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周运动”谈一轮复习的有效性参考论文
摘 要:按“考点自测—知识梳理—典型模型—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环环相扣,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既有利于掌握基础,又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顺利完成方法、能力的迁移,高屋建瓴,俯视高考,并能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实际服务。
关键词:分类归纳 理解本质 思维能力 有效教学 教学模式 高考物理
一轮复习是学生弥补高一、高二知识缺陷的重要阶段,所以一轮复习要重基础,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方法能力的迁移,所以一轮复习要兼顾知识梳理、典型模型、创新能力三方面,方为有效。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才能更有效。以“圆周运动”的一轮复习为例,我按“考点自测—知识梳理—典型模型—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环环相扣,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既有利于掌握基础,又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顺利完成方法、能力的迁移,高屋建瓴,俯视高考,所选例题多半与生活应用相关,所以同时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更科学地运用物理知识为生活服务,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悦的回忆中,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
一、“考点自测”的目的既为了暴露常见错误,又为了归纳总结、知识梳理
课堂伊始,先用三个小题目,让学生根据直觉快速反应,检查学生对圆周运动的应用有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展示“考纲”要求,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完成“考点自测”题目,对照考纲,从常见错误和思维障碍的突破入手,梳理圆周运动知识要点:运动学量、动力学规律、临界问题。这样比老师直接开始平铺直叙地梳理知识效果好。因为调动了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主动思考、总结、对照书本资料检查自己归纳是否完整,也培养了他们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
我通过传动结构的例题让学生总结“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知识及传动结构的应用,并用“无极变速器”的设计引起学生对科技发明的兴趣,为学生大脑注入兴奋因素,增强课堂活力。
通过物体随圆盘匀速转和加速转时静摩擦力的分析,归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合外力的关系,且自然引出下一知识点“离心运动”,也为临界问题埋下了伏笔。
二、“知识梳理”是为实战应用作导向,“典型模型”的分析让学生展示
“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动力学规律)”是重点,也是“临界问题”难点突破的前提,需要学生互动演练,尽量展示学生思维中可能出现的困惑、常见错误,教师则引导学生从知识梳理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对应每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让学生悟出自己的思维习惯的缺陷所在,从本质出发,再建良好习惯,顺利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运动力学应用要强调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明确合外力与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关系,要养成受力分析的好习惯,明确圆轨迹所在平面、圆心、半径,才能正确运动F向=mv2/r,得出正确结果。这需要老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点拨,才能让学生豁然开朗,明确本质,而不再犯常见错误。
分“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的“典型模型”,找出向心力的来源及方向,正确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又为下一步“临界问题”做准备。这样分类,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火车转弯之类的水平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分析,很多同学看到斜面就以为合外力沿斜面,是没有养成将运动性质与受力条件对应的习惯,应培养他们首先明确运动性质,加速度方向,再看合外力条件的习惯。可以用相同物体不同运动性质对比的例题让学生获得深刻印象。只有“典型模型”非常熟练了,才能轻松应对高考创新题中的变式题,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典型模型的分析”一定要学生充分展示其思维细节,教师也可利用这种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常见错误的产生原因,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建立良好习惯。这部分课堂上尤其要以学生为本,多互动,少讲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三、“临界问题”是动力学极限情况的延伸,从离心、向心、圆周的条件理解
“典型模型分析”时,就渗透了“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仍然指导学生从牛顿第二定律的本质入手,分析两种临界问题,由于弹力极值及方向引起的临界问题和由于静摩擦力的极值及方向两种可能性引起的临界问题,顺利地从实际向心力的极值得出速度、角速度或半径等的极值。从圆周、离心、向心运动的受力條件区别,明确圆周运动临界问题的本质。这样学生的思维过程会有一个万宗归一的感觉,真正做到“书越读越厚后,又越读越薄”,知其所以然带来的轻松感会让他们更有兴趣应用和继续学习。
四、高考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及课堂训练策略
若是此专题的第一节课,可把高考对创新能力的考查题放在最后,给学生提示点破一下,高考出题人的意图,考查的是什么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如何训练自己的这种创新能力。比如,用比较类的选择题说明考查比较思维能力时,我们要善于抓住相同点,使比较过程简便;用斜面上的圆周、电场中的圆周说明考查类比思维能力、模型思维能力时,我们要在熟悉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将合外力与以前模型中的合力类比,从而更快捷得出结果和解题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要考查我们的建模能力,比如用童非单臂大循环的题,考查学生是否先知道分类,是类似绳模型还是杆模型,半径又指什么?为什么不知道半径也可求出最低点的最小臂力;临界问题考查极限思维能力;与图像综合类的问题的常规解题思路等等。
只有学生对这些思维方法养成了好习惯,才能结合平时扎实的基础,熟能生巧地变通,灵活应付高考创新题。
有效的课堂应该思路清晰,条理清楚,板书流畅,通过联系生活和从已有知识迁移的讲解,把枯燥的概念、定义讲得通俗易懂;有效的课堂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难易适中,尤其突出在备考中如何运用知识点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复习课的有效性还表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改变“教”和“学”的方式,通过学生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导”出学生的主动“学”,“导”出学生的“讲”和“评”,学生的讲解和评价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参考论文
参考文献
[1]张思明.走进高中数学新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9.
[2]成都市教育局课改办.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资料汇编(三).2017.8.
[3]帅厚梅.以问题为主线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以“圆周运动”一节为例[J].物理通报(3),2016.
参考论文链接:http://a.shayumeichuang.com/index.php?c=show&id=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