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蒋军晶:特级老师的大白话,没有一句废话,全部都是语文学习的干货

上周的时候,很少推荐教辅材料的我们,给大家推荐了两套有关作文的教辅材料。

之所以给大家推荐教辅材料这么谨慎,是因为学生时代的我就意识到教辅材料的重要性,我有很多同学买教辅都是随便买(也可能是他们爸妈给买的),而我买教辅是要精挑细选的,因为我发现本来时间就有限,好教辅是好老师的经验总结,它能让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全国最好的老师和最优质的资源

我一直都觉得,精挑细选好教辅以及大量的阅读好书,对于我高中之后一直稳居全年级第一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挑选教辅上面,我们想把最好的给你们。

在推荐的这两套教辅材料中,有一套是语文大神——特级老师蒋军晶出的书。有些特级老师会授权自己的名字给别人攒书,蒋老师可不是,他的书都是他自己写的,是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接触不到优质资源的孩子来说,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因此他的名字在语文界也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那天发文之后,咱们有一个读者是小学老师,她留言说:

所以,如果你错过看那天的推文,没有买这套书,一定记得戳这里去看一下。

不过没完呢,我原来和大家聊过,帝呱呱从创立之初,初衷就是打破资源壁垒,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好教育,接触到好理念。

也因此,我们蒋老师做了一个访谈,让蒋老师给我们详细讲了讲大语文学习的要领,同时,蒋老师也指出了一些语文学习中的误解和问题。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在我心里是无价的,它让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已知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情怀和理想,也让我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情。

这篇文章,我真的建议大家收藏,打印,时不时翻出来看看。

诞姐:

蒋老师您好!

特别感谢您接受这次的采访。直接先抛问题吧。

我在和我们的读者群体接触的时候发现,许多家⻓特别纠结孩子学龄前是否认字了,是否写字写的很规范,甚至为此很焦虑。

如果家⻓希望给学龄前的孩子打好语文素养的基础,那您觉得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有什么建议吗?

蒋老师: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一个孩子进入小学,如果他的识字量比较大,写的字规范好看,肯定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要分析的是什么呢?就是这样的“成效”是如何取得的。

以“认字”为例,如果这个“成效”是通过认字培训班,通过一些简单、粗暴的识字书籍达成的,这个孩子的识字优势在入学以后几个月基本上就丧失殆尽了。

为什么?因为常用汉字一共才两千多个,小学一年级需要认读的字也就两三百个,零起点的孩子很快就会追上来。一旦语文学习涉及到“篇章”,一旦课堂里有了多元深入的讨论,那些有见识、有思考力的孩子就开始展现出优势。

但是,如果这些字是孩子在亲子阅读的过程自然而然认识的,一则小朋友感兴趣,因为很少有小朋友会拒绝故事的,尤其图文并茂的故事;二则小朋友的思维在发展,审美在提升。读图,读“字很少的书”也能发展思维、提升审美吗?当然,孩子一旦进入故事,预测、推理、梳理等许多思维活动自然而然就发生了。很多人对绘本一直是轻蔑的态度,我对这种态度一直是轻蔑的态度。

所以给学龄前的孩子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就是阅读、聊天。

当然,很多家长会反问,我很重视亲子阅读啊,为什么我的孩子语文学习成绩比别人弱呢?

我的回答是——因为如果不注重阅读,不和孩子对话,您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差。作为老师,其实我并不愿意在小学阶段就过多横向比较,尽管很多人会用“现实是很残酷的”来反驳我。

诞姐说:

想要给学龄前的孩子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就是大量的阅读、聊天,我太认可了,这也是我反复和我们的读者聊的,也是我和我儿子小胖的互动过程。

前几天,我和我同事还聊,快6岁的小胖,似乎一下子到了识字爆发期,他拿着几本儿童读书,居然能连猜带蒙的读下来很多,我和我老公都十分震惊,不是因为他认识这些字(因为如果拿从3岁就教孩子认字的家长来说,小胖的表现就是平平),我震惊是因为我从来没专门教他认字,也没报过任何认字的课,并且我也从来没有为认字写字焦虑过,小胖唯一的认字基础就是玩了玩熊猫识字,以及大量的阅读,结果就是瓜熟蒂落,孩子的认知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就像蒋老师所说的,一旦语文学习涉及到“篇章”,一旦课堂里有了多元深入的讨论,那些有见识、有思考力的孩子就开始展现出优势。

过去六年的时间里,我和小胖之间大量的阅读和聊天,有时候我都觉得他不是我儿子,而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可以聊生活中的快乐和压力,聊国家政策,聊国际形势,虽然他仍然很稚嫩,但我很感受到他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在倍增。我相信,这些都是他未来很好的打底。

前阵子,我收到小胖老师给我发的邮件,老师说可以和小胖很好的沟通、聊天,就像好朋友一样,这和我的感受是一样的。
小胖的认知发展过程,算是“小数据”,是个体数据,但蒋老师接触的是“大数据”,是他这么多年教很多的孩子观察到的经验,大小数据结合,我们由此可以看到的是,这种学习方式,或者说互动方式,才是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

诞姐: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小学,确实没有碰到像您这样的老师,甚至学校对应试的“字”“词”“句”讲解过多,花费的时间过多,那家⻓这时候还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在语文和阅读上更加精进一步呢?

蒋老师:

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老师还是把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本本好书当成了讲解知识的载体,例如利用安徒生的童话来讲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把字句、被字句,利用安徒生的童话练习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在这样的课堂里,一篇文学经典和一篇教条、无趣、装腔作势、堆砌辞藻的烂文章,价值是一样的。

但是,很少有家长有您所提到的这方面焦虑,因为绝大部分家长在孩子语文学习方面的期望是“考试不错”,升学考时不吃亏,而讲解“字”“词”“句”对应的就是“知识考察”为主的试卷,您不要以为现在的试卷是测查能力为主了,“出试卷”是非常专业的一项工作,在我看来,“试卷的进步”比“课堂的进步”更缓慢。

有这方面忧虑的家长,应该对“语文能力”有自己的思考了他们觉得那种课堂不可能让孩子爱上阅读、亲近文学,不可能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提升,不可能从本质上提升孩子的阅读力和表达力。有这方面忧虑的家长应该不会热衷于买折扣书,不会热衷于买“阅读练习”等功能性读物,不会将历史、地理等知识性书籍的作用凌驾于文学书籍之上。

那么,我对这部分家长的建议就是继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在纷繁复杂的“流量推荐”中删选,为孩子挑好书,让孩子进入到高品质的文学阅读中。就像“最优质的内容已经悉数免费上线,却少有人问津”,现在儿童阅读领域也有这样的现象,休闲类的“口水”书卖得很火,好书却乏人问津。

至于怎样的书是好书,也不是三言两语说清楚的,家长们真心想了解自然能了解到的。

诞姐说:

蒋老师说的这番话,让我感动的眼泪都要留了下来。

感动一方面是因为蒋老师的功力深厚,以及“实话实说”,他聊的问题已经超越了一般老师能观察到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惺惺相惜。蒋老师说的这番话,就是我在写这个公号时想努力传达给大家的,也是我希望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的期盼。

我曾经在《我为什么不喜欢现在很多的学龄前语文app》里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如果我们的老师,只是用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一本本好书当成了讲解知识的载体,而忽略其中更深层次的语文内涵,比如作者传递的价值观,如果公众号作为传播媒介只是推荐那些利润高的产品和数目,那我们的孩子可能真的很难感受到语文之美,孩子也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还有一层的感动来自于我们的读者,蒋老师说了,有这种忧虑的家长,是对语文能力有自己思考的家长,这已经很难得了,而我们的读者做到了。我们接下来要努力做的,就是和大家一起,在纷繁复杂的“流量推荐”中删选,为孩子挑好书,让孩子进入到高品质的文学阅读中。

诞姐:

现在市面上非常流行一个亲子阅读的概念叫做“精读”,就是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设置一些问题问孩子,理论上来说我觉得跟您在另外一本书里写的“设计阅读单”和“聊书”很像,应该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帮助。
但实际情况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家⻓在精读的过程中就变成了让孩子查字典、摘录、批注、写读后感等等,我记得李希贵校⻓有一次说,他们学校有个孩子特别讨厌阅读,因为只要一拿起书,他妈妈就要求他写读后感写作文。
所以,对于普通家⻓,怎么在精读和聊书的过程中把握一个度,以及怎样设计好的问题,您有什么建议吗?

蒋老师:

“精读”不是现在流行的概念,自古有之,就是反复仔细阅读的意思,没什么玄奥的。大家顾虑的是什么呢?是机械僵化地用“查字典、摘录、批注、写读后感”等形式推动“精读”可能会打击孩子的阅读兴趣。

首先,我们得承认“查字典、批注、摘录、写读后感”都不是坏事,一个人如果遇到生僻字能积极主动查字典,说明他是一个自我监控能力非常强的人。一个人如果看到好词好句能积极主动摘录,说明他希望不断积累有新鲜感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一个人如果积极主动批注、写读后感,说明他已经初具解释、评价能力并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这样说来“精读”确实值得推广。但我先撇开去说另一件事——如果一个孩子想从事音乐专业,每天练6小时琴大概是可以接受的。一个孩子如果想走美术之路,每天6小时素描练习大概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有教育人士提出让每一个孩子每天练6小时琴,画6小时画,可能人们会骂他是个疯子,骂他是在戕害儿童。

现在再回到“精读”。事实上,您刚才描述的那种“精读”,让孩子阅读时要求他们查字典、摘录、批注、写读后感,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超负荷的高强度的阅读练习,只有心智成熟、意志坚定的专业人士才会如此高密度的“精读”,只是语文学科的“普适性”让大家认识不到这一点。

据我自己不太严谨的观察,那些学者也是到了到了青年或者工作以后才这样“精读”的,学者愿意坚持很多是“成就动机”驱动的。那些有灵气的作家小的时候也很少这样阅读,因为创造力特别强的人大多不愿意固化自己的阅读行为,他们把阅读兴趣看得更重要。

所以,我是如何看待这种“精读”教学的呢?既然它导向的结果并不坏,可以引导、建议,引导建议的时候要讲明“查字典、摘录、批注、写读后感”的意义。

以“摘录”为例,如果孩子摘抄一个词,不是因为喜欢这个词,不是因为以后想把这个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就是为了完成一个打卡任务,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引导建议之后,如果孩子愿意做、乐意做,那就做呗。如果孩子抵触、厌倦,那就减少频率,或者找一些轻松一点的替代性活动,例如“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集中抄写到某一处,待读完后再集中查字典”替代“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字都查字典”;例如“用荧光笔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替代“摘抄”……

诞姐:

现在也有不少家⻓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似乎看了很多书,但是下笔就是不会写,而您在课堂上非 常注重文学和阅读策略的讲解,也出版了这套非常“实用”的作文书,那您认为从“阅读”到“写作”,这中间最重要的桥梁是什么?看了许多书却不会写作,最大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蒋老师:

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会以“写作者”的角度去阅读。

这就像看电影,一个电影发烧友可能看了几千部电影,难道我们可以为这个发烧友颁发“导演资格证”?普通观众看电影的时候,享受的是进入到故事中,被惊吓被感动……而导演在看电影的时候,会观察这部电影的故事讲述方式、节奏、色彩运用、光影处理……

同样一个写作比较好的人,他在阅读时会经常问自己:他为什么选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他为什么要这样开头?高潮是怎么营造的?修辞有什么特色?……这就是“写作者”的阅读视角,了解内容的同时还在发现写作方法、写作规律。

这种“阅读视角”不是天生就有的,有的是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出来的;而大部分人是有经验的人教出来的。

我的那一套《作文敲敲门》写了好多年,我自认为是比较“先进”的,就是巧妙地告诉孩子一些他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写作方法。同时,这套书也是暗示孩子自己可以在阅读中梳理、总结写作方法,帮助他了解并形成“写作者”的阅读视角。

诞姐:

您有孩子吗?作为家⻓的您和作为老师的您,在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两种 身份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或体会?

您在和学生家⻓接触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些在孩子语文学习当中,家⻓们会经常犯的错误?

蒋老师:

我一直认为角色不要“混乱”,老师就是老师,家长就是家长。

作为老师,我会借助教材,借助我为孩子挑选的补充读物,带他们做一些比较专业的读写练习,有要求,有反馈。做得好的不遗余力的地表扬,不努力的,实事求是地批评,要让他们的学习有一定的压力。

作为家长,我就放松多了。我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我也比较年轻,在“儿童阅读”方面也是新手上路,我做的就是讲故事给他听,读书给他听,我主要是享受和他在一起的时光,当我抛出一些话题和他聊的时候,他“说不到位”,他“讲不到点子上”,我一点都不纠结,我不会板着面孔装出很严肃的样子,让孩子觉得他正在应付一场考试。

现在我可能在“儿童阅读”方面可能积累了更多的方法,但我不会将这些方法附着到“爸爸”这个角色上,我还会延续原来的状态。

我有一个观点,那些杰出的学者、作家不是靠复杂的教育手段培养出来的,如果高品质的书籍不能激发他的学习潜能,基本意味着他没有这方面潜能。杰出人才本来就凤毛麟角,这有什么不可接受的呢?

孩子语文学习当中,家⻓们会经常犯哪些错误?错误谈不上,但有一些现象值得警惕。

第一,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幼儿时期,没有控制孩子看视频的时间。一个孩子如果过早且长时间接触鲜艳的动态的强刺激,那么他以后接受文字阅读的困难要大很多。我为什么特别强调文字阅读?因为文字阅读天然有将人引向深度思考、逻辑思考的倾向,我们未必要成名成家,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身处一个碎片、图像化世界,一个信息泛滥、信息迷惑性更高的世界,逻辑思考、深度思考有益无害。

第二,很多家长对语文这个学科的特性了解得不够清楚,良好读写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一个孩子词汇贫乏、字迹潦草、错别字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善的。不涉及天赋的一些语文技能表现出色的孩子,往往在入学之初,老师、家长示范、引导、提醒、反馈,做得比较细致。平时大大咧咧,不管不问,偶尔讲讲道理一点用都没有。

诞姐:

最后是几个读者非常细节的困惑,也想向请您请教一下,听听您的看法:

读者1:孩子很喜欢阅读,但就是不喜欢背诵。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蒋老师:

不喜欢背诵太正常了,成年人还不喜欢工作呢,再过一千年也是这种现象。

其实,需要孩子背诵的东西已经够多了,以语文为例,从小学到高中,光古诗文就有两百多篇,还不包括那些篇幅更长的现代文。如果不是记忆出众,这样的背诵量对孩子来说负担挺重的,如果不是要做一个专业的学者、写作者,这样的背诵量已经足够。

到了初中,因为各个学科都有背诵内容,那时候,你想帮助孩子,介入的可能性已经比较小了。

所以在小学的时候,有心的家长可以帮孩子发现他自己的“背诵特点”,有的人大声读出来记得快,有的人手舞足蹈背多感官参与记得牢,有的人记得快忘得也快有自己独特的“遗忘曲线”……至于让孩子爱上背诵提升记忆力的办法,我自己也不知道。

另外,我想强调记忆力并不是聪明的必要条件,一个不爱背诵的孩子也可以是探究力、思考力、创造力很强的孩子。

读者2:我家小朋友小学二年级了她自己阅读时总感觉她是走⻢观花,不深入,具体要怎么纠正?每 次我读给她听的时候很认真,所以我不晓得这个年龄家⻓再给她读是否合适?

蒋老师: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读书给孩子听”会妨碍孩子的自主阅读。一个孩子10岁了不会自主读书,原因大概率不会是“家长读书给他听”,大声朗读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的惰性。

相反,大量的案例让我相信,大声朗读对自主阅读有推动作用。一个孩子本来18岁也不会捧起书本,后来有人读书给他听,他15岁开始尝试自主阅读了。但是与其他孩子横向比较,他还是落败了。但家长不愿意这样理性地去思考,因为家长不愿意面对自己孩子很普通这个现实。

听读和自主阅读完全是可以并行的。我四十多岁了,如果隔三岔五我可以参加一些书友会,听好朋友、作家读书,我相信我会更爱阅读。最近我发现自己读严肃文学、读大部头作品的欲望在降低,我很痛苦的。

读者3:8岁多孩子也是早早自主阅读,读的很快,问他书里的内容也是答得上来,但是对于各种描 写却从来没记过,怎样能让他爱读又不排斥做笔记呢?

蒋老师:

8岁的孩子刚入学呢,怎么可能关注描写并爱上笔记,很多孩子字都还没认识几个。

会出现个例,8岁时就读了很多书,读的时候不仅关注情节还关注细节,而且还会做批注,这个孩子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如人所愿?是老师和家长有秘笈?真相可能是他的爸爸妈妈某天讲了个名人故事或者做了次示范,孩子就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真是气死人,有些孩子就是这么优秀。

但这是个例,我们平时说的教育规律、教学方法都是针对群体的。例如四五岁的孩子就是喜欢“反复”,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听不厌;六七岁的孩子开始喜欢那种情节反复结构的故事,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八九岁的孩子开始喜欢情节往前发展的线形故事,喜欢扁平人物的故事;十一二岁的孩子开始尝试阅读复杂情节、立体人物的故事。这是大部分孩子的发展进度,这是规律。

你让一个8岁的孩子阅读时关注描写并爱上笔记,这是让孩子“超常”发展。

有些家长稍加指导,孩子真做到了,那是因为孩子恰好有这个天分,你不要认为这是自己教育得法,这是小概率事件。好,现在我们期望值降低一点,让四年级的孩子关注描写并爱上笔记呢?我的《作文敲敲门》里专门有一本写“如何描写与抒情”的,我们大人首先要和孩子一起明白什么是“描写”,“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孩子一起研究名家名篇里的描写的精妙之处,这都是比较细的“专业”问题了,哪有什么“一招灵”,“一招灵”能解决的问题还会是难题吗?

读者4:孩子阅读的时候只想往前翻,看时津津有味,看完一问三不知。要怎么和他聊故事情节呢? 简单的提问他都不想回答你,有时候不知道他看了什么故事,想让他复述一下,他会想到哪里讲 哪里,我多提问几句,他就不耐烦了。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家⻓的方法,就是如何跟孩子交流书的内容?

蒋老师:

孩子在老师面前紧张、规矩,有问必答,配合练习是身份、规则意识在起作用。

家长就是家长,你出发点再好,学问再大,在孩子面前,你还是爸妈。学习的时候,孩子在你面前撒娇,敢于拒绝,某种意义上说明你们是正常的亲子关系。

所以就像前面提到的,和孩子聊书的时候,不要把自己扮作老师,提那些问题充满检测、考查味道的问题,读一本《西游记》,家长一上来就让他复述情节,评价人物,说出背后寓意,孩子当然反感、拒绝。但家长如果问一些能激发他探究、讨论欲望的问题,例如“西天取经为什么搞得那么费劲,孙悟空背着唐僧一个跟斗飞过去不行吗?”“孙悟空为什么战斗力越来越厉害,反抗力却降低了?”……他可能来劲了。另外,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你很认真地再和他讨论,你很重视他的观点与看法。孩子如果说得很不流畅,和他慢慢一起想。

读者5:孩子没有好的阅读习惯,都不喜欢看书,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尝试过各种方法。到底是引 导不当,还是有孩子就是怎么也不喜欢阅读的?

蒋老师: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爱看书,其实不爱看书的孩子很少,孩子一般不拒绝那些搞笑的漫画,轻松简短的趣味故事。孩子们不爱看的是大人希望他看的所谓有用、严肃、经典的书。别说孩子了,大人不也这样吗?大多数年轻人对严肃文学无感,看网络小说倒挺来劲,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多年的教育丝毫不能动摇他们的审美偏好。

如果你正为这个问题操心,这就说明你的孩子不是那种给几本“好书”就对“好书”产生感情的读者。如果你不甘心,你想自己的孩子有所改变,你心里就得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你不要简单粗暴地将他爱看的书列为“禁书”;你回到家,忙完之后也静下来捧起书本阅读,而不是刷手机;你和孩子共读那些优秀的书籍,并尝试在饭桌上、临睡前和他讨论;你得观察你孩子的阅读水平,先推荐相对清浅简短的儿童文学,然后由易到难逐步进阶……

很多家长所说的“用了各种方法”,无非就是苦口婆心讲几个道理,或者实施一些惩罚允诺一些奖励。如果讲道理、奖惩能迅速提升一个人的审美偏好,那教育就太简单了。

读者6:一个初三学生家⻓的困惑。孩子的语文老师教写作文,就是把学生的作文拿来反复修改,修成一篇范文。留作文作业时也是 很注重“押题”的本领,考虑的不是如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而是这篇文章写出来,以后考试时 是不是什么题目都能往上套。

孩子们呢,就会一个题目反复写,写到熟,作文训练很大一部分训练的是套题的本领,就是分析我平日训练的范文里,哪一篇可以套在考试的那个题目上。

所以导致孩子的思维似乎已经被僵化了,对语文也没有什么兴趣,这种该怎么办?

蒋老师:

我想说的是,作文有两种——好的作文与好的考试作文。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这两者能融合起来,但事实上两者却经常分离。

柳永、蒲松龄,吴敬梓文学史上都有一席之地,但在科举考试中却一次次名落孙山。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考试作文是特殊情境下的写作,他忽视孩子的知识、生活储备上的差异,他涉及人的心理抗压能力、急智应对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而且考试作文的好坏自有一套独特的标准,这套标准在由人具体执行时还有可能“歪曲”。

所以你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老师会带领孩子去押题,去练习套题的本领,因为实践证明这是帮助孩子取得高分的捷径。

但是有些家长还是有这样的愿望,既希望自己孩子在考场上脱颖而出取得高分,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小镇做题家”,不写“新八股文”,对自己写作永远热情满满,思维不僵化,语言有自己的风格。

我觉得合适的做法,就是将写作这件事说清楚,就是让孩子明白作文有两种——好的作文与好的考试作文。

平时写作,我手写我心,把“真实、风格、独特”等放在前面。而考试作文就是就是要研究评分规则,就是要研究高分作文的规律,就是要研究快速成文的技巧,所以减少对押题等教学行为的抵触心理。

以上就是和蒋老师的访谈,是不是觉得干货满满?是不是被他圈粉了?

在这里,我认真的再次推荐一下蒋老师的书——《作文敲敲门》,详细的内容都在这篇文章中有介绍。

(0)

相关推荐