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
|
||||
本报讯(记者 成燕 通讯员 王羿 文/图)博物馆是一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号。2020年即将精彩收官,郑州博物馆建设进展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正式备案的各级各类博物馆38家,其中国有11家、行业5家、非国有22家,三级以上博物馆7家,馆藏文物30万件,珍贵文物10万件,平均每年举办各类展览100个,主题宣传社教活动300场次,接待观众500万人次,一个“主体多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正在形成。 博物馆建设全面提速 据了解,为全方位提升博物馆的档次水平,我市把建设一批高层次、高质量的国有骨干博物馆作为重要抓手,全面构建黄河文化、中原文化对外展示的“新窗口”和城市“会客厅”。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的郑州博物馆新馆以弘扬中原文化为切入点,突出郑州地域特色,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方式,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原文明展现给国内外观众,已于今年建成正式开放。总投资5.3亿元、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郑州市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于今年年底左右建成试开放。依托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中原考古研究展示中心项目已正式开工。此外,黄河国家博物馆、郑州樱桃沟早期人类起源遗址博物馆、郑州运河遗产博物馆、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天文博物院、二砂工业遗产博物馆、北伐战争纪念馆、南水北调博物馆、青台遗址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也在谋划推进中。这批高档次高质量国有骨干博物馆建成后,必将对我市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文化支撑。 百家博物馆工程稳步推进 2019年5月,《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印发。《方案》提出,“经过三年努力,全市博物馆新增100家以上, |
市域内从3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发展到1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数量达300个以上,年观众量达2000万人次以上,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力争达30家以上”。各县(市)采取“1+2+N”的建设方式,即各县(市)必须建设1家综合性博物馆,2家专题(特色)博物馆,N家非国有博物馆。市内各区及四个开发区以“2N”为主,必须建设2家专题(特色)博物馆,N家非国有博物馆,市直各相关部门、各行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建设行业博物馆。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市政府每半年召开由各县(市)区一把手参加的专题推进会,安排部署博物馆建设工作。市文物局组织多个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巡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予以协调解决,并派出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目前,全市百家博物馆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实施提升改造工程
除了新建博物馆,我市还通过对现有博物馆的改建、扩建,提升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在博物馆提档升级方面,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二七纪念馆、新郑市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4家博物馆由三级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作为非国有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市三级以上博物馆已达7家 。
在今年的博物馆评估定级中,根据中国博协的初评情况,又有3家非国有博物馆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在精品展览方面,我市每年都有2至3个陈展被评为省级以上精品展览,如郑州博物馆的《古都郑州》《君子四艺——琴棋书画艺术展》《天工追梦——郑州古代科技文物展》、二七纪念馆的《千秋二七》、大河村遗址公园的《星空下村落》等。同时,相关部门还注重文化交流互鉴,引进省外国外高质量展览,如引进的《清高宗乾隆皇帝展》《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藏珍宝展》《哈萨克民俗风情展》《法兰西的雄鹰——拿破仑文物(中国)巡回展》《白色金子·东西瓷都——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大展》等深受观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