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骂我,我哭了;长大后妈妈骂我,我笑了
“妈妈在时,我们就有家;妈妈不在时,我们只能永远的想家。”
作者:每晚·Eve
来源:每晚一卷书(洞见旗下账号)
看到一则视频火了。
视频里几个成年人在做农活,随口聊到“你感觉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其中一个人没有回答,而是站起来喊了一声“妈……”
屋里有位老人立刻回应:“干什么?”
那人嬉皮笑脸说:“没事。”
妈妈爽朗地骂了一句“滚!”
所有人都默契地笑了。
视频下面一句话,戳中了无数成年人的心。
“小时候妈妈骂我,我哭了;长大后妈妈骂我,我笑了。”
是啊,这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有妈在,有家回。
被妈妈骂大的孩子
其实也是被妈妈宠大的
王尔德说:孩子最初爱他们的父母,等大一些怨父母,最后他们会选择原谅。
以前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几年前我才突然领悟。
那年过完春节,我要回北京上班。
妈妈一直催我早点出发,说什么“人多要排队,车多会堵车,别回头赶不上车,又在家赖一天”。
我带着怨气早早到了车站,检票时却发现,身份证落在了家里。
想到妈妈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我决定打车自己回去拿。
没想到,刚回小区,就看到她穿着拖鞋和睡衣,急冲冲跑出来。
一边招手,一边拦出租车。
脸上是藏不住的焦急。
我赶紧跑过去,没想到她却一秒变脸,开始数落我:“你回来干嘛?”
我心虚地说:“回来拿东西。”
她冷笑一声,把握在手里的身份证塞给我。
我握着余温还在的卡片,第一次在临别前抱了抱妈妈,向她道歉,并道了别。
虽然她什么也没说,但是我知道,她的爱都藏嘴里,挂在心上。
《请回答1988》里也有这样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罗美兰。
在孩子面前,她比谁都凶。
看到儿子金正峰赖床,她会不管不顾地掀开被子,用巴掌把儿子打醒。
看到儿子周末呆在家,她会一直啰嗦,直到把儿子赶出去。
看到儿子没有在学习,她更是毫不留情,送出一套暴风雨般的口水。
但在孩子背后,她又比谁都脆弱。
有一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子要做手术,罗美兰表面上还是和平时一样潇洒强势,逢人就说:“瞎担心什么,我一点都不担心。”
但是手术前的晚上,她却越想越害怕,忍不住哭了整整一晚上。
等儿子醒过来,她才哭着跟儿子道歉:
“对不起,妈妈没能给你健康的身体。”
对孩子的爱,是每一位母亲的软肋,也是为母则刚的盔甲。
小的时候,我们只看得到,妈妈外表坚硬的盔甲。
长大后才后知后觉,母爱是如此柔软,一读就哭,一念就化。
只有在妈妈面前
我们可以永远是个孩子
最近,有一位60岁的“老顽童”,因为妈妈火了一次。
那天他跑出去喝酒,一直到深夜九点半才回家,正好遇到85岁的老母亲起床上厕所。
看到儿子这么晚才回来,妈妈生气地骂他:
“你这个家伙,太没有良心了!”
儿子双手抱着头,蜷缩在门口听妈妈的教训,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六十多岁的成年人,而像一个六岁的孩子。
趁老人不注意,他扶着墙溜了进家,脸上还挂着调皮的笑容。
拍下这一切的儿媳妇说:“妈妈就是觉得,孩子这么晚不回来,牵挂。”
这一幕,像极了小时候,妈妈每天等我们回家的样子。
网友羡慕地说:
“这个年纪还能被妈妈管着,有妈妈的感觉真好。”
是啊,只要有母亲在,我们永远可以安心地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孩子。
《机器猫》里也有这样动人的一幕。
妈妈给大雄准备了爱吃的樱桃,可是大雄却一反常态,满面愁容。
知子莫若母,妈妈知道大雄一定做了错事,心里不安,便耐心引导他说出来。
大雄愧疚地扑在妈妈的怀里,一边哭一边和妈妈坦白。
哭完之后,大雄发现了机器猫嘲笑的眼神。
大雄害羞地说:“你想笑就笑吧,不过有时候像小宝宝那样撒娇,心里就会暖洋洋的。”
晚上大雄的爸爸喝醉酒回家,吵醒了大雄和机器猫。
爸爸耍起酒疯来,谁也管不了他。正当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大雄灵机一动,想到了奶奶。
于是他们带着爸爸乘坐时光机,来到了奶奶还健在的时候。
当醉醺醺的爸爸被奶奶叫醒时,他先是满脸的诧异。
听着奶奶熟悉的呼唤,大雄爸爸放下了怀疑,兴奋地和奶奶汇报自己这些年的成绩。
“我现在是一家之主了……”
没想到奶奶却慈祥地说:“不要把所有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
一句话,戳破了大熊爸爸所有的伪装。
他也和大雄一样,扑通一下,扑在奶奶怀里大哭起来,一边喊着“妈妈”,一边委屈地说着自己的心事。
听着爸爸的倾诉,大雄和机器猫坐在外面感慨:
大人真可怜啊,因为已经没有比他们更大的“大人”了,也没有能拥在怀里撒娇或者责骂他们的人。
母亲就是给我们托底的那个人。
她是横亘在我们和生活中的那面墙,墙还在,我们就有地方遮风避雨,墙倒了,我们只能单枪匹马迎难而上。
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妈妈还在
看过央视报道的一个新闻,感动了好久。
视频里一个老人拿着小树枝,不停打着身旁的中年男人。
男人不但毫不在意,反而笑着对镜头说:“45岁能被妈妈打,是很幸福的”。
原来,杜永华的妈妈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严重的时候甚至无法起床。
为了照顾妈妈,杜永华把母亲带到了身边,悉心照顾。
偶然间杜永华递给了妈妈一根棍子,妈妈拿起棍子就开始打他,和小时候一样,轻车熟路。
杜永华猜测,妈妈应该是唤起了打他的回忆。
几次之后,妈妈的意识恢复了很多,也想起了他是谁,过去的回忆带回了她的母亲。
从前出门要拉着妈妈走,现在只要妈妈拿着棍子,就会在后面赶着他,脚步蹒跚。
妈妈想打,儿子就愿意挨,这是杜永华报答母爱的独特方式。
有人问杜永华,被打怎么还笑得那么开心,他反问道“这个年纪有妈打能不开心吗?”
他常常对妈妈说:“你要好好地活,活个两百来岁,我就活一百六,天天照顾你,你天天打我都行。”
老舍说: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因为只要妈妈在,我们就永远是被人疼爱的孩子。
纪伯伦曾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我们从出生时学会的第一句话,是“妈妈”。
可我们却忘了,这一声“妈妈”,需要一位母亲用她的一生去回应。
想吃饭的时候,喊一声妈妈,一定会有美味的佳肴;
想出门的时候,喊一声妈妈,一定会有收拾妥当的行李;
想倾诉的时候,喊一声妈妈,一定会有温暖的怀抱......
妈妈给我们的爱,从来不迟到。
我们早已习惯了妈妈的疼爱和照顾,默认妈妈的爱是取之不竭。
却不曾想,岁月不饶人,最先帮我们抵挡岁月摧残的,也是妈妈。
人生无常,时间从不等待任何人。
对妈妈好,请你,现在就做,片刻不停。
愿我们都来得及对妈妈说一句:谢谢,我爱你。
愿妈妈的每一声呼唤,都能等到我们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