碗美食。  
  一碗好的咸麻糊,应给食客这样的口感,既有嚼头又牙齿一碰即碎,绵软与坚硬,完美结合,是咸麻糊的最佳口感。
  麻糊,无论咸淡都受人们的追捧,成为太和人舌尖的宠儿。
 关于麻糊的起源,很多人都说不上来,甚至那些世代卖麻糊的人,也无法准确说出它始于何时何人。
  有一种说法,传说南宋年间,金国名将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大战之后南下,大将韩昌带领金兵驻扎在旧县镇(原太和县老县城)。
  金国军士多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爱喝马奶,但中原农耕地区,马奶贫乏,即使金兵对当地老百姓威逼利诱,也难以搜集到足够的马奶。
  面对金兵的无理要求,富有创造力的百姓们决定创造一种“马奶”。
  一开始,他们用豆腐制作,但做出来的“马奶”,色黄味苦,口感不好。
  而后,他们尝试以大米为原料,用小石磨精磨,过滤去渣,再用地锅的大火熬煮,最终做出的食物,粘稠纯白,香气四溢,也没有马奶的腥味。
  金兵品尝后,大受欢迎,虽然吃得很满意,但这些挑剔的兵,嘴上却说“马马虎虎”,由于“马虎”与“麻糊”谐音,后人便称之为麻糊。
  这个传说,在旧县镇流传很久,但由于年代久远,其真实性已难以考证。不过,这种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
   如今,麻糊的味道,已经弥漫在太和的大街小巷,它不单纯是一种小吃,更是太和厚重历史文化的诠释。
   往往,一种风味美食,就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只有经过代代相传的美食,才会打上历史的印记,才会经久不衰,成为当地人不可缺少的一种饮食情怀。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