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整本书阅读如何落地落实

新课程强调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高度重视古代经典文学的研读与交流,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的落地落实。

在认知层面,明确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意义。

以《史记》为例,众所周知,2019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三套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均取材于《史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商君列传》《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020年高考Ⅰ卷全国作文,围绕齐桓公、管仲、鲍叔牙考查“历史人物评说”。国家命题考试中心对国学经典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作为一部公认的伟大的文史经典,《史记》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地位,值得首推研读。我们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史虽旧作,其命维新。学生多阅读史传经典文学,小而言之,可以拓展知识视野,提高文言文的解析能力;大而言之,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逻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可明得失,可知兴替。

在见识层面,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文史经典。

仍以《史记》为例,进入5G新时代,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史记》?我们首先让学生明白,《史记》是重要的元典,如果不读《史记》,可能连《汉武大帝》《楚汉传奇》等影视剧都看不懂,遑论理解古人思维和中国文化。今人读史,未必都要做专业研究,也不是要我们盲目崇拜古人或苛求古人,而是要穿越历史的烟尘,既要“入乎其内”——通过文本,设身处地,走进那一段特定的时空维度,与历史人物同频共振,感受他们的兴衰荣辱、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又要“出乎其外”——能够站在现代文明和新时代的高度,读出一种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悲悯情怀,读出一种对历史规律的理性思考,读出一种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在操作层面,力求做到循序渐进与点面结合。

一是增补重要篇目。为引导学生整体推进《史记》研读,我们在学习《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的基础上,给学生补充《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等篇目,作为经典文学的补充。二是推荐重点人物。以知名人物为经线,重点推荐的篇目或人物主要有《孔子世家》《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商君、秦始皇、李斯,苏秦、张仪,战国四君,汉文帝、景帝、武帝,张良、萧何、韩信,李广、卫青、霍去病,屈原贾谊等。三是探究人物命运。以重大事件为纬线,以问题为驱动,引导比较探究,比如项羽为什么会兵败自刎?刘邦所封的功臣哪个功劳最大,哪些得以善终?四是物化读书成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检验读书效果,每周或每月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还专门开设《<史记>人物选讲》校本课程,倡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写成读书报告,在课堂上开展读书分享或写成文章发表。

在个性层面,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选择。

比如《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由于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一些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性别不同的学生,其兴趣点亦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有序推进整本书阅读,可从中学起步就安排学生阅读《红楼梦》,并提供“菜单式”的读书指导,努力做到“多线并举”:一是梳理四大家族主要人物关系图表,让学生理清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二是聚焦人物形象,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人物进行品评、赏析;三是分享经典情节,比如“木石前盟”、“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黛玉葬花”、“香菱学诗”等,让学生通过读书分享或课本剧表演的方式,再现精彩瞬间;四是赏读经典诗词,比如《西江月》《葬花吟》《枉凝眉》以及人物判词等,让对古典诗词感兴趣的同学找到一方自由发挥的园地。多样化、有个性的阅读菜单,会让同学们兴趣盎然,进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阅读成果。

在新课标下,推进整本书阅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方法策略当然有很多,以上是我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品读经典文学,传承优秀文化,让整本书阅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