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器到底有多珍贵?
成化瓷是中国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成化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画面清澹雅逸,青花瓷在成化时风格为之一变,其呈色由浓艳变淡雅,成化青花被推为明代八大时期之冠,精雅绝伦。
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 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色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
成化青花瓷除早期部分产品用苏料烧制,主体用料为国产的平等青料。青花柔和淡雅,呈色平稳,绘画多用双勾填染法,少有接笔,这点与雍正不同。
成化青花瓷器胎質潔白、細密、胎體秀美而輕薄,有的近似於脫胎。施釉潔白肥腴,釉質獨特,潤如凝脂,呈半透明狀,若迎光透視,隱約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這種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特徵。
成化时期胎质细腻纯净,绝大部分胎体轻薄,修胎规整。胎厚者,质如美玉;胎薄者,玲珑透体,几欲类同永乐脱胎器。同时,迎光透视下,胎体多显肉红色,这是明代胎体的共同特征,也是区分成化与清仿瓷器时不可忽视的一个特点。常见露胎无釉的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称作“糊米底”,此亦为成化器的特有现象。
从传世品和出土物看,成化御窑釉里红瓷器主要延续宣德时期的装饰技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以铜红彩描绘图案纹饰的所谓「线绘釉里红」;二是鲜红釉的局部使用,被称为「宝烧」。所见成化御窑线绘釉里红瓷器有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云龙纹碗、盘等;鲜红釉局部使用的釉里红瓷器见有瑞典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收藏的一件釉里红三鱼纹碗,景德镇明代成化御器厂遗址也出土了当时落选被打碎的这种碗的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