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不止于黑白,言辞婉转而有曲直

阅读第1175天
今天和一位老师沟通,聊到了最近她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帮她一一进行了解答。谈话的尾声,她告诉我周六晚上有事,可能课程没法上。
我了解缘由,发现确实没法上,就问她打算怎么处理。她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跟学管老师说啊,周六晚上有事,上不了课。
我听完后,摇头苦笑。这句话听起来没问题,但是会让人不舒服。于是教她应该这样这样说,她听完之后,眼睛发亮:原来还可以这样!
01
我是一个嘴很笨的人,虽然理论知识不错,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还是偏弱。今天看完书在梳理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年轻时候干的一件蠢事。
彼时,和几位朋友,还有两三位朋友的朋友聚会。席间你来我往,气氛就较为熟络了。这时,一个女生正好在吐槽她的男朋友。
由于这个妹纸是朋友的朋友,我就没有插嘴。但是说着说着,参席的人也卷入进来了,我也被突然cue到:你觉得该怎么处理好?
我当时也是愣头青一个。听完那个女生的抱怨,感觉她的男朋友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我就随口说了句:如果真那样,可能不是很适合在一起。
没错,脑子短路下说出了那句话。说完之后,更尴尬的发生了,她男朋友专门送给她的礼物到了。全场气氛,顿时凝固。
后面发生的事情就不再回忆,都是血泪教训啊。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调理人真不好当!不管是同事、朋友关系,亦或伴侣关系。
因为你一旦介入进来,看起来是“躬身入局”,那就得做好被炮火波及的准备。
我没做什么坏事啊!你做没有坏事不重要,只要介入,就有这种可能。
几年前,曾经和某位女同事聊天,由于比较熟悉,就随口关心了下生活。没想到和我谈起了她男朋友的很多事。
基本上是非常零碎,而且抱怨居多。动不动问我一句:你说是不是吗老闵?
我当时怎么回答?很简单。
我说,某某对你还是不错的,听说还给你准备了什么什么,还专门为你做了什么什么。
其他的,就没怎么说了。找个了借口,就匆匆结束了话题。
和这个女同事沟通,是比较累的,为何?我相当于莫名地被参与,变成了“中间人”,进行她和她男朋友的感情调解。
我能够怎么做,附和她?绝对不行。
今天在我面前抱怨,我附和了,那么哪天就会传到她男朋友耳朵。毕竟,人家的关系我肯定比不了。
我说了好话有没有好处?不知道,至少在那种情况下应该没有坏事。
02
真正当中间人,最关键的是什么?不知道。但是我了解一点,就是尽量不要添油加醋。
也许有人觉得,既然当中间人,应该不会如此吧。难说。
一来,世上的人多种多样,你也不知道人家到底如何;二来,有时候也是为了达到和解的目的。
在他的一番添油加醋鼓动下,也许就让双方意识到严重性,从而握手言和了呢?然后呢?
言和的这两方也许还是会感谢下中间人嘛,毕竟这是一种礼仪嘛。不过,接下来也许就会有趣了。
两人会不会感情更好?会不会开始来“对下账”:某某告诉我,你觉得什么什么,你说什么什么。
这样对账的后果就很喜庆。就真的变成里外不是人了。
那是不是中间人不当了呢,也不一定。如果两方确实不太熟,那就不要趟浑水。
有的人是天生的热心肠。可是,热心肠不一定就能得好报。就像之前谈到的,做好事和有没有好结果,是两回事。
如果真的是很熟悉,很好的朋友需要你当和事佬,那该怎么做?多听少说,言好避坏。
肯定会至少有一方在你面前抱怨,另外一方怎么怎么不好。人们确实喜欢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这也正常。
但是,肯定不能瞎附和。就像有时候我要参与疏导家长和学生关系,家长说娃娃就是笨得很哪,举出了一堆例子。最后问句:闵老师,你说是吧?
人在别人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脑子也会短路,会被带偏。所以,很多人就附和一句:嗯,对!
好嘛,那就表明你是“自己人”,你也同意他的意见,也是和他一样的想法了。接下来,你就是直接面对炮轰了。
所以,要么选择置之不理。家长有时候说到孩子不好的,甚至说到自己伴侣不好的地方。我怎么办?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在这里,微笑点头也不要有,也可能会被误会成附和。
但是,谈完之后,家长清醒了,想到你觉得娃娃很笨。那么你这个老师就不是一个好老师了哟!
要么沉默,要么微笑。当然更好的是另外两种,转移话题或者说对方好话。
如果说的内容你不是很熟悉,就不要接话,说其他的;如果你了解点,就说些好话。
比如家长说孩子笨,让她脑壳痛的很。我就说,孩子还是多孝顺的,当时母亲节还给你送花,现在的孩子没得几个做得到了。
家长可能还是会骂一句:这个混小子买花的钱还是前两天找我要的,还省下了十块钱。
实际上,这时候她心里就是美滋滋的。
03
有的老师很负责,教的也好,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同,就是这里栽了。不会说话,不会说正确的话。
正确的话,是指在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不是指这句话本身对错的问题。
我在家长和学生面前会说什么?七分夸三分批。每个人都是有虚荣心的,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在家长面前夸孩子,孩子也是希望得到父母认同的,哪怕他看起来不在乎。
对于家长,能够有老师这种身份的人去表扬自己的孩子。虽然嘴上还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还是很高兴。为何?脸上有光啊。
同时,还是要适当地说下孩子的问题,而且是家长也基本上知道的。但是,要注意,不要贬得一无是处。
你不说孩子的问题,光说的好的地方,家长觉得这个老师太软了。
你说的太重了,或者家长不清楚的问题,可能这场会谈就崩了。
如果是和家长私下沟通,那么可以谈点重要的问题;熟悉一点之后,谈一些家长没注意到的问题,这时候她才会相信。
可是,你说了这些问题,孩子会高兴吗?因为家长肯定会找孩子麻烦吧。没关系,我会提前和孩子说。
这里,就涉及了前面我说中间人这个角色。我和家长要说孩子问题,会提前告知孩子,我要说什么,也没夸大。
如果孩子想让我放手,可以,表现要好点;如果表现有问题,那么也告知家长,但是学生提前做准备。
同时,更关键的是,防止家长添油加醋。因为很多家长会自己“脑补”,把一颗火星,活生生变成了一场火灾。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就更悲剧了。因为这就说明这个家长是脑残晚期啊。学生知道我不会故意夸大,那肯定就是家长故意甩锅喽。
没错,如果介入两人亲密关系的调解,也可能出现这种问题。提前把你和一方说的话,告知另一方。
一来表示坦诚,二来防止后面被某人甩锅。
两人和好,总会有人是有问题的,但是这个问题不可能信自己承担吧。那失去作用的中间人,不就是很好的替罪羊吗?
【结语】
我们都知道身边很多是是非非,可是也很难规避,因为我们就是在这个大熔炉中。
能够做的,就是静持本心,不掺和就别瞎掺和。不要觉得自己去调解一次就会变得多重要。不好意思,照照镜子,自己真不是那块料。
能够不背黑锅就是幸运,何必还奢求什么调解达人呢?把自己看太重,就是作死的前奏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