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天地之气生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所以人身之气,实为天地之化气。

地气上为云,则是阳气上升的过程;天气下为雨,则是阳气上升,阴阳相交的结果。

中药之中,黄芪和知母的配伍,就是为了实现天地之气的交感。黄芪温升补气,知母寒润滋阴。天要下雨,必须依靠黄芪补足阳气上升的力量,依靠知母来制造阴云,二者相结合,颇有《易经》乾卦彖辞云:"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之妙。

关于黄芪和知母搭配的方子,首推十全育真汤:

野台参(四钱) 生黄芪(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骨(捣细,四钱) 生牡蛎(捣细,四钱) 丹参(二钱) 三棱(钱半) 莪术(钱半)

这个方子主要治虚劳,脉象弦数细微,皮肤粗糙、干燥、角化过度,形体羸弱,饮食不能增强自身筋骨的力量,或者是自汗、喘促,寒热不时,多梦纷纭,精气不固等。

关于脉象,如果遇到脉数的情况,除了阴虚之外,还可能是元气虚弱到极点,而不能支撑气血的正常运行。所以,当一个人跑完步之后,其脉必数。因为一个人力卷之时,其气必虚,只是跑完步后稍作休息便可恢复。而元气虚弱者,便很难快速恢复。

如果遇到这种虚劳的病症,如果纯用补药,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反而出现雍滞。因此用补药(台参、黄芪)加理气药(三棱、莪术)。

经过临床时间,张锡纯发现,如果理气药多于补药,脉跳动速度加快。如果补药多于理气药,脉就会逐渐趋于缓和。因此,脉象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血分的盈亏,同时也取决于气分的强弱。

因此方中用补气的野台参四钱,生黄芪四钱;而用理气的三棱三钱,莪术三钱。并以此得出一个结论:虚劳之症,补气药物力量要强于理气药物力量,不能只补不理,也不能理过于补。

当然,这十全育真汤的用法用量,也不可照搬照抄。

例如,要权衡黄芪补力和三棱、莪术破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症状,进行药物的配比调整。有的人喝了药,愈发感觉气不足,这个时候就要增加黄芪的量,或者减少三棱、莪术的量。而有的人喝了药之后感觉发闷,这个时候就要多用三棱、莪术,而少用黄芪。

再比如,要权衡黄芪的热力和知母的寒力。有的人喝了中药之后,感觉热,就要增加知母的用量或减少黄芪的用量;有的人喝了中药之后,感觉冷,这就要增加黄芪的用量或减少知母的用量。

因此临床用药,必须要细心斟酌,才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